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595

第595章 一分钱一分货

文武官员议论纷纷的同时,勋贵宗室的情况也差不多,反应最大的还不是薛仲安、周启、周晟,而是十六皇子周枢,喊打喊杀的要去荡平忽喇。

“母后,我朝有此火器,荡平忽喇指日可待,儿臣愿率军出征,替母后荡平忽喇永绝后患。”

“呵呵……”女帝笑的很是开心,心里其实很尴尬,要是现在有十万支枪杆子,哪里还要和忽喇议和:“枢儿勇气可嘉,朕心甚慰。然眼下还不是与忽喇决战的时机,不可莽撞。”

“母后,我朝如今雄狮过百万,足可与忽喇一战,儿臣愿为先锋。”

周枢就是那种热衷于喊打喊杀,只顾自己痛快,不顾朝廷烧钱的一根筋。打仗哪里是说动手就动手,说挥师百万就挥师百万的过家家。

百万大军的背后是数百万的民夫,上千万的农民和织女,都是无数人前赴后继堆起来的“功德山”。如果周枢当皇帝,一定是穷兵黩武尸山血海,只能把国家带上死亡高速路上狂奔。

周枢的言战也蛊惑了其他不明情况的文武官员,都自我感觉良好,有了“逆天神器”似乎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一向以抠门著称的户部这会儿从震惊中回过神后,首先就想到钱的问题,临时侍郎王柬就问林毅贤道:

“林大人,制造新式火器似乎未从户部拨款吧?”

“由陛下内司府拨款制造。”

“哦……”王柬想来也是,如果户部拨款,不可能不知道干什么去了,随后他又问:“那一杆新式火器需得多少铜钱?”

林毅贤顿时犹豫,他不知道该不该说,这时一旁站着的桑劲川立马嗅到不对苗头,他忙说:

“林大人,不会是个无底洞吧。”

“每支得要四十二贯铜钱,只多不少。”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桑劲川惊得目瞪口呆合不拢嘴:

“什么啊,一杆尽要四十二贯!”

“不错。”

众人闻讯哗然,不亚于五雷轰顶丢下重磅炸弹在天灵盖上开花。这时周晟飞快问道:

“妹夫,一支火枪竟要四十二贯钱!”

“这还是本钱,因此我不主张现在就造,如是十年之后,造价会更便宜,只要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甚至更便宜。”

“即便如此,四十二贯一支也太贵了,都快能买一匹上等的骏马。”

“好东西哪有不贵的道理,一分钱一分货,威力你也看到了,甭说是百步穿杨,三百步外尚且能将碗口粗的大树击穿,天下无坚不摧,一颗弹丸便能取人性命,但是一匹骏马武装起的重骑兵,却不能有此效果,孰优孰劣碧波双清。”

超前技术就一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反映到现实中就是钱的问题,周晟觉得嫌贵并不意外,因为四十二贯在当下已经是个很大的数字,折合成银两就是八九两,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已经是天文数字,买衣服都能穿一辈子,买口粮一人能躺吃半辈子。

但如果换个思维去看待“四十二贯”这个数字,又会是另一种心境。

眼下岐帝国一年的国库收入才一千八百多万贯,四十二贯一支的价格确实太贵,但是十年后如果财政达到五千万贯,依然还是四十二贯钱一支,那就不算什么了。

而且十年后技术进步,工业规模技术增加,成本进一步下降,而且届时能采购性能更好的武器,所以四十二贯钱一支其实并不贵,之所以贵,是因为经济价格因素造成的结果。

众人议论许久,怀王、薛仲安、周启各有所想,但无一例外都在掰着手指掐算着成本。

这时排枪射击结束,领军卫兵士前出百人,将两百面枪靶扛到城门下,供女帝与众人近距离观察火器的射击效果。

虽然使用滑膛枪管,但是枪管与弹丸的精度都很高,铅弹使用重力落体法获取后,上滚珠磨床磨削至要求尺寸,在高温火药气体推动下,铅弹受热膨胀被挤入枪膛,贴着光滑枪膛射出后,拥有相对稳定的弹道特性,所以七十步外的上靶率很高,百分百击穿木靶。

而普通弓箭一百步外上靶已经非常了得,电视剧里百发百中命中箭靶红心那是扯淡,没有现代复合弓的瞄具,要在一百五十米外射中至今十五厘米的红心,根本不可能,能上靶既说明射术十分精湛。

木靶展示过后,开始活物射击展示,两支五十人队每人装填一发子弹,对五十步、一百步外、一百五十步外三组十头猪、三组十头羊进行射击,以展示射击效果。

由于太过血腥,不做近景展示,但肉眼可见枪响之后牲畜应声倒地,连子弹都没看见,就已经中弹毙命。

随后每人都拿到一支纸壳子弹,用以了解枪械杀人的原理,否则还以为是沈云卿变得戏法。

“海郡王,击穿木靶杀死牲畜的就是这小小弹丸?”

“是的陛下,此种圆球弹丸飞出之后速度比风快十倍甚至二十倍,因此无法被人眼看见。而弓箭射出之后可以人眼观察,因此还能有机会躲避。而弹丸射出之后速度极快,肉眼难以观察,因此绝非是什么巫术、法术,而是弹丸飞的太快,无法被看见。”

这时一旁薛仲安说:

“以往火器都要点火或是拉弦,此种火器为何无需点火?”

“并非无需点火,而是使用了新式火药,只需用粗针撞击弹药尾部特殊火药,即可点燃。”

“竟如此便利!”薛仲安吃了一惊,他的认知显然停留在外源点火的技术层面。

“一分钱一分货,既然贵,肯定有贵的道理。忽喇所用火器需要使用火枪自带的火棒与火油,使用并不方便,因此发射速度只有我军新式火器的十五分之一,其发射一发弹丸,我军可以发射十五发还击,且准头还比忽喇火器高出五倍。”

“原来如此……”

话音落下不久,活物射击结束,开始卧姿射击与匍匐射击,以展示卧倒后的射击效果。

由于前膛枪只能从枪口装药,所以只能站着装填,卧倒射击一次后,必须得站起来装填,所以不能使用卧倒装填射击再装填的程序,这也是为什么前膛枪时代,只能搞出傻瓜式的线列步兵排排站等枪毙的战术。

因为无法卧倒装填,同时前膛枪精度依靠人品,因此只能用密度弥补精度。

匍匐卧姿射击结束之后,朱贺再次挥动令旗,领军卫迅速整齐列队,站成五队,每队两百人四列,背向城墙面向南面。

之所以背面城墙面向南面,是为了皇帝安全着想。枪这玩意儿不是弓箭,被弓箭射中非要害部位基本上不至于要命,但是被枪哪怕擦到一下,绝对能要人命,而且还是大口径弹丸,命中后必死无疑。

而且城下是一千支枪,密集射击的后果可想而知,哪怕有几个心怀不满者脑子上火,离着这么近的距离,抬起枪口来一发追魂弹,命中谁都是大事,命中皇帝沈云卿也得跟着陪葬。

五队列队完毕,朱贺放下令旗操起一支铜皮大喇叭,卯足了力气一声大喝:

“全体都有,上刺刀!”

只听朱贺声如洪钟字正腔圆,城下一千兵士动作整齐,抽出腰间刺刀装上枪口,眨眼功夫一片雪亮,明晃晃的刺刀闪着耀眼寒光,给人以杀气腾腾的气势。

“朱贺,刚才这是何意呀?”

“启禀陛下,海郡王给新式火枪都配发了一种匕首,可装在枪杆之前,代以短枪使用。”

“哦,竟还有这等精巧安排。海郡王,拿一支火枪予朕看。”

“臣遵命。”

沈云卿一早备下了长短活门步枪各一支,刺刀一把,长短都可通用。

取来一支短枪,插上刺刀后杀气十足。

“陛下,此匕首名曰枪刺,以铁套筒插入枪口固定,可做刺杀使用。”

“嗯,不错。只是如此短小,如何能当刺枪使用。”

“陛下,枪刺主要配发长枪使用,短枪虽然也配发,但是效果不及长枪。”

有枪就得有刺刀,尤其是当下,一定得要有刺刀,没刺刀简直就是灾难。

目前最大的麻烦就是忽喇骑兵,虽然步枪兵的单位战斗力输出远超过冷兵器重骑兵,但在机枪出现之前,骑兵仍能利用速度和出其不意的机动优势,对步枪兵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步兵一定得有刺刀。

而坐式刺刀对加工工艺和精度要求较高,当下虽然能做,但是工时很不划算,所以仍然使用套筒式刺刀,但不使用三棱刺,而是常规刺刀,两面开血槽,以便于放血。

上完刺刀,开始列队出操,表演兵部搞出的刺刀术。

由于没有拼刺的需求,因此兵部的刺刀术仍然着眼于对付长杆兵器和骑兵,所以刺刀演练有些别扭,不是纯粹为了拼刺刀的技术需求,而是和长枪和骑兵格斗的刺刀术。

出操表演整齐划一气势惊人,虽然只有一千人,但感觉却像是万人出操。主要还是借鉴了解放军队列式的经验,所以出操后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震撼,给人以强大作战实力的错觉。

女帝看在眼里赞口不绝:

“禁军操练有方,朕心甚慰,欧阳。”

“臣在。”

“威武、领军、戎武、鹰扬四卫新军赏钱各千贯,各级武官加俸一等。”

“是。”

女帝高兴之下赏了新军每人一贯铜钱,在职武官加俸一等。朱贺忙是谢恩:

“谢陛下隆恩”

“朱将军治军有方,该赏,该赏……”

女帝龙颜大悦,却是只说禁军怎么好,绝口不提兵部和沈云卿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