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26

第626章 传承

等二人吃过晚饭,沈云卿引二人去图书馆二楼的五号室。

轩禾书院建有图书馆,最早的藏书都是当年宁阳书院工部提供的一批,以及陆续收集的一些内容,进行了重新筛选誊抄摘录,将有用的收集起来,系统性的归类,专门出版了一批,大约五十多本。

搬来神都之后,陆续又从太学搞到了一大批与数学、天文、医药、经络、土木工程、木工、陶工、冶金、矿山、水利、农业、养殖有关的书籍,用于丰富藏书。

同时沈云卿也陆续编了一些内容,适合印刷的进行了印刷保存,其中一部分是数学教材,一部分是机械和经济方面,还有一小部分是目前暂时不能印刷扩散的。

一部分是以化学工程、制药工程、高级机械加工等,这些内容详细记载了系统性的化学、制药知识,尤其是系统性化学。高级机械加工更多记录了设备、原理、零部件、常见机械结构,另外还有武器门类。

这些都是他前世的专业,系统性很强,趁着还没还给上辈子的时候,防止时长日久遗忘造成的损失。

随着年纪增长和脱产脱岗,知识是会慢慢淡忘的,尤其是经常不用的内容,就会潜移默化的被遗忘,尽管可以通过基础的内容系统性的推导出来,但真上了年纪,会很吃力。所以有必要将之书面保存下来,用于日后的推广。

由于知识内容太过超前,有些工艺配方当下其实都能做,为保守秘密,这些内容系统性整理出来之后,沈云卿誊抄了两份,一份就在轩禾书院的二楼五号室,与其他次重要书籍一起保存。

一份在宫外沈府的地下财库的金属柜内,和金银珠宝放一起,防止一份被毁,还有一个备份可用。

二楼五号室平时并不对外开放,不过你越是有秘密,女帝越好奇不放心,所以虽然不对外界开放,但女帝还是会让人偷着进来看看沈云卿到底藏了什么宝贝疙瘩。

不过女帝派的那些密探毕竟都是些“科学文盲”,他们不懂技术,更不懂科学,有些藏书和编纂的书籍大量使用了符号和字母,对他们而言基本上都是天书。

而且沈云卿甚至怀疑这些个密探,能把这些个符号字母当成是沈云卿画的符咒,说他在搞巫术研究。

杨贤礼、杨贤良二人第一次进入五号室,不免感到意外。杨贤礼遂即问道:

“郡王平日从不让外人进入五号室,为何今日引我兄弟二人来此。”

“那是因为其他人的学识还没有到可以进入五号室的地步,因此来了也无用,相反有些贼偷,往往会浑水摸鱼进入书院行窃,万一有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潜入五号室盗走书卷,后果将不堪设想。”

图书馆平日里有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每天两班,白班三人,从事图书管理和引导。晚班两人,负责夜间的防盗和维护。

此外沈云卿还协调禁军加强了夜间书院外围的巡逻密度,防止发生猖狂的偷盗事件。

五号室的面积不大,只有三十多平米,藏书也不多,只有西墙有一个五层书架,还没摆满,孤零零的站在西墙的一角。

三人来到书架前,沈云卿拿起书架第三层左起第二本书递给二人说:

“你二人在高级部的课业基本完成,从十月开始,可到图书馆五号室浏览第二层、第三层书卷,其他第一、第四、第五层书卷不可去翻,可都明白。”

“是。”

此时杨贤礼接过递来的书册看去封面,封面写着“物理”二字。

“王爷,平日课上有物理课业,为何日后要我兄弟二人浏览此书。”

“此书不同于平日教授的物理课业,那些充其量只是肤浅的道理,让你等知道天下格物的规律。今后起,你二人在此看到的物理书籍,将比此前所学深奥十倍,甚至更多,你二人此生当钻研数学、物理与更多学识,并将至传授予后人。”

沈云卿让杨贤礼、杨贤良浏览的第二、第三层,第三层图书是他编纂的高中物理和相关的实验步骤,共有九本。

初中物理分两册、高中物理分两侧,实验物理分两册,一本电力学,一本物理公式集要,前瞻物理单独成册。

前瞻物理名为前瞻,其实搁现代都是生活常见的内容,但搁在教育体系里,属于本科及以上系统性内容,这部分内容沈云卿并不掌握,只是停留在信息已知层面。

如核物理、分子物理等等,这些仅仅只能做一些介绍和阐述,不能可能提供大量的信息内容,而且也不具备实验条件论证。

他能提供的物理知识,仅限于高中物理。

第二层图书是机械力学、工程力、高级机械制图学方面的内容,沈云卿大学辅修的是机械制造,机械力学是必修课程,但机械力学需要数学辅助,同时通向物理力学、分子力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学、仪器仪表制造等诸多领域。

郭炳正正在研究制造的火车仍有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机械设计不合理,而机械设计有需要机械力学论证,所以不需有人去研究。

沈云卿分身乏术,一个人的力量是极为有限的,这就需要知识传播,通过传播知识,让更多的人才构建顶层知识领域。

杨贤礼、杨贤良现在有的是时间和青春,可以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内容,见识更为广阔的世界,推动其他门类学科的发展和延伸。

五年十年之后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成为新领域的导师,可以带其他的毕业生,传授他们知识和。

“但凡不懂之处可来问我,但凡所有实验,都要请示本王,不可擅自做主,尤其是甲类、乙类实验,不准擅自尝试,可都明白。”

“我等明白。”

沈云卿将所有科目学科的实验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其中甲级实验安全风险最高,乙类次之,这两类都是可能造成严重事故的实验,丙类、丁类实验基本没有安全风险,可以自己尝试准备的实验。

详细交代了任务,杨贤良继续又问:

“郡王,第一、第四、第五两层书籍为何不许我二人翻看?”

“并非你二人不能翻看,而是本王希望你二人专攻二层、三层书架内容,不至于分心。而一层、四层、五层书籍的知识更多,你们此生无暇专攻,故而不让你二人翻看。

日后本王会安排他人专攻一层、四层、五层书籍,如你二人在二层、三层内容上有所成就,本王可许你二人翻看一层、四层、五层书籍。”

杨贤礼、杨贤良二人智商很高,继承了杨思茅的智力因素,沈云卿琢磨着,他二人少说得有一百二十以上的智商,而且生活中已经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但学习能力超强的现象,安排他们二人去干别的事,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而且他们二人有个坏毛病,好奇心重,不够专一,因为他们太聪明,学什么都很快,所以不费力就能学成,导致他们的学习时间短。为此沈云卿都是加倍布置他们作业,引导他们专注做事。

即便这样,他二人做双倍的作业,用时竟然比陈谦、陈理正常作业的时间还要少,而且为了偷懒,还搞出了数字、符号连草,可见他二人是相当聪明。

越是这样的人才,越有性格和生活上的缺陷,如某些高智商表现出的生活低能不能自理,就是典型现象。

二杨的缺点更凸显在分心和不专注,为此需要引导他们。

至于第一层、第四层、第五层的书籍,第一层是初、高中生物、植物、动物、地理,小、初、高数学,气象、海洋,以及沈云卿收集、整理当下的农业、草药书籍,以及补充的一些内容。

第四层是机械制造、机械加工、机械制图、热兵器、军事理论、外交、经济等等,一部分是当年宁阳培训工部积累的讲义收集整理而来,一部分是工部提供整理,一部分是沈云卿编写整理,尤其是热兵器、外交、经济一类,都是这些年陆陆续续想到后编写的内容。

第五层是初中、高中、本科化学,以及化学制药,少量的矿物内容。第五层是沈云卿唯一系统化的专业领域,所以摆在最高处。

因此一整个书架,基本上就是一个现代人小、初、高、本科四个阶段所学习掌握的基本社会知识和生存技能,搁现代都是普及知识,但是搁古代,无不都是惊世骇俗的内容。

给二杨详细介绍过每一本书,之后三人离开书院,二杨与二陈年纪都已成年,杨贤礼年纪也不小,沈云卿打算给他们安置个住处,好日后成家立业,专心投入研究。

离开校门时,沈云卿正准备翻身上马,杨贤礼突然说道:

“郡王,能否准我二人前去夷洲探望父亲与母亲。”

“今年恐怕是来不及了,朝廷局势也不问,东南沿海还有海寇作祟,我朝水师主力又不在,本王不放心你二人同去。还是等明年吧,明年时局好转之后,本王再另行安排专人送你二人去夷洲。”

杨思茅、朱公成、皮小五、郭友东等当年庒县民变迁往夷洲的小五千人,此去夷洲已经七八年,杨贤礼、杨贤良不曾与杨思茅和母亲多年没有见过,思念父母人之常情,更何况还是被发配去的夷洲。

但眼下朝廷局势不稳,倭寇在沿海兴风作浪,沈云卿担心他二人独自去夷洲,路上出事,心里放心不下。

好不容易碰上两个苗子,人才难得,有个三长两短的既不好向杨思茅交代,同时也是人才的重大损失。

杨思茅、朱公成等人迁往夷洲之后,发展的还不错,金戋寺成立之初,就在夷洲开办了金戋局,以利于夷洲开发。

这些年也为夷洲申请了不少政策,重新选派了夷洲刺史与六曹,有效提振了夷洲的开发,促进了移民和人口增加。

同时积极与原住民合作,推动他们识字和语言技能,加大沟通力度,促进民族融合。

七八年过去,在沈云卿扶持下,夷洲的经济增长和开发度,已经超过三十年的积累,不论总量,单论增长速度,排在神都、兰陵、海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