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岐人兼并土地,沈云卿虽然没去过交趾,即便有,也肯定不严重。
因为朝廷对岭西、云滇、岭南西部、交趾实行羁縻自养政策,允许土民部族有自己的领地,这些土民领地的存在都是合情合法,所有自行开垦的土地都归土民自己所有,若非原则问题和恶性案件,法律的惩戒也较为宽松。
即便兼并了土地,当地人口少、畜力也少,你要那么多土地,没人种又有什么用,更何况种出来的粮食总得有地方消化。
同时土民都有自己的土民武装,基层官吏大都是当地土民,真要是强行兼并土地,早就造反了,而且岐军在交趾的兵力并不多,鼎盛时期才三万,而交趾行政范围相当于一个省,在籍人口,还有不在籍的未知人口。
真要是土民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暴动起来,根本不是几千番军所能镇压,要造反早就造反了,何必要掐准了时间节点,勾结腊婆,当年七王之乱岂不是更好的时机,真要当年就丢了交趾,朝廷根本没辙。
因此法律上和实际操作中,几乎没有强行兼并土人土地的路径,至少但凡有理智的人,不会去招惹土民的武装力量,即便他们杀了一两个人,官府也未必能严惩,因为土民势力在当地大得多。
最后,被杀害的交趾刺史余阔成,此人是七王之乱平息后,女帝最先任命补缺的南方刺史。
交趾又是敏感地区,公孙芸惠选人时慎之又慎,专从司农寺挑选的官吏,为的就是稳定农情民生。
因此余阔成上任后,积极发展农业,稳定了地方,经济也大有起色,要说余阔成在当地大搞苛政贪墨,但从交趾的经济成长和贸易总量,就能看出端倪。
过去十多年间,交趾经由海上贩往岭南、东岭道沿海的土产名目增加近三倍,总量增加了四倍,粮食的输出却没有明显增加,因为粮食的利润并不高。
所以只能发展更多的盈利副产品。若是苛政,纵然经济成长有短时效果,但绝无持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而且交趾陷落后,以交趾为纽带的海上贸易呈断崖式下跌,严重影响了近海贸易链,也佐证了交趾经济繁荣的真实性。
所以大量兼并土人土地的概率很低,但以赵元眼下的处境,撒谎显然也没有必要,但如果赵元没撒谎,交趾的治理也没问题,哪有问题的就是锡色、阿南两部头人。
锡色、阿南两部是交趾最大的两个部族,交趾在籍的两族人口就有近四十万,不比在籍岐人少,不在籍的尚不知道有多少,但不会比在籍的少。
其他在籍的土民不到二十万,不在籍的也不清楚有多少。整个交趾的人口结构是岐民少,土民多,所以也不存在岐民大量兼并土民土地的基础条件和生存压力。
要知道,这些土民都不是好惹的。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是用锡色、阿南两部做借口,两部又甘心沦为帮凶和带路党,其中就一定有不可告人的交易,所谓岐人兼并土地就是托词,真正的目的还有其他。
可锡色、阿南两部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交趾及以西的丛林山岳,你把岐人杀光赶走了,把腊婆引入交趾,这地盘你也没得到什么便宜,那你图什么?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况且说,朝廷对边远地区长期实行宽松政策,腊婆来了能比朝廷的政策更优惠?显然不能,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思来想去没个结果,沈云卿只好作罢,留待日后再去追究,遂即继续又问赵元:
“既然赵越决意与我朝为敌,为何要屠杀交趾数十万岐民。”
“堂兄担心岐民不服统治,对其统治造成威胁,所以蓄谋屠杀。此事我等开始都不知情,也是交趾失守之后,才知道堂兄在交趾屠城。
此外,南方多洪水,难以养活百姓,所以急需要新的土地,若是留着岐民,不仅需要养活他们,同时也将没有足够的土地养活我族百姓。”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我问你,赵越出兵之前,可曾料到我朝会从海上攻来?”
“有过顾虑,但相国黎孔断言天朝绝无从海上来攻可能。”
“这是为何,难道不知我朝有远洋大船?”
“不是。”
“那是为何?”
“因为早年天朝的设在东南沿海的海船,都调往了北方,经过多年打听得知,是因为天朝要用海船从海上运兵,提防北方的强敌。”
“但也不足以让黎孔有如此自信,朝廷不会经由海上出兵。”
“是的,但是海上出兵靡费巨大,而且运力有限,即便来了,我军也能迅速南下驰援。此外天朝大军是远道而来,必然水土不服,难以持久。久而久之便会败给瘟疫瘴气和热症。
此外,阿瓦达提国与骠国曾经答应,愿意派遣海船前来助战,因此堂兄就采信了相国大人的计策。”
“这么说,前番血洗邕州,突然放弃后撤,是因为骠国与阿瓦达提国没有兑现承诺,出动水军前来助战。”
“是的。”
“哼!三个人尚且三条心,更何况是三个国。”
“圣使息怒,一切都是黎孔与锡色、阿南的诡计,堂兄都是被他们蒙蔽了双眼,误听的谗言。”
“若是单单听信谗言,岂能不自量力挑战我朝,这其中恐怕还另有隐情。最后问你,腊婆有民几何,潮瓯治下有民多少,此番赵越出兵动用了多少民力与兵卒?”
“回圣使,在籍各族百姓有三百七十余万人,开战之前有兵五万七千余人,开战之后北上交趾的有六万余人,另有两万人屯驻在穆喇戌与涅佛罗边境,八千人在南屿,五千人在潮瓯,四千人在瓦瓯,潮瓯的四千人于上月前往了穆喇戌,之后又在北方募兵两万余人”
“也就是说,你们有近十二万人!”
“是的,如果算上不在籍的各部和土民,也许不止这些。”
“那动用了多少民夫供应大军?”
“二十七万人。”
“才二十七万!三百七十余万人,养十二万兵,却只用二十七万民夫运输粮草给养,加之交趾、腊婆两地行路极为不免,二十七万岂能保障十二万人吃喝。”
“正因为无法保障,只能从交趾掠夺。”
“那为何不征用更多民力?”
“腊婆不同于天朝,民力并不被堂兄完全掌握,所以难以征集更多民力。”
“为何?”
“各部散漫政令不畅,且衣食不济,难以兼济。”
腊婆在籍人口三百七十余万,按岐帝国的极限动员能力,前期仓储充足情况下,理论上能保障征召三十万至三十五万的兵源,并维持一年的作战物资需求。如是高烈度持续战争,三百七十万账面人口,也就只能养十一二万兵。
因此养十二万装备低劣的杂牌军,征召二十多万民夫,维持短暂的极限动员,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但问题是腊婆没有正常的国家体系,腊婆王名义上是一国之主,其实根本做不了主。
腊婆的三百七十万在籍人口,不同的土民部族就有七支,以赵氏为首的腊婆族占一百五十余万,其余被其他六族所分。
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家体系,自然就谈不上正规化,规范化,加之当地人懒散,好凶斗狠都是把好手,要他们出力干活根本指望不上,所以空有三百七十万的人力资源,谈不上战争动员。
相国黎孔如此精明能算,不应该不清楚自己的国情,当此情况下,还铤而走险,显然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刺激腊婆统治集团,冒天下之大不韪,现在看到的仍然只是表面问题。
而且赵元的投降也来得太容易,根本没有斗志,堂堂一个亲王,轻易当了软骨头,不免太跌份了。
“我问你,我军今日刚刚上岸,你堂堂左承王,城中百姓近十万,征召万余人守城绰绰有余,为何不做抵抗,轻易投降我军。”
“圣使者有所不知,腊婆本城中虽有民九万余,但已经被征走男丁一万两千余人,腊婆治下属地征走近四万男丁,守城的五千兵丁,四千人去了穆喇戌,已无多少壮丁可用。
天朝兵多将广战船无数,又岂是本王所能敌挡,早早降了,也可免此刀兵之灾,但愿圣使信守承诺,不要加害我地百姓。”
“左承王大可放心,赵越、黎孔等贼无信无义,我朝却不是这等贼徒。既然潮瓯已降,请将阁下与潮瓯城府大印交出。”
“是。”
言毕,赵元解下腰间随行携带印信,双手奉于面前,沈云卿伸手接过,随后又收城府吴应官印,至此从形式上完成了受降。
“还请诸位暂回各自住所,城中守军撤往城北,兵器仍可继续保留,但是请记住,没有我军允许,你部兵马不得随意调动,否则格杀勿论。”
“是……”
结束受降,岐军最先接管了东门,其余三门只做防御,暂未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