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56

第1256章 另类

婚礼在祝福声中落幕,沈时间转眼到了岁末年关,迎来泰德十二年,天下盛况空前,一片欣欣向荣,朝廷国库财政收入轻松破两亿贯,达到两亿一千四百余万贯,综合收入突破五千万贯,其他各种名目杂七杂八的收入可统计和不可统计的就不多说了。

今年正月依然承袭了去年不举行国宴的安排,没有举行重大宴庆活动,之后也成了一个惯例,但凡是重大事件和战争,国家重大节日不再举行大规模宴庆活动。

不过女帝还是安排与周启一家进行了家宴,女帝显然是再次向内阁与百官暗示,树立周启的地位。

正月初三,沈云卿见到西斯法赫密使,获悉西斯法赫已到天山,此来目的也是为了经济援助与军事援助。

年前陆文虎发来一系列的消息都显示,乌兹曼军与复国军在九月发动了一次持续一个的大规模战役,虽然取得胜利,但也付出惨重代价,两军伤亡了十二万人,复国军尤其惨重,伤亡近八万。

复国军火器少,装备比乌兹曼军差,虽然人多,但是步兵火力不占优势。虽然有岐军援助的火炮,但是短兵相接火器和肉搏仍然是主导战场厮杀的多数环节。

哲巴尔在抵达达马格后,基本成了伊萨德家族为数不多的老人物,着手开始收拾残局,与艾玛丽和利亚德·伊萨德进行了多此交涉,三方达成先把联盟军赶走的基本共识,至于日后国内权力分配,达乌德·伊萨德被艾玛丽扣为人质,军队也被艾玛丽控制了粮饷,哲巴尔可选择的选项并不多。

为了缩短行程,沈云卿安排了专列等在兰州,西斯法赫抵达兰州后,直接坐火车来神都,路上能缩短至少半个月的赶路时间,尤其现在是冬天,积雪会严重影响赶路的速度。

正月十五,察浒邰、沈璐“回”娘家,其实天天都能照面,回不回都一样,但是这个风俗还得守。

一月十七,衙门基本恢复正常,人员陆续上班,沈云卿一如既往每年正月要去轩禾书院准备来年的工作安排。

一年之中,过年期间相对空闲,一旦进入二月,各种公务和破事就会爆炸式的增长,因此过年之前要拟定计划,二月之前当年的财务、工业生产、教学、科研工作四大块都要完成基本部署。

一月份书院仍在放假,生员要在一月底才会陆续开课报到。

现在新学只实行寒假制度,但每年八月份,外地生员有探亲假返乡假期,本地生员需要参加劳动,本地的高中和本科生,八月份要进行基本的军训或者实践活动。

来到物理科办公室,基本没什么人,但杨贤良和陈谦带着技工和教师围在一起说着这什么,沈云卿的突然而至当众人有些意外。

“郡王新年大吉。”众人异口同声。

“嗯,同享大吉。你们这一大清早的围在这里讨论这么热烈,这是在干什么呢?什么事需要机械科和物理科联合讨论?”

这时杨贤良接过话说:

“在下想让机械科制造一种更复杂的机械计算器,以方便复杂计算。”

“是嘛,那是有眉目了?”

“还在设计当中。”陈谦道,让开身位露出背后桌上的图纸和一个不伦不类的半成品:“郡王请看。”

沈云卿来到桌前,目光最先看到桌上不伦不类的半成品,是一个六面体,其中四个面都有一副类似于算盘的拨珠串子,一面是机械显码器。珠子上有数字与运算符号,通过拨弄珠串和运算符号,可以进行计算输入。

这不是传统常见的手摇式机械计算机,而是发条式算盘机械计算机,通过给计算机上发条,可以实现十多次连续计算。

尝试摆弄了几下,输入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然后计算出一些结果,但用着用着就出现机械卡顿和计算错误故障,显然还没搞成功,正在讨论解决办法。

在沈云卿看来,这种设计理念不走寻常路,太过异想天开,但竟然也给他们做出一个半成品。可见技术路径不止只有单纯的手摇机械计算机,这种算盘式的计算机也能实现计算功能。

但目前来看,显然是失败了。

从图纸上看,这是一种手摇式的拨珠计算机,如果能够制造成功,能应付当前需要的复杂庞大计算。

“这是一个好东西啊,要是能把这个东西搞出来,能减轻很多的计算任务。”

“可惜这次没能成功。”陈谦不无可惜道。

“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断失败,不断探索,才会有成功。失败不是错,总结教训和失败经验,下次重新来过,总会成功。这个注意最早是谁想出来的?”

“是在下。”杨贤良道,继续又说:“是去年七月,遇到大量需要重复计算的问题,属下突发奇想,想要制造一种能够复杂计算的算盘,苦于不够精通机械,所以将想法告诉陈谦、陈理,让他们帮忙。”

杨贤良现在从事应用物理研究,杨贤礼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理论物理研究虽然需要进行复杂计算,但是大量重复的复杂计算不是很多。但是应用物理研究涉及到庞大重复的工程计算,靠人算是可以,但是效率很低,而且浪费大量时间。

当然,也能用算盘算,而且算盘还很快,但是涉及到复杂函数运算,算盘也有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突破算盘的计算工具。

杨贤良当时想的很简单,仿照算盘原理,设计制造一种更先进的运算工具,然后找到陈氏兄弟一合计,然后就开始设计制造算盘式机械计算机。

“现在先把事情放一放,今天各科系开一个长会,就今年的教育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大家分头通知各科系到大会堂开会。”

“是。”

现在虽然有了电话,但还没做到家家户户都接电话的地步。

目前制约电话发展的不是电话机成本,也不是电力电缆配套铺设成本,而是交换机。

现在用的都是人工交换机,还都是五门机、十门机,二十门刚刚研制成功,还没投入量产,五十门机还在攻关,一百门机遥遥无期。

而门数越少,交换机越多,需要的人工就越多,这就导致电话费都被人工费占用,所以电话费很贵,也就做不到普及。

轩禾书院的教师、技工编制好几千人,人人家里都装一部电话,成本会很高,加上拉电线、购置电话机的初装费,电话这东西现在不是谁都能装的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