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73

第673章 失算

沉寂了片刻钟,赫努插话说道:

“大汗,臣有话想说。”

“讲。”

“可以答应岐国就此瓜分肃汝领地,但岐人应该允许我族进入岐国控制的肃汝领地放牧。”

“他们岂能答应。”

都勒阔嗤之以鼻,鲁古图也问:

“你何以认为岐人会答应允许我族进入肃汝领地放牧。”

“首先多年以来,我族时长进入漠北、漠南、甚至云中、呼延、天山、西域放牧,岐国从未反对过我族放牧

其次肃汝的牛羊比我族少得多,却占有大量草地,我族放牧并不抢占他们的草地,相反我族养肥养多了牛羊,可以卖给肃汝与岐人。

其三是肃汝领地广阔,岐军占领之后需要长期大量驻军,但是远离西辽,更远离河北关内,岐军的供应从何而来,他们可以屯田,但不可能都屯田,产出不足以应付岐军吃穿,岐人还是要放牧,或是从我族购买牛羊,我族去放牧对他们有利。

其四我族放牧无需出动部族,只需让牧民前去放牧即刻,对岐军并无威胁,因此岐人仍会容许我族进入肃汝领地放牧。”

中原王朝自古以来没有硬边界这个概念,什么是硬边界,就是有界碑、界桩固定化的边界,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的实际边界线。

由于古代中原王朝受到技术和理念制约,也就不可能有硬边界,只有软边界。

软边界大致可以认为是“势力范围”这个么笼统概念,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同时受到时代技术的制约,边界的管控其实非常难以明确,大多数时候仍然以势力范围作为衡量保准。

加之中原王朝边界漫长,其实多数时候看不过来,你看不过来,可人家游牧民族走到哪里住到那里,他管你软边界还是势力范围,我就在这里放牧,你没人来管,我就在这里吃住下来。

于是就造成一个问题,从外蒙古中线以北开始往南,理论上都是岐帝国的疆域和势力范围,但实际上岐帝国从长城开始,到外蒙古中线之内,岐民只有二十多万,人数最多的都是库兀图人,而且关外的库兀图人也就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人占着三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肯定是地广人稀,看不过来。

这就导致忽喇其实经常越界南下放牧,岐帝国一直采取默许措施,但是会定期派遣骑兵巡视和管束,不让他们长期固定在一块地方长久放牧。

这也是为什么关外草地大肆封给库兀图族,其实就是让库兀图族有领地意识,让他们经常去放牧,替岐帝国看守北疆边境。

但即便如此,仍然看不过来,久而久之造成忽喇经常进入岐帝国疆域放牧的实际情况。

而岐帝国在取得肃汝多数领地之后,不得不面多出三四百万平方公里领土的问题。

肃汝的领地西到大兴安岭,东到鞑靼海峡库页岛,北到外兴安岭以北,好几百万平方公里,但人口才一百二三十万,整体的经济条件和牲畜数量都不如忽喇。

岐军要看住这么大的地盘,消化供养数倍于岐军的人口,一定要长期驻军和大量驻军,同时要经营肃汝领地,使之歧化,防止脱离和叛乱,就得从后方不断提供生活必需品和粮食。

有鉴于岐帝国经营西辽几十年不成功,赫努认为岐帝国经营气候更冷,地理位置更北的肃汝领地会更失败。一旦经营失败,肃汝民生恶化,就会发生叛乱。

而忽喇进入肃汝放牧,能向当地住民供应家畜和畜力,帮助岐帝国稳定民情。同时只让忽喇牧民进入放牧,而不派遣军队,对岐军的威胁性小,但又符合两国之间长久以来的惯例。

尽管赫努分析的合情合理,但鲁古图不看好。鲁古图就说:

“以前与岐国和睦,岐人能容忍我族进入岐国境内放牧,现如今岐国心生戒备,恐怕不会再如以往那样容忍我族放牧。”

“但可一试,我等还有时间,若是不成,再另想办法也不迟。”

赫努坚持己见,都勒阔思考片刻后也认为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遂即问鲁古图:

“护国师,赫努的计策可否一试。”

“试是可试,但老臣认为岐人恐怕很难答应。既然大汗要试探岐人态度,老臣一定全力而为”

鲁古图认为赫努的想法过于单纯和幼稚,以前岐帝国容忍忽喇越界放牧,那是关系和睦,是亲家关系,现在完全不存在这个前提,岐人绝不会容忍忽喇越界放牧。

而且现在把北塞的草原要了过来,以前越界,至多也就是到漠北中部,现在如果越界,就得到漠南,甚至长城外,岐帝国岂能容忍。

翌日,鲁古图亲自去找李义清交涉,这次是把那颗蓝宝石原石真真正正交到了李义清手里,并要求李义清从中调解进入肃汝放牧一事,李义清不置可否,没有明确大营鲁古图要求。

但当晚仍然与沈云卿说了此事,沈云卿考虑再三没有急着回复鲁古图,而是在等朝廷对肃汝领地、人口分割的最终决定和军情消息,他本意是拒绝忽喇进入肃汝领地放牧。

首先,忽喇垂涎肃汝领地已久,忽喇东部部落早想侵占肃汝领地,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

其次是忽喇内部矛盾其实一直没有解决,而东部忽喇主要是木可烈、沃腊舒达的旧部,虽然目前压服了东部,但如果没有利益,早晚还是要反叛。

这是忽喇这次敲竹杠敲这么狠的原因,也是忽喇为什么一定会西征的原因,他需要一个发泄口,转移内部矛盾。

因此只有拒绝忽喇进入肃汝放牧,就能激化他们内部矛盾。

其三是肃汝、忽喇都是游牧民族,他们虽然不一条心,但是跟农耕民族更不一条心,忽喇越界放牧,肯定会进行策反活动,同时放牧会有行为示范效应。

按计划攻取肃汝之后,将分期逐步让肃汝从游牧,转入半耕半牧,最后多数人转入农耕劳作,少数继续放牧。

一旦忽喇大量进入肃汝放牧,就会产生行为示范效应,让肃汝人认为游牧是他们民族的权利和习俗,岐帝国让他们农耕,是在侮辱和奴役他们。他们根本就没有农耕先进,游牧落后的概念,忽喇大量的放牧就会造成恶劣的潜在示范效应,不利于肃汝族的农耕化。

最后,凭什么老子的地盘让你来放牧,过去一百多年间你越界放牧交过税没,一分钱不交,还养成了白眼狼,我傻呀我。

所以姜还是老的辣,鲁古图判断的并没错。

只不过十二天后等朝廷的回复送达议和大营时,沈云卿立马傻眼。

按兵部的要求,既不能放弃已经得到的土地和部族,也不能放弃投靠岐军和被俘肃汝人的部族家属,总而言之一句话,最好两全其美。

“真是糊涂!”

沈云卿破口大骂兵部脑残,但邱继匡却说:

“兵部担心的不无道理,此番收买的肃汝军达五万人众,还有数万俘人,他们的家眷与部族不少都在忽喇占领之下,如果就此分割,恐怕难以服众。”

“都是本王疏忽了,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沈云卿忘了一件从来没留意的问题,因为在打腊婆的时候就没这个问题。

这次收买的肃汝军得有五万人,加之薛伯充俘虏的几万,其中有两万四千多人的家眷被忽喇给掳走了,如果岐军就地分割土地和部落,这意味着这两万四千多人的家眷回不来,一定会被忽喇迁走。

尽管肃汝已经战败,已经是块案板上的肉,但岐军刚刚进入肃汝领地不久,还要肃汝带路党控制局面,便于日后长期占领,如果这件事不解决好,很可能激化肃汝带路党和肃汝降人,逼他们哗变。

这样一来,兵部的决意就让沈云卿十分被动,他必须和忽喇交涉这个问题,忽喇也一定会拿这件事做文章,开放牧场给他们放牧就必须向他们妥协。

“邱大人,不,李大人。”

“郡王有何吩咐?”

“明日李大人可去与鲁古图说,我朝同意其进入肃汝领地放牧,但只许牧民进入放牧,每个牧群不得超过十个放牧人,但忽喇不得将投靠和被我朝俘虏的肃汝勇士家眷东迁。”

“此事是否还要再做考虑。”

“无需再虑了,眼下已是三月,已经没有时间向朝廷请示,再拖,就要露馅了。”

眼下最大的无奈莫过于两件事,第一件是后勤,第二件是通信。通信实在太慢,通信一慢,就会给外交谈判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翌日,李义清去见了鲁古图,传达朝廷决定与使团最终态度,鲁古图闻讯很是吃惊。

由于一连十二天没有得到回复,鲁古图认为使团已经拒绝,没想到等了这么久,会突然同意。他转念想到,一定是昨日送达的朝廷公文内说了什么紧急事态,催促使团完成使命。

鲁古图得到李义清准信后,仍然不放心,遂让赫努去见邱继匡,再向邱继匡求证消息,最终得到一样答复,这才彻底放心。

随后二人去见都勒阔,转达使团最后决定。

“岐人拖了这么久才答应,就为了肃汝的家眷?”

“大汗,臣怀疑投靠岐人的肃汝军也许并不可靠,岐国是担心肃汝军有家眷扣押在我族为人质,而发动叛乱。故而以放人为条件,向我族开放肃汝领地的牧场。”

“这样也好,既不用脏了本汗的手,还能腾出一大块草地赐给部族填饱他们,就让他们东迁吧。”

“那老臣明日就与岐使拟定议和协议,尽速完成议和。”

谈判进行到此,基本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