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247

第247章 荣华加身(17)

筹办婚礼同时进行的还有炮弹研发,首批榴霰弹于九月下旬实验成功,弹丸采用了木托火门结构,将球形弹丸固定于环形木托上,在木托中央开大孔,对应的弹丸尾座留有火孔,内插导火索。

木托与弹丸结合后,装填时木托先入炮口,藉此保证木托对应的导火孔,永远朝向火炮底部药包一面。

榴霰弹的试射结果在沈云卿看来完全达到了实战要要求,但范勇却不买账,他就说这种弹药只能杀伤集群结阵的步兵,对游牧骑兵效果很差。

此外由于火炮本身的性能落后,射程还不到两里地,也就只有七八百米,对于骑兵而言,仅相当于步兵百米,急速冲锋之下,很难有什么效果。

游牧骑兵的作战特点总结八个字,就是“化整为零,有机结合”

偌大的骑兵集群在战场集结和作战,并非是传统步兵密集结阵作战,而是有组织有战术配合,以十户为战术单位,灵活机动,而不是排成密集冲锋队形,一路冲锋。

而榴霰弹的主要杀伤目标,是密集目标,目标越密集,杀伤效果越好。所以对付骑射和彪悍的游牧骑兵,榴霰弹作用不大,充其量用于守城和对步兵杀伤。

更要命的是火炮阵位是死的,丧失机动力,这无疑是最大的硬伤。

同时火炮本身性能的局限性,也让榴霰弹的效果大打折扣。

岐帝国的火炮以生铁基材为原料,膛压耐受性低,射程最远的火炮才三里地多,口径却有两寸半,绝大多数火炮射程普遍只有两里到一里地。

岐帝国火炮的发展思想,仍然以数量替代投石机。因为投石机的射程大都也只有四百至六百米,大型杠杆配重投石机才有两里多。

火炮的出现仍然以轰击城墙为主,而不是步兵。

火炮能打几十斤的弹丸发射至两里地外,在时下而言,威力已经很大,加之火炮用人少,操作方便,大量密集装备比投石机战斗效率高。

生铁的特点是抗压性强,熔融液体流动性好,比熟铁容易成形,价格低廉,冶炼门槛低,浇铸工艺要求低,但是生铁脆,屈服强度低,容易产生应力,外力作用之下易发生事故。

当然,不是没有谁想过用熟铁,但受到冶金技术制约,熟铁浇铸管型具条件苛刻,需要足够的高温提供流动性,浇铸过程的保温要求高,更容易产生铸造缺陷等等。

由于缺乏大型锻压和内孔加工技术,仍只能浇铸成形,无法进行后续的深度加工,决定了熟铁炮在早期的发展瓶颈。

所以在铁炮技术瓶颈的早期,人类开始转向铜炮发展,以至于火炮出现后近六百年时间,多数火炮以铜材为基材,铸造生产。

铜具有极好的韧性和屈服强度,较高的抗压性能和低温流动性,易于成形,并且技术门槛低,工艺简单,适合大量生产,性能较好的中后期前膛炮。

但是中国有个客观实际问题,就是铜资源相对较少,同时铜被大量用于铸钱,因此铜贵得多,大量使用铜铸造火炮,就等于用钱在铸炮。

所以火炮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生铁炮一直是中国火炮的主流。

由于生铁价格便宜,大量用于火炮的结果必然是膛压小,装药量受到严格制约,在火炮本就性能很差的情况下,膛压小装药量小,射程就很感人了。

如果射程能有十里地,榴霰弹的的打击效果无疑会大大增加,即便是对游牧骑兵,迫使其在十里地外顶着漫天枪子儿硬着头皮冲锋,依然能有效挫败其锐气。

由于火炮本身的问题,榴霰弹现在反而成了一种鸡肋。

除此之外,岐军装备的火炮普遍是长径比较小的火炮,而且还没炮耳,就一根光棍架在土袋上,每次搬运都得用木车装着。

仔细推敲后不难发现,尽管炮耳只是便于火炮安装的一个附件,但从铸造工艺层面分析,会对铸件整体产生负面影响,增加铸造缺陷概率,因此受到技术制约,炮耳结构尚未出现。

榴霰弹让沈云卿看清一个现实,超前的好技术再好,但未必合适。不从整体改善技术体系,再好的技术其实都没用

十月十八,高若萱临盆,周晟得一子,女帝赐名周赋,一个文质彬彬的儒名。

十月间宁阳书院陆续安顿到位,更名“轩禾书院”,由于书院选址刚刚完成,需要拆迁和重建,暂时安顿在太学馆舍中,待等明年落成后再行搬迁。

有鉴于现状的巨大悬殊,沈云卿开始着手起草招生章程,在轩禾书院将在数学学科基础上,新开设百工和医道,重点发展数学、医学和冶金、加工。

并向女帝讨要编制、人员和待遇,而且连番吃了这么大亏,朝廷补贴一些总是应该的。

十一月十一,沈云卿大婚,宾客规模空前,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能来的都来了,但惟独户部一个没来,显然你把人家给整垮了,能来给你贺喜就见鬼了。

不过热闹归热闹,真要是弄出什么大新闻就真热闹了。

就在入洞房不久,屋中传出公主声嘶力竭的叫喊,此时守在附近的欧阳龙菲只想到一个画面,一个禽兽正在强迫公主行苟且之事。

于是二话不说,踹门而入,把驸马爷从床上揪了出来,再仔细一看,公主竟然出血了,心中大怒,这个禽兽,这个畜生……

好家伙,这可把沈云卿吓得够呛,愣是周雪琳如何解释,欧阳龙菲一告到女帝面前,女帝闻讯后前仰后合哈哈大笑。

洞房花烛夜,闹这么一出大笑话,古今中外恐怕也没有。

这次事件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给沈云卿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十一月十一这天,总是莫名的寡人不举。

婚后不久,沈云卿搬入宫中,居于泸溪宫,号海郡王。泸溪宫位于太子东宫以北,是成年皇子集中居住区,建有多处殿宇寝宫,用于安置成年后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