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远洋舰队南下出海,少则八九月,多则一年三四月,其中多数时间消耗在海上和沿途港口补给装货,自持力的增加无疑缩短了每站停留的时间。
就经济上而言,三千石船的普及,将进一步促进国内航运业的发展,军事上将为海外移民和近海运输登陆作战,提供运力保障。
怀王的精明不在于其对经济的影响力,而在其对局势的把握,总能先人一步。
如今造出三千石船,以沈云卿以往的活动轨迹和秉性,绝不会是纯粹为了讨女帝开心大费周章,一定是有经济用途,对于这一点,沈云卿没有丝毫隐瞒的必要。
在他看来,发展技术不为开拓经济市场简直天理不容,相反此番孟津巡查,吸引文武百官各方势力注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这次巡视为日后数年定下了基调,只要国力允许,形势尚可,以孟津县为样板实行经济成分和技术推动将成主要施政方向,对推动航运发展无疑有深远影响,三千石船也将有更大的生产制造动力。
同时发展船舶技术的最终目的,仍然着眼于未来海外移民,去占无主之地,现在吸引一些目光和资本,无疑是有极大好处的。
此时薛伯充在船舱下转悠了许久,回到上层甲板仍有些晕头转向。
“此船果然要比旧船大出许多,本官估计至少得多两成,林大人可是如此?”
“两成还是少了,初步测算要比旧船多出两成七八分,实际装运也多两成五分左右。这还在其次,今后若是用于海战,兵士半数睡在网袋编织吊床,半数睡于通铺,增高后的船舱,上下足以容下两百人有余。
此外今后出海不再食用稻米,改为糯米与精面粉,干肉、干饼,如此可供装运更多淡水,以利出海。”
“但如此一来,出海三月,日食干肉面粉,兵士恐怕多有怨言。”
“确实如此,故而可应需调整,调整后载员将有所减少,但仍比以往更多。”
千吨排水量的木船合理化设计后的载重员超过三百六十人,如果装运火炮和弹药,就只能牺牲自持力。
因此新式宝船三个月的自持力的前提是没有火炮弹药,全装食品和货物,同时改变食谱和航海习惯。
西方中后期的航海传统,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海上生活习惯,由于需要长途航行,没有补给,就要求尽可能精简食品、物品,食物尽可能单一,以方便携带。
因此风帆战舰横行年代,除了离港后最开始的七八天,十天,每日能获取充足的蔬果补充,丰富的食品配给,出海离港后的两周,直到目的地上岸,每天配给的只有可以防弹的饼干,橡胶一样的咸肉,以及啤酒、威士忌和淡水,至于活禽鲜肉,都是船长和大副们的特供,水手能偶尔吃上面包,都属于上帝的恩赐。
所以当年动则跨大西洋的航行,中途全无补给,靠的都是恶劣饮食条件逼出来的自持力。
而亚洲的地貌环境,决定了基本不存在需要跨洋远洋的条件,出海短则三两天,多则七八天十多天,就有港口补给,即便是穿越南海,往往也都沿着中南半岛航行,站站靠港。
即便是南海最长无港口航线,也远没有葡萄牙至北美全程的三分之一航程来的长,若是去南美,可能更远。
由于地理决定了航线,航海间接决定了航海传统,导致中国海上生活较为宽松一些,经常大量携带活禽和家畜,顿顿吃热食,放开了饮淡水,甚至还能在船上种菜发豆芽,补充维生素。而在西方,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存在这些航海传统产生的条件。
有鉴于此,沈云卿调整了日后远洋舰队的食谱和习惯,大量使用吊床,用糯米、面粉、预制饼干代替大米,腌肉、干肉、腊肉代替活禽,大量压缩空间,并使用体积更大的水桶。
水桶体积越大,其容积效率越高,反之越小,容积率增加淡水则越多。
同时糯米、面粉、预制饼干淀粉效率远高于普通稻米,在体积重量相同前提下,能量高出一倍,大量肉制品替代活禽家畜,无疑有压缩了船舱空间,增加了其他物资的储备。
当然,这好的措施,肯定是有弊端的。
首先不人道,确切的说风帆时代航海就没什么人道,出海纯粹是为了讨生活,进而带来海员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
毕竟天天单一化的面制品和肉类,吃的再饱再好也有腻的时候,索性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丰富,今天吃烙饼,明天来碗面条,后天吃馒头,大后天吃糯米八宝饭,咸肉、腊肉、熏肉、烤肉、风干肉天天换顿,总有一款适合你。
其次总这么吃,纵然不得坏血病(既维生素C缺乏症),日积月累也会增加患癌和肿瘤的风险。
当然,对于当下的社会而言,赚钱和讨生活更为重要,恶性疾病不是重点,纵然会得,基本上也得十年八年甚至更久。
对于海员而言,有多少人能平安渡过一生很难说,而且也不是三百六十五天一辈子都在船上,都干一行。
最后,这套标准暂不会在水军与朝廷远洋船队中推广,因为没有必要。
亚洲的地貌和贸易资源禀赋决定了可以沿海而行,站站停靠,补给非常充足,只要保证船舱内的应急储备足够,完全可以多装货,少装人。
如要远洋,少装货少装人,多装食品淡水,只满足必要水手和预备人员,十数艘乃至数十艘编组,携带足够的补给,甚至还能改善生活,足以具备跨洋甚至环球航行。当然,如果不停靠补给,多半船上的预制食品都会变质。
有鉴于远洋的枯燥、风险和饮食待遇的恶劣,全国推广这种食谱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因此跨洋航行船员的待遇势必远高于其他水手,这也是暂不做推广的原因。
任何活动,必须有经济和国力支撑,没有经济和国力支撑一味扩张,要实现扩张,必然带来其他负面影响。
西方海外殖民,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农业化,而先工业化,却要扩张十倍甚至一百倍的领土,在连饭都吃不饱情况下,又要大量繁殖人口,高教育、搞科研,搞工业,满足领土扩张,扛枪拉炮去搞扩张,结果只能是基础国力不济,必须想尽办法提升农业产能和经济资源禀赋,于是奴隶和殖民经济只能是必然结果。
中国基本不存在对外奴役和血腥殖民的条件,准确的说,只能经营移民,因为多数时期,若非天灾人祸,不存在没有农业化而导致的温饱问题。
因为同期中国的农业亩产远高于欧洲,同时先进的耧车、犁具和镰刀,能让中国人用更少的热量,换取更多的热量产出,所以不存在没有因为温饱没有解决,人口增加,农业不济,而去奴役其他民族的基础条件。
当然,特殊时期,特殊皇帝就另说了,但也不能片面只看个别现象。
相反解决温饱后,老百姓有富余的劳动力、智力去搞其他副业,当生产力大幅提高,产生物价相对下跌现象,并引发生产链调整。
如果不扩大市场,确切的说,由于古时认知有限,无法无法将人口基数与经济挂钩,因此在农业文明下,经济的扩张,除了农工业生产力的提增,人口是实现经济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当人口增长远低于生产力扩张,必然引发体系内的经济变化,甚至引发动荡。
因此中华文明的体系,只能实行大同和安抚归化政策,藉此实现人口扩张,和海外外夷的融合,把周边小国融入国内经济体系,进而慢慢同化。
如果实行铁血殖民政策,势必导致外部人口锐减,市场消费暴跌,中华农业化转化手工业生产力,对外贸易扩张经济的优势将荡然无存,最后还得影响国内。
因为农业化必然带农业产出超过人口需求,进而刺激来社会其非农业生产提升,因为劳动力有更多时间从事生产,当生产品因为市场饱和无法扩张时,将影响国内体系。
所以体制和文明体系决定了中国无法进行血腥殖民,而西方由于本末倒置的发展体系,决定了只能血腥殖民,用工业成果解决没有农业化,和欧洲自然资源禀赋缺失带来的社会根本问题。
西方文明除了早期农业化失败的硬伤,自然资源禀赋的缺失也导致了血腥殖民的必然结果。
同期中国人食用水稻,而西方还在游猎采集,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中国人实现水稻体系栽种,引入小麦时并开始繁育时,西方才有小麦。
而小麦的产能在早期只有水稻的一半甚至还少,近现代虽然增加至百分之七十,但不可否认小麦的亩产整体是不如水稻的。
而西方的维度又高,冬季寒冷,一年只能种一季麦子,而中国同期,黄河到长江,小麦能种两季,亩产基本达到水稻的六成,同时由于季候的适宜,小麦进化和培育远快于西方。
同期西方的小麦还处于种、收基本持平的局面,既收获的小麦,并不比投入的种子多多少,甚至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当此局面下,西方贸然开启航海时代和工业化,必然导致超额的国力支出,同时又得有收入,就只能对外血腥扩张。
同时西方缺乏大豆、油菜、棉花、蔗糖、麻丝、桐油等重要高产作物的种植气候,更缺乏香料、奢侈品,尤其是白糖,西方当时极为热衷的副食品,严重依赖贸易进口。
甭看现在美国大豆、美国甜橙、美国橘子如何如何,早六百年前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橙子、橘子都原产中国,直到十四十五世纪,经由海上贸易进入欧洲,欧洲才有了甜品,在此之前都需要经由陆路进口。
更致命的缺失在于欧洲没有大平原,只有破碎平原,农业效率低下还能依靠堆积量,改变质,但如果缺乏可堆积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除了俄罗斯东欧平原,整个欧洲地貌都是破碎平原,无法实现中国化的农业大格局,同时也缺乏水利规划,长期无法实现农业规模化,更谈不上全面提高农业产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对外扩张。直到发现南美,高产的红薯、马铃薯、玉米被大量传入欧洲,在十八、十九世纪从根本上开始扭转农业问题,但对外血腥扩张的文明基调已经成形,再要改变已经不可能,并且延续至今。
而且土豆和红薯只解决了应季吃饭问题,这两种作物在当时都无法长期保存,因此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稳定而保质期更长的谷物生产。
详细梳理人类简史,沈云卿渐渐发现,中华文明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类发展道路,但关键仍在于国内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不解决国内问题,对外开拓根本谈不上,而中原王朝自古最大的弊端恰恰又来自内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外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