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408

第408章 正月腊梅开

岐帝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远不能支撑一场膨胀扩张型战争经济。既通过适当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刺激生产,达到调整国内经济,使之趋于良性,并实现增长的经济结构。

眼下岐帝国的经济是千疮百孔,只能修修补补,大修大补没时间,也没政治操作空间,压根经不起折腾,一折腾就萎缩,南征吃的是过去十年和过去五年改革红利效应,效应沉淀吃完后,就只能吃老本,甚至打回隆元八年前的原形。

当晚,平阳郡府,薛仲安正与桑劲川谈论孟呈宏之事,但侧重点与林毅贤所有不同,林毅贤并未打听到编修野史一事,而桑劲川得到的消息更为详尽一些。

“陛下突然要修野史做什么?”

“不得而知,但据下官所知,陛下重点询问了魏末帝许世禄与当年诸王,其他并未询问。”

“就单单询问了此事?”

“不错,只询问了此事。”

桑劲川很是肯定,薛仲安思索片刻后,发现对魏末过往不甚了解,遂即又问桑劲川:

“桑大人,魏末帝许世禄与诸王之事大人可了解?”

“略有耳闻。”

“本王孤陋寡闻,还请桑大人赐教一二。”

“不敢不敢……”

桑劲川将魏末历史略作详述,内容比孟呈宏缩水了不少,但大致能容都还原了历史面貌,薛仲安听后不觉有何异常,遂即说:

“许世禄伏诛,各王既已身死,魏朝自此终结,并无异样,母后怎会突然想起此事?”

“郡王有所不知,这是恒帝时修的魏正史,但民间却有其他传言,当年诸王并未伏法,逃窜去了深山老林,巧的是就是在交趾遁去了踪迹。下官怀疑,是否与今日的腊婆各部有关。”

要说桑劲川的联想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不过,按一贯历史脉络,历朝历代逃入中南半岛的王朝族裔不在少数,并不排除当年有魏朝族裔逃入了腊婆南方,但再怎么逃,当地土著占绝对人口优势,加之手段残忍,基本上也给解决干净了。

但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其一举一动牵动着各方神经,哪怕是一句话,也往往不那么简单。

薛仲安此时瞥了一眼桑劲川,略作思考后说:

“桑大人,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陛下突然问及前朝之事,怕是另有深意啊。”

“呃……”桑劲川顿觉脖后一阵阴风吹过,他自然能想到薛仲安的弦外之音,于是说:“郡王放心,一切皆以大局为重,下官自有分寸。”

“桑大人明白便好,多事之秋,少生事端的为好。另外,去年岁入大有增长,桑大人可知是为何?”

“岂止是税赋增长,我朝人丁比之十年前亦大有在增加,无不是陛下治国有方,重开盛世之兆。”

“哦……盛世之兆吗……”薛仲安口气平平,或者说他也不确定桑劲川所谓的盛世,是否是吉兆。

稍晚时分,桑劲川离去,薛仲安回到内宅去见周玉凝。

“仲安,桑大人都说了什么?”

“母后今日突然向太学典学孟呈宏,询问前朝末帝许世禄之事,我以为,母后定是藉此告诫百官。”

“不至于吧,如今与前朝相去甚远,况且说,前朝覆亡乃是兵变所致,并非民反。而今天下百姓安居,兵权握在母后手中,还能有谁作乱,总不能是暗指父亲。”

“不像,若是暗指家父,不会如此不加掩饰。”

“那是为何?”

“暂不得而知啊……”薛仲安叹气摇头,抓过周玉凝的右手继续说:“母后要修前朝野史,想来是另有深意,绝不会在此当口提及兵权一事,而且兵权大都掌于母后手中,并无后顾之忧。

我倒是觉得,母后日理万机之中突然想到前朝,恐怕不会是空穴来风。”

“哦,何以见得?”

“玉凝你也知道,母后素来不动声色,动声色定是可以令外人知晓,能让外界知晓,定不是什么秘密。”

“这又怎说?”

“因此我怀疑,母后提及前朝之事,定是背后另有文章。我看这样吧,待此事沉寂之后,暗中令人详查一番,也许能有所收获。”

“胡乱揣测母后心意这可不好,与其在此瞎猜,不如我亲自去问。”

“这怕是不妥吧。”

“既然是前朝的事,就没什么不妥的。更何况母后既然没让遮掩,消息放出来了,哪有不议论的道理,不吭不响反而不妥。”

“还是玉凝言之有理,既然母后未做掩饰,也许正想藉此观察我等动静,藏着掖着反而不好。”

两日后下午,女帝在金律园中赏雪,正月气温大寒,腊梅花开正艳,给肃杀冬景平添了几抹亮色。

公孙芸惠性质正浓,折下一枝腊梅凑近鼻前细细品味,味道还是当年的味道,然却物是人非,早非当年。思绪中偶然闪过一个背影,却已模糊难再相见。女帝目中渐露哀伤,不知何故。

目光凝视许久,远处欧阳羽踩着积雪快步而来。

“陛下。”

女帝将腊梅收入怀中藏好,掩饰去哀伤看向欧阳羽:

“嗯,查的如何?”

“启禀陛下,恒帝时所修魏史与官史与孟典学所述完全吻合,并无出入。”

“那前朝库档呢?”

“奴婢正要禀报,前朝库档与魏末帝许世禄有关一切官档一概全无,故而无从查阅。”

“什么,一概全无!”

“是的陛下,前朝最后十五年全部档案均未见,目前来看,应是当年做了彻底的销毁,否则不会如此干净。而且据女婢查阅记载,绝非陛下继位之后的事,而是开国不久,便无库档记录,很可能是发生在恒帝之前,因为恒帝时期便未曾出现相关摘录。”

“如此说来,当年真有不可告人之事!”女帝口气顿时沉了几分,目光渐渐凌厉起来:“除此之外,可有其他发现?”

“此外,奴婢还查找了太祖时期岭南、交趾人口,虽然因战死伤百姓无数,但岭南、交趾人口与战前出入却不大,据当年官志记载,是因为北方战乱,南逃岭南所致。

因此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南方人口减少并不多,因为难逃人丁数量相当之大,加之太祖迅速取得中原霸主,因此并非常年消耗战,而是因为岭南地性险恶,而僵持在岭南大山七八年。”

“那就再无其他可查官志?”

“没有了。但如果海郡王反应属实,前朝最后十五年库档在开国后不久尽数销毁,当年诸王的失踪,恐怕绝不简单。”

“所言不错,朕现在愈发好奇,太祖原何能放走诸王任其出海。看来,前朝与太祖的账,得今天朕来翻翻了,欧阳。”

“奴婢在,陛下有何吩咐?”

“宫中库档若再无消息,可差牡丹内卫与豹韬卫沿当年许世禄兵败途径之地,查找当地县志。能掩盖一时,绝掩盖不了一世。”

“奴婢领旨。”

王朝的更迭与瓦解,无不建立在前朝的鲜血之上,不可避免要继承前朝留下的东西,只要条件允许,本朝大都保留有前朝库档。

一来是数量庞大,前朝政府能带走的都是值钱物品和机密内容,庞大的历史记录和存书根本带不走,当然,要是有一张优盘,多半能全部拷走。

二来是利于文明的传承,历朝历代都有维护正统与文明延续的传统,因此只要是理智的统治阶层,即便是失败一方,也不会冒着背负历史的骂名,销毁本王朝乃至历代典籍,当然,安禄山之流除外。

最后,以史为鉴可知未来,只有知道过去,才知道自己和明天会犯的错,因此收集前朝的“罪恶”大书特书,往往是本朝最乐意,也是最积极干的事。

不过,由于战乱、人品、技术手段、认知等等原因,并非每一个新生王朝都能完整得到前朝留下的库档,有些毁于战火,有些被人为运走失散天下,最后成为今天某人手中动则过亿的藏品,而有些被人为刻意销毁。

魏朝最后十五年处于战乱,库档其实算不上多么完整,但如此消失的一干二净,显然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销毁。

历史的痕迹既然存在过,要想完全销毁,哪怕是系统性的毁灭,也不可能滴水不漏,因为历史是完整的逻辑链,改变一环,无法改变全部。

历史既然存在并发生,其一定有其必然合理的完整逻辑链条,你可以抹去修改一个环节,却不可能掩盖所有的真相。撒一个谎,就得用无数个谎言来掩盖。

基于这个道理,追查当年魏朝兵败的地区,查阅各地编修的县志,便是还原历史真相的第二条路径。

“欧阳,陪朕走走。”

“陛下,今冬已有多时未曾走动,今日金律园中大雪覆地,陛下怎为何突生雅兴?”

“这梅花开的正艳,让朕想起了当年的一些往事。记得三十多年前,应该也是正月里。腊梅还是当年的腊梅,但园子已非当年的园子。”话语间几多感慨,女帝渐又伤感。

“陛下若是不喜腊梅,奴婢可让人挪去。”

“挪去?”女帝很是惊讶看向欧阳羽,遂即又说:“朕记得你家宅邸后院种着些许腊梅吧。”

“陛下怎知。”

“呵呵,朕当然知道。既然要挪,就将你家宅邸的腊梅挪三颗进宫吧,一颗栽在这金律园中,一颗栽在云溪宫,第三课种在御书房外。”

“既然陛下喜欢,奴婢即刻让人去办。”

“开春吧,等开春吧,”

“是……”

公孙芸惠与欧阳氏渊源那就深了,至于怎么深法儿,说简单了就是三十多年前公孙芸惠与欧阳姐妹他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