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薛伯充开始倾向于一起合资。
“倘若合力,为父当拿出多少钱财合适?”
“这不好说,得看各方最终拿出多少,而且这本就是圈套,倘若不让陛下做大,那各家就必须多拿,但陛下一人拿出巨财,各家便得拿出更多,可拿的多,各家手中钱资便少,而陛下无论拿多少,国库每年都拨,而且内司府不知从何时开始,弄来大量水晶琉璃与珍珠,简直难以计数,故而出钱多少难有定数。”
“若是如此,得尽快摸清怀王与安国公,另外民间也是一大变数,如不能占有一席之地,日后恐十分被动。”
“可若是让民间多出钱资,岂不还是让陛下渔翁得利,依孩儿看,陛下新立朝廷钱庄就是个祸害,现在除了陛下,各方都进退两难。”
薛仲安的分析不无道理,无论出钱多少,如果皇帝始终掌握最大话语权,最终的结果都是皇帝拿着指挥棒,下边跟着调调走。而且如果尽可能稀释皇帝的话语权,仍然无济于事。
主要皇亲国戚的财富是有限的,大头在民间财阀,所以要平衡皇帝的话语权,就只有让民间多参股,且不说民间的积极性有多少,真要民间多出钱,这些钱还不是听皇帝调遣,不一样上套,所以还是薛仲安说得对,皇帝开银行,就是个祸害,压根就不该有。
所以沈云卿的计策很厉害,在户部垮的当口上成立合资银行,让各方势力都使不上劲,让你们看着干着急,愣是没办法。
就在大局将定之时,沈云卿、王柬与朱公成、杨思茅等人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谈判,杨思茅的要求全赦无罪,杀虞童,罢免灌县、泰县县令,对死伤屯垦乡民进行抚恤补偿。
按说这些条件都无可厚非,至少在现代,都是在正常不过的条件。但眼下,君权制下,这就有些狮子大开口了,谈判一开始就没谈拢。
之后的交涉也不顺利,沈云卿提出各退一步,朝廷杀虞童,罢免灌县、泰县县令,对死伤的盐工和屯垦乡民抚恤补偿,但杨思茅、朱公成等人得接受公审,杨思茅也不同意,事情到此进入了僵局。
“刁民就是刁民,便不该由着他们。”
汪晨贵恼火不已,沈云卿心平气和说:
“现在是朝廷理亏,不想事态恶化,杨思茅所提一应之事都是正当合理之诉求,朝廷在民间早已言而无信,要朱公成、杨思茅束手就擒,倘若朝廷反复,他们岂非白白送死。”
“哼,依本观看,你沈云卿就是想替他们脱罪。”
汪晨贵直言不讳,沈云卿不以为然说:
“汪大人,眼下非常时期,朝廷治理无力,根基孱弱,当此局面百姓心怀不满者十之八九,倘若一切照章办事,非但无济于事,还将激化本已来之不易的局面,沈某还是那句话,法不责众,还是得过且过的好。”
“不行!”
汪晨贵断然拒绝,这时帐外衙役来报。
“启禀两位大人,朝廷派来一位女官,已到营中。”
“女官?”
汪晨贵闻讯差异,沈云卿转眼想到多半是欧阳羽,他忙问:
“可是姓欧阳?”
“正是。”
“你且退下。”
“是。”
待衙役退出,沈云卿与汪晨贵说:
“欧阳羽此来定是为其胞妹欧阳羽而来,此外朝局已定,此来定有陛下旨意。”
“嗯,走,去迎她。”
二人遂即出营帐去迎欧阳羽,刚走三十步,三人迎面相遇。
“见过欧阳大人。”
汪晨贵、沈云卿各自行礼,欧阳脸色凝重满是焦急,她说:
“两位免礼,王柬大人呢?”
“三日前刚去金陵。”
沈云卿如是说,汪晨贵又言:
“欧阳大人,陛下可有旨意。”
欧阳羽从怀中取出锦帛交予汪晨贵:
“二位大人自己看,本官妹妹何在。”
“在后营中养伤,现已无大碍。”
“速令人引本官前往。”
汪晨贵安排衙役引着欧阳羽前往后营,随即与沈云卿回到帐中细读圣旨。
“汪大人,陛下有何旨意?”
“宽大处理不得强逼,但为首者必须受审,换而言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但杨思茅要脱罪,岂能容他。”
“杨思茅并未说要脱罪,只是不能公审。”
“不公审,秘密审理有何意义,且不说秘密审理非但不能了事,还可能引各方猜忌,而且难给其他宵小之徒以震慑。”
“这倒也是,不过……”沈云卿转念一想,忽有所悟,他又说:“要不缺席审判,先判结果,再与之谈判。”
“荒唐,哪有人犯缺席先判的道理。”
汪晨贵嗤之以鼻,沈云卿却说:
“这倒未必,倘若公审,判轻了判重了,都是刑部一审定案,再改,天下人怎么想。若是判轻了,此案结果难以震慑宵小之徒,倘若判重了,朱公成、杨思茅等人岂不冤枉,依沈某看,杨思茅要的就是先判结果。”
如此逆天大案,秘密审判非但不能化解天下舆论的忧虑,还有可能因为最终判罚结果过轻或是过重,起到反作用。
如果过重,那就是朝廷出尔反尔有言无信,朱公成、杨思茅等人白白送命,今后其他被迫造反的头目就没这么容易解决。如果判轻了,舆论又会联想,觉得朝廷一定跟杨思茅、朱公成等人达成了不可见人的勾当,如此又不能震慑宵小之徒。
但秘密审判有个好处,量刑可以商量,至少眼下有商量的余地。
而公开审判,由于是刑部、御史台联审,基本上就是一审定终身,无论轻重,且不说都有秘密审判的问题,重要的是杨思茅、朱公成如果不服,想要翻案那就没有可能。
所以只能在秘密审判和公审之外寻找折中措施,现在来看,缺席秘密判决,先出结果让杨思茅、朱公成等人自己选,但是汪晨贵不同意,而王柬又不在,沈云卿说话缺乏分量。
就在汪晨贵、沈云卿陷入僵局之际,欧阳姐妹抱成一团泣不成声,哭成了泪人:
“好妹妹,姐姐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都是妹妹不慎,中了歹人的奸计让姐姐担心了,还辜负了陛下的重托。”
“都别说了,陛下并未迁怒于妹妹,都是那林奇坤狡诈,逃脱追捕不知踪迹去向。只要妹妹活着便好,姐姐就安心了。”
欧阳龙菲等人命大,除了运气好,遭遇了水军,更重要的是穿着大内秘制“愈血衣”
要说这古代人还真聪明,研制出了一种可以止血的衣服。将上好的绸缎叠成多层,浸入止血草药熬煮的温热汤药中浸泡一段时间,而后取出阴干,往复数次,最后两面再缝上一层绸缎,如此贴于胸腹要背。
刀剑或是箭失刺入人体之后,连同丝织物一起进入人体,而丝织物的成分是氨基酸和蛋白,进入人体后不会排异,即便有体内残留,最终将被人体吸收和同化。
同时含有的止血药物成分遇到鲜血开始生效,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由于是宫廷秘制止血药,成分不明,效果比民间和军中使用的止血药好的太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内出血带来的技术制约。
这种愈血衣虽然原始,但在当下何尝不是一种的高明的措施,至少能解决一些问题,至于是否干净卫生,药物失效等等,在当下而言,活命是第一位的,高标准是耍流氓。
姐妹二人说话之际,沈云卿悄然来到营帐外:
“欧阳大人,沈某有事禀报。”
“请稍等。”
“是。”
少时片刻,欧阳羽从帐中走出,凝重的神色稍有些许散去。
“何事?”
“欧阳大人,陛下有意宽赦此番民变头目,但宽赦究竟是赦罪还是仍得依法处置。”
“自然还得依法处置,岂有掀起如此浩大民变,不治罪之理。不过,念其此番乃是被虞童、林奇坤等人合谋所逼迫,可降罪判罚,但仍不可脱罪。”
“既如此,沈某恳请朝廷能先拿出个判罚结果,让朱公成、杨思茅等人自选,否则此番民变头目,恐不会轻易相信朝廷。”
“此事前番王柬大人已经禀奏陛下,但是要先拿出结果,再与民变头目商议,如此朝廷岂不要与他们商量着办。”
“话虽如此,但朝廷失信于民多年,毁誉易,立信难,要取得朱公成、杨思茅等人信任,就只有这个法子,否则只能继续僵持。纵然可以刀兵平息,但终归是朝廷错失了一次向天下立信的良机。”
“那依宣德郎之意,如何判罚既能彰显朝廷威仪,又能震慑宵小。”
“沈某以为,按朱公成等人罪行,考虑到虞童、林奇坤等人恶迹,罪不至死,至于杀害濒国外民与地主豪强一事,其中又有海通官吏勾结地方,与盐商炉户沆瀣一气之实,且杨思茅等人杀害地主豪强,并未牵连其家人,故而实乃泄民愤。
加之内因乃虞童、林奇坤,故而不判死罪。有鉴于民变后并未造成重大伤亡大开杀戒,能听朝廷规劝,应该罪降一等。现在陛下宽赦众人,应该再降一等,故而原本流刑苦役,当改徒刑。但徒刑仍然太重,沈某建议不如维持流行,但还其自由身,居家迁往夷洲,准其在夷洲岛内自行往来,但无朝廷准许,不得出岛。
如此既是重判,有能令其有个活路,同时还能与家人团聚。”
“哦,此法倒是两全其美,汪晨贵怎么说?”
“汪大人不同意先判后议,故而此法沈某未说。”
“此事容本官考虑一夜,明日给你答复。”
“多谢欧阳大人。”
“另外,林奇坤出逃,你怎看?”
“林奇坤先于肖炳光得报前一日出逃,并卷走财产,其中除了有内应,应该还有人谋划。”
“哦,何以见得?”
“首先,从神都到金陵,刑部发的是八百里加急,按说已是极快。即便林奇坤在虞童被抓后有所准备,但不可能不偏不倚赶在肖炳光获悉刑部公文前黄昏出逃,故而一定是有消息提前一日送达,这意味着还有一条陆路渠道,从神都出发,直达神都,用的是最快的马。
其次是,大人胞妹暗中秘密监视林奇坤,论说人多势众武力高强,却被林奇坤所伤,可见林奇坤所豢养的杀手非同一般,绝非是普通打家劫舍之徒,而是专职杀手。
此外,林奇坤个矮,多半是濒国人,故而此前判断其逃亡丹韩恐怕落空,以沈某判断,其定是先逃往了外岛,而后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