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293

第293章 烽火南疆(16)

有鉴于兵部态度谨慎,而满朝文武又消极对待化外之地的开拓经营,沈云卿斗胆提议:

“陛下,有鉴于远征腊婆的繁复,臣想随军出海,一同攻掠腊婆,以保南征完全。”

此言一出,女帝顿蹙秀美,脸上写明了不准二字。

“兵家大事关乎性命,岂能当儿戏。更何况海郡王身系朕望,岂能离开,朕不准。”

“陛下,腊婆一战,关乎我朝今后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海外大计,唯有轻取腊婆从善经营,方能为长久计,若只以兵戈讨伐血洗一番,绝非日后长治久安之策,非臣亲往,还请陛下明鉴。”

“朕不准,海郡王休得再提。”女帝断然拒绝要求,转而继续谈话:“朝廷还有诸多大事待你施展手脚加以经营,此时离去,朕岂能安心。你退下吧,勿再动此念。”

“是,臣告退……”

言毕,沈云卿俯身叩首缓缓退出大殿。

待其离去,欧阳羽小声说:

“真没看出来,海郡王还有这般志气。”

“沈云卿运筹经略之能,远在户部之上,朕非是担心兵戈之利伤其性命,而是腊婆季候险恶,瘟疫大行其道,若是抱病身亡,如失朕之臂膀,于心何忍。

眼下朝廷少不了他,别说一去有个三长两短,就是一年半载,也少不了他。”

“陛下圣明,若非海郡王经营有方,此番讨伐周照宁,南征腊婆收复交趾,恐怕就凶多吉少了,奴婢自愧不如。”

沈云卿提议亲赴腊婆,当然不是去为了战场冲杀过瘾,也不是为了掠夺财富,而是为了日后的长期稳定,在政治上寻找一个平衡点,光靠军事无法解决腊婆的长期兼并。

有鉴于腊婆内部不会是铁板一块,如何拉拢留守南方的腊婆各派势力,不能只靠无武力解决,相应的政治策略和谋略必须多管齐下,甚至必要时给予经济上的实惠。

同时攻占腊婆的经济战略意义重大,首先当地的气候适合一年种植三季四季水稻,日后可沿海大举开发,向自然索要土地。

其次,相比其他人,沈云卿对世界地理的了解熟烂于心,他去比谁都合适。

其三是腊婆的自然贸易禀赋丰富,尤其是国内市场最渴望的香料、木材、山货、宝石,南洲百夷诸国仍停留在自然采集,而缺乏普遍的人工种植,数量远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国内远洋贸易的垄断,又加剧了销售价格的攀升。

其三为了橡胶,腊婆最南方有橡胶林,短期内的需求量虽然不大,但着眼于十年后,橡胶用量将大幅增加,三十年后会更多,兼并腊婆无疑有日后工业战略的远期规划。

最后,橡胶是工业命脉,全世界的橡胶都集中于东南亚,控制橡胶,等同于控制工业。

不同于钢铁、煤炭、石油、天然气,世界各地都有,只在于储量多少和开采深浅。

而橡胶只在中国与东南亚,中国有杜仲顺式分子链橡胶,东南亚有逆式分子链天然橡胶,垄断橡胶既等同于垄断通往高阶工业半数以上的技术路径,没有橡胶,电力、密封、载具等领域都将被封锁。

兼并腊婆的意义在于有了震慑南洲百夷的基地跳板,和资源干预基础,非沈云卿亲赴腊婆妥善处置不可。

此后数日,开战工作稳步推进,朝廷结构一分为二,户部专司对蜀用兵,工部、金戋寺、吏部、礼部、鸿胪寺专司对腊婆用兵。

而与此同时,四月十九登州刺史马文修赶到神都面君,会同兵部、金戋寺召开御前会议,就海上用兵再行商讨,马文修出人意料拒绝海上出兵。

原因归结为三点,其一是登州水军是岐帝国唯一一支可以远洋作战的水军力量,一旦调走,整个东部沿海地区毫无海防可言。

其二是登州水军主要任务是警戒辽东半岛,随时经由海上运兵和运粮,一旦抽走,辽东若发战时,南下水军一时半刻抽不回。同时海寇日益猖獗,抽走水军海寇怎么办。

其三是水土不服。

马文修部早年部水军早年由两部分构成,一部部署在岭南广州,专司海上缉私和管制国外商船,一部部署在浙东地区,负责海上巡防,于隆元六年两部合并,全部调往登州。

广州的缉私和管制商船,改由户部派驻广州的市舶司负责,浙东地区的海上寻访并入登州。

早年的水军兵士主要还都是习惯南方炎热气候的南方人,现在十二年过去,登州水兵的老底子半数已经退伍,陆续补充的都是河南、河北人,并非说北方人就不习水战,而是北方人去赤道地区肯定受不了。

腊婆那是热的只能穿一块兜裆布的地方,让水军长衫宽袖抗寒的北方人去热带,那不是去打仗,是去送死。等同于让南极企鹅去撒哈拉过年,非洲雄狮去北极捕猎,那是有去无回。

马文修力主反对,兵部一时间措手不及,沈云卿倒是有所考虑,但兵部意见一直压着,毕竟他不是带兵打仗出身,用兵层面的意见没有说服力,纵然你说得对,但兵部也不是百科机构,多数的认知仍建立在经验就是好的基础上,现在马文修反对,既是资历,也是一种合理经验。

女帝态度依然坚决,困难再大,也没帝国的威信大,给人打脸哪有不还手的道理,连续谈话两次,马文修态度有所软化,改口同意率兵南征,但是撂了后话,人生地不熟水土不服,末将尽力而为。

为给马文修打气,女帝搬出了热气球、望远镜和新式三千石宝船等先进技术,除了望远镜让马文修感到有用,热气球和大宝船,都不能从战术层面改善用兵的弊端。

尤其是腊婆丛林密布,热气球和望远镜效果都大打折扣,而天气酷热,人体体质差异,是短期内不能靠意志克服的因素。

四月二十五,马文修进京第六日,北路攻蜀的舒飞雄部连战连捷攻入汉中,给阴霾中的朝廷带来了一丝希望。

同时东南线的李文宝部分兵后,进兵川东脚步明显放缓,由于兵力不济,同时户部大船调走,李文宝部进兵极为缓慢,开战至今一战未打。

四月二十七下午,周启、周晟、周尧、周宇四人在泸溪宫做客,谈论的仍是远征腊婆用兵一事。

“朝廷诸项事均准备妥当,就等李文宝部两万人马抵达天南关与州兵汇合,登州水军出海南下。只是这战端易开,胜负难料啊。”

周启多愁善感语带忧虑,同样担心的还有周晟:

“我说海郡王,如今朝廷急如星火人人殚精竭虑,你怎如此么淡定。”

其实哪是沈云卿淡定,他插不上手是真的。

不同于周启、周晟、周尧、周宇都是皇子,当下尚未确立储君,他们都忙着表现自己,而兵部用兵,不干沈云卿什么事,金戋寺只提供财力、物力,协助吏部、礼部、工部。

等他沈云卿忙完了,转眼就发现自己被兵部、工部、吏部、礼部给踢掉了,反没他什么事儿了。

现在一切准备妥当,自己反倒没事了,他要急什么,反正忙的都不是他,甚至不排除是女帝授意所致。

接过周晟话,沈云卿说:

“金戋寺本为经营钱财,出钱出力乃分内之事,至于钱款如何周转调运,那就是朝廷的事,沈某动动嘴可以,过问可就僭越了。”

“世上最难之事莫过于借钱,你当真放心。”

周晟有些埋怨,沈云卿也清楚他埋怨自己不作为,任凭金戋寺的财力被朝廷各部拿去“挥霍”

当初创立金戋寺的目的,虽然是集资经营国内积蓄实力,便于战争调动资源,但根本上金戋寺还是经济机构,不是官僚和军政体系,女帝要钱是应该的,你不给就是你不应该,皇帝花钱,你再过问都用哪儿,该怎么用,这显然不合适。

而且有欧阳羽压着,他这个簿计员外只负责内部和下面的管理经营,说白了就是总经理,没实权,欧阳羽才是执行CEO,女帝这个董事长跟欧阳羽交代一声,就能绕过自己,去计较插手国政,又有什么意义。

人家听你的用你的方略,就已经很给面子,难道还要人家把你当大爷供起来言听计从?一个编外的郡王,对皇帝说三道四,这也不合适。

人应当有自知之明,路还长着,走急了是要栽跟头的。

周晟的心态日益在变,如果操之过急,女帝会毫不留情的折断他刚刚长出的羽翼,随着皇权日渐收归女帝,可预见的将来,一个强盛的帝国对外也许是好的,但对内或许就没那么风平浪静了,现在不做这个出头鸟的好。

由于金戋寺财力的强力介入,泸溪宫不免成为万众瞩目的新焦点,“四周”做客谈论更多的都是金戋寺的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