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005

第1005章 让忽喇与世界接轨

“如果阁下不接受成为我朝属国的要求,我朝是不可能把火器卖给忽喇,更不可能把制造的匠术没给你们,要得到火器,就只能成为我朝藩属。虽然名义上难听了一些,但是能得到实惠。我想可汗都勒阔应该还不至于为了一个虚名,而放弃我朝的实惠吧。”

“但在下听说,天朝将会向南洲百夷诸国出售火器,他并并非天朝属国与藩属,为何就能得到火器。”

“因为给他们再多的火器,也不会危害到我朝安全,而忽喇是实实在在的威胁。而且退一步说,南洲百夷面临海盗与乌兹曼国威胁,火器卖给他们,都是去对付海盗与乌兹曼。而忽喇现在唯一只与我朝接壤,我朝不主动攻击你们,你们要火器干什么,这个道理说得通吗。”

忽喇如果不西扩,现在理论上只跟岐帝国一家接壤,所以忽喇没有其他潜在敌人,只有岐帝国一户。

在岐帝国与忽喇保持盟友关系下,我不打你,你要火器干什么。更何况现在我打你,你买了火器就有用?

这个逻辑说不通。

“赫努大人,偌大的忽喇之前一直需要我朝承认汗位,现在一跃自立江山,你们让我朝陛下的颜面往哪儿搁,你们不能只顾着自己称王称霸,也得照顾照顾我朝的感受。而且忽喇现如今只有我朝一个邻国,都勒阔即便成为我朝藩属,‘周邦’又有谁来嘲笑忽喇。”

“纵然郡王言之有理,但此事已经超出在下的职权,只能由我汗决断,恕我无法回答。”

“那还谈什么,就请赫努大人问明了都勒阔,再继续谈也不迟。”

“可以先谈购买火器与火器制造术,如果谈妥了,天朝的条件我汗也不是不能考虑。”

“还是本王之前那句话,火器可以卖,但制造匠术不会出售,即便卖给了你们,你们也学不会。”

“我国可以花费重金购买,天朝也可以教会我们的工匠,这些都能商量。”

“我朝并不缺金银,何必为了一点小利,而日后养虎为患。更何况眼下我朝火器尚不足用,为何要先卖给忽喇。”

“金银财宝岂有嫌少之理,至于海郡王所忧养虎为患,本护国不敢苟同。既然天朝要我忽喇成为藩属,互为盟邦,又何来养虎为患之说。

更何况此番攻灭罗哈诺,我国出力甚大。而且据本护国所知,当年若非罗哈诺蓄谋攻打西域和天山,海郡王恐怕也不会冒险出塞与我汗谈判。当年如果我国不顾大局发兵南下,天朝此时此刻恐怕就没今天了吧。

可见如果没有我国出兵,以当时天朝的国力、兵力,根本不足以在西域对抗罗哈诺,更妄谈攻灭罗哈诺。由此可见,我国才是解了天朝燃眉之急,这等恩情与信义,难道还不能证明我国的诚意吗。”

赫努扯老黄历,按说一般的文官和外交官吏肯定觉得理亏,毕竟当年与忽喇议和,确实是罗哈诺在兵逼西域,为避免再与忽喇、肃汝同时开战,只能进行战略调整,打了一个时间差,利用忽喇还不知道罗哈诺的动向,促成两国议和。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年确实是沈云卿成功战略欺骗了忽喇,让忽喇出兵解了岐帝国燃眉之急,这点不假。

但是作为一个外交政客,第一大法宝就得是脸皮厚,得厚颜无耻,否则人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就妥协退让了,损害的就是国家利益,日后养出一个白眼狼。

不过眼下确实还需要继续利用忽喇,所以沈云卿还得故作理亏,表示认可,否则谈话就进行不下去,套路也施展不开,于是他说

“好吧,本王承认忽喇西征是减轻了我朝在西域用兵的压力,但火器造价高昂,护国师不会以为仅凭忽喇国力,便可大量装备吧,即便忽喇坐拥罗哈诺财力,也不足以大量购买。”

“那就请海郡王开价吧。”

“护国师得先告诉本王,你们打算购买多少?如果数量够多,也许还能便宜些。”

“先买五万支活门枪。”

“五万支!”沈云卿故作吃惊,随后说:“五万支可不是小数。”

“可以都用黄金交易,但前提是必须将制造匠术传授我国。”

“这恐怕不行吧,以忽喇现在的情况,根本无法自己生产。”

“我国可以重金购买,会派最好的工匠向天朝学习。”

“即便本王同意,兵部、工部恐怕也不能同意。”

“现如今海郡王一言九鼎,本护国以为没有什么不是海郡王您不能决定的。”

“呵呵,护国师大人高抬本王了,本王何德何能左右朝堂,不过是民间的讹传罢了。不过本王还是得提醒护国师,如果要得到制造匠术,价格恐怕不会是贵国所能承受的。”

“只要能得到火器制造匠术,金银珠宝都可以谈。”

“那好吧,就容本王考虑考虑,还请护国师暂居神都静候消息。”

“那在下告辞了。”

“请慢走。”

待等赫努离去片刻,沈云卿遂即进宫去见女帝,就这次会面的结果进行汇报。

“爱卿同意了?”

什么叫我同意了,分明是您想要赚这个快钱,我是因为出于形势所迫利用忽喇。

您老以为我想赚这个钱啊,这个钱我宁可不赚,更何况这个专利是我的,孝敬您的保护费用比我赚的还多,这是什么道理。

“回陛下,从长远计,忽喇将无法威胁到我朝安全,相反忽喇的游牧习性对我朝巩固西部边疆极为有利,所以出售忽喇火器,对我朝是有利的。但是不能让他们察觉我朝的战略,因此臣故作勉强同意。”

“那还是同意了。”女帝再次强调,然后御书房一侧的史官笔下歘歘(chua)写的飞快:海郡王沈云卿于泰德三年一月二十六与护国师赫努相商,同意出售忽喇火器,然圣意似有不悦(括弧,陛下似乎是不同意。)

“但关于出售火器制造匠术一事,臣还是不得不与陛下和兵部、工部谨慎磋商。”

“怎么,爱卿连制造火器的匠术、机器也要卖给忽喇?”

“也不全是,而是将西夷火器制造的匠术和机器卖给忽喇,而非我朝制造火器的匠术机器卖给忽喇。”

“那有何不同,忽喇得到机器难道不会仿制我朝火器?”

“绝无此可能,他们只能仿制西夷火器,无法仿制我朝火器。”

“这是为何?”

“因为是两种完全不同,且无法仿制的匠术和机器。而且赫努说了,购买火器需要连同制造匠术一起购买,但我朝是不能把机器卖给他的,所以只能另觅办法。”

赫努把火器购买和生产技术捆绑在一起,买枪就得买生产技术,但显然是不可能的。

且不说活门步枪的制造生产是一整套体系,需要蒸汽动力、机床、技工、冶金、锻造、设计、刀具、工具、材料、化学等一整套完整的工业。

即便规模在小,要达到一定的产能,也得巨额投资,以忽喇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购买一小缩小打包的工业体系,而且以忽喇的人口素质,给他二十年,手把手教也建不起来。

忽喇也没这么多钱购买一整套工业,岐帝国也不可能把工业体系卖给他。

但是赫努把买枪和买生产技术给捆绑一起,不做任何让步,这就很麻烦。

有鉴于此,沈云卿打算把燧发枪的制造技术卖给忽喇。

首先,现在有欧洲的技术样本,一套是洛伦萨的几款燧发枪,一套是布隆佩的几款燧发枪,可以进行仿制和改进。

其次是燧发枪制造所需的设备较为简单,在无缝钢管和钻管技术出现之前,燧发枪的枪管都是合缝钢管,使用卷管机卷管后进行滴焊,对于岐帝国而言,这种卷管机没什么技术含量,可以大量制造。

燧发枪的击发和枪机结构难度其实要比枪管简单多,主要问题是可靠性,这一点现在完全可以解决。

其三是火药,岐帝国现在都已经使用安全无烟火药,其他国家都还在使用黑火药。

日后忽喇自己生产燧发枪后,他们既可以继续使用黑火药发射,也可以购买岐帝国的安全无烟火药,但是需要注意剂量,后者的动能更大,装错药会炸膛。

其四是目前主流燧发枪已经相对较为成熟,除岐帝国之外,忽喇拿到这项技术就是与世界直接接轨的,而且是一夜从游牧骑射,变成热兵器。

同时经过岐帝国设计和改进,忽喇得到的燧发枪的发火率、精度、威力、射程,要比欧洲现在全部燧发枪的性能更好。

也就是说,虽然是燧发枪,但忽喇的燧发枪性能更先进。

其五是动力设备,沈云卿不打算把蒸汽机卖个他们,而是仿制乌兹曼的叶轮机。

乌兹曼的简陋叶轮蒸汽机绝对没有发展前途,但是适合早期的动力驱动,这个东西给忽喇绝对是够用了。

其六是技术代差问题,岐帝国现在已经有后膛定装金属弹壳步枪技术,目前还处于绝对保密状态,只高层和禁军秘密装备,装备这些步枪的禁军都驻扎在南郊大营,从不示人。

因此到目前为止,外界其实是不知道后膛定装金属弹壳步枪技术,赫努只知道旧式装填纸壳弹药的活门步枪,所以在赫努眼里,旧式活门步枪是岐帝国最先进的步枪,绝对比乌兹曼卷管火枪厉害。

最后,赫努对技术以及热兵器的了解非常狭窄,沈云卿提供给他燧发枪技术,他未必能有正确的认知,甚至可能认为燧发枪是和活门针刺步枪是相同的技术水平。

而岐帝国也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武器制造技术卖给忽喇,赫努有可能做出一些让步,在得到制造技术,但不是最先进的情况下让步。

只要能成功让赫努接受燧发枪制造技术,就能达成目前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