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137

第1137章 转入防御

“陛下,如果不做一定的让步,忽喇恐怕不会出兵的。”

“那就朕一个人出兵,哼!”

女帝大为光火,想来也是,从木可烈开始,到都勒阔,被忽喇轮番敲诈勒索四十年,论谁都咽不下这口气。

之前国力不行,被勒索也就算了,现在国力强大,还要被勒索,这是什么道理。

女帝随后提起黑色电话机,接通了兵部,将陆争宣到御书房,就忽喇可能不出兵一事商议对策,闻讯忽喇不出兵,陆争都吓一跳。

“陛下,这忽喇不出兵,我朝要在南北两线开战,这恐怕会非常困难。纵然我朝兵器精良,可敌方人数众多,我军弹药并不充足。”

“如若能说动波兹津出兵,还能有一线希望。”女帝寄希望于波兹津出动主力,而且波兹津出兵要有利的多。

首先波兹津紧挨着中东,出兵直接就到战场,其次是后勤补给方便,有伊朗高原本土做后盾。而忽喇西征仍然是游牧迁徙,吃饭尚且不太好解决,弹药供应就更成问题。

但沈云卿说:

“陛下,即便波兹津参战,兵力也较为有限,如果不能催促忽喇出兵,此战会有战败风险。”

“但也不能把工业给忽喇,朕绝不容许。”

忽喇的变卦让事态出现剧烈变化,其实也是沈云卿的失算,老话说得好啊,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诸卿可有良策?”

女帝问,好久也没人回答,只有欧阳羽说了一句:

“此事始料未及,是否召开御前会议。”

“暂不。”

女帝其实是觉得自己没面子,所以不想召开御前会议。

这时沈云卿说:

“陛下,臣以为只要增援及时,我军若采取守势,不主动大规模进攻,还不至于战败,因此可以暂时等待前线交战,同时期间再想办法,或是通过外交解决,或是另寻办法,局势还不至于过于险恶。”

“陆爱卿以为呢?”女帝问陆争。

“只守不攻是能守住,但问题是如若变成长期消耗,那怎么办,且不说增援岐军弹药并不充足,这时长日久的开销可不小啊。”

“弹药可以造,后勤可以从波兹津买,但如果战争输了,就会影响朝廷对外战略。现在忽喇指望不上,就只能依赖岐军坚守住防线。我朝拖得起,圣光骑士会联盟是拖不起的。

两年对我朝来说是个极限,对圣光骑士会联盟也是个极限。我朝拖得起,他们耗不起。”

西欧和东欧的情况,沈云卿非常清楚,西欧还能通过对外殖民掠夺打持久战,东欧整个被封闭在陆地上,无法从海外获得输入。

同时东欧的工业化和农业化比西欧差的太多,尤其是农业上,产出比西欧少得多,所以高强度、大伤亡的对峙战争,东欧各国也撑不住。

沈云卿建议先打再说,边打边谈,岐帝国这么大的经济实力,虽然受到距离制约,后勤投送能力疲弱,但是东欧也有农业效率低,工业规模小的弊端。

没有忽喇出兵,波兹津和西斯法赫出兵情况下,三方也能拼凑出四十万人,采取守势,依靠先进武器,耗也能好死东欧。

女帝全衡再三,决定采取折中策略:

“陆争。”

“臣在。”

“兵部即刻召开军机会,就海郡王方略进行商议。”

“是。”

……

“海郡王。”

“臣在。”

“忽喇方面再催,如果不出兵,朕就收紧边关互市,让朕难堪,朕就让他们难受。”

“如果采取收紧边关互市,也许会激起忽喇不满。”

“哼,难道还能吞了朕,也不看看他们手上拿的什么家伙。”

“是。”

比枪杆子和炮筒子,忽喇肯定是没有岐帝国多的,既然不识像,那就只能采取严厉措施。

散会后,沈云卿没急着去找赫努“兴师问罪”,他决定等几日,撑撑赫努。

眼下虽然态势对岐帝国不利,但对忽喇更不利,对岐帝国而言,充其量是军事态势的不利,对忽喇而言,是生存和战略态势的不利,这完全是两码事,不同性质。

随后前往兵部参与军机会,就忽喇不出兵一事进行紧急磋商,消息一出,兵部立即炸锅。

岐帝国与忽喇的关系虽然不是太好,但毕竟是同盟,忽喇谈一些出兵条件也能接受,但是狮子大开口,不出兵,这是不能接受的。

作为盟国,就有参战和出兵的义务,现在袖手旁观,既不道义,也没信义可言。

军机会开了四天,重点都集中在军事力量对比和沈云卿“拖死”战略的可行性。

如果只守不攻,波兹津和西斯法赫能出兵协防,岐军绝对能守住南线,但同时薛刚的援兵多数都必须部署在北线夕河(第聂伯河)东岸,以加强岐军防线。

这样一来,没有忽喇的增援,岐军在北线面前只能防御,无法采取进攻,因为北线战线太宽,守备就很吃力,进攻会被稀释兵力。

而南线兵力密集,有四方参战,所以战线虽然长,但是兵力充足,而且就在兵源地,补充较为方便。

因此岐军南北两线只守不攻,问题还不大。有问题的是沈云卿的判断准不准确。

目前仅能供应二十万岐军两年多的消耗,如果两年内不能拖垮圣光骑士会联盟,就会很麻烦。

所以又有一个矛盾,岐军在采取守势的情况下,更多杀伤敌军,给其造成重创和痛苦,让这种战争痛苦传导至社会,从而促使其统治阶层放弃战争。

在女帝的授意和传播下,忽喇张嘴索要工业的消息迅速传播,甚至比忽喇不出兵的消息传播还要快,然后迅速引发百官的议论和声讨。

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谁都知道工业的好处,傻子才会扩散自己吃饭的手艺,更何况岐帝国的工业来的实在不容易。

完全是在困困重重内忧外患,战战兢兢好不容易攒出来的家底。

毫不夸张的说,岐帝国发展工业的过程,就是国家最脆弱,面临内部忧患和外部威胁最严重的时期,如果没有沈云卿的外交周旋和经营治理,岐帝国肯定就垮了。

所以只有吃过苦,才会知道珍惜,把东西当好。于是工部方面的反弹就很大,林毅贤亲自找了沈云卿谈话,工业千万不能给忽喇。

然后是户部,户部背后都是大财阀,财阀是要赚钱的,你把母鸡给了别人,不给自己人,这不是砸财阀们的饭碗吗。

“护国师最近几日应该都听见了吧,举国上下一片反对,上至陛下,下至九品小吏,无不反对,即便本王想卖,恐怕也无能为力。”

“这不过是你们岐人狡诈的托词罢了,如果岐国不出让工业匠术,我国绝不会出兵。”

“护国师可要考虑清楚了,这是不可逆的选择,忽喇作为我朝盟国,不出兵也就罢了,却还向我朝提出无理要求,此乃无信不义之举,护国师真以为会没有任何后果吗?”

沈云卿措辞严厉气势逼人,赫努非常清楚岐帝国的手段,他说:

“朝廷即便收紧边关互市,我国也不会出兵,我国现在有的是铁,有的是盐,庄稼我们也能种,棉花我们也有,岐国对我们的封锁,已经无效了。”

“看来,护国师还很自信。”

忽喇打下罗哈诺后,得到了冶金、手工业、矿产、盐矿、耕地、牧区、技工、耕地,以及一整套罗哈诺的行政治理和技术体系,所以忽喇现在对铁器、煤炭、棉花、食盐这些传统物资的依赖大幅锐减。

而且这些年与朝廷互市的多数货物都是无限额购买,只要你有钱,任你买。

因此忽喇不仅自己生产,他们也通过购买囤积了海量的物资,现在多数生活必需品都能自给自足,在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受到岐帝国的物资管制,所以赫努有底气对岐帝国说不。

但是赫努其实对社会发展没有清晰的认知,作为岐帝国而言,现在根本就不需要封锁你的盐铁、铁、煤炭、棉花、布匹,我只要封锁你的技术,不给你发展工业的机会。

等我都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你还在游牧,这也是一种封锁和制裁。

而且沈云卿琢磨着,赫努还在算计岐帝国,这种制裁就是一时赌气,不会长期化。

历代中原王朝,除了明朝之外,对游牧民族的物资封锁和经济制裁都是三板斧,三板斧后就会宽松,所以只要扛过三板斧,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得过且过平安无事。

而且你看明朝这种禁边极其严厉,达到亘古未有的王朝,其实禁边效果也不怎么样。

明王朝一边禁边收紧互市,而山西的商人一边从陆路和海陆对蒙古和女真走私。

当年苏家干的也是这种勾当,向忽喇走私朝廷严厉管制的铁器、盐、铜、甚至是镔铁,只要有利益,他们就敢做。

而且中原王朝边境线漫长,想要走私非常容易,根本看不过来。

所以赫努认为,朝廷即便对忽喇进行制裁,也是三把火,等到怒火消了,也就平安无事了。

而忽喇自己具备了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能力,对岐帝国的依赖减少,等到岐帝国发现制裁没效果,反而因为制裁导致经济损失,最后就会取消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