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案上怀王可以不动作,就有利益收入,因为户部和薛伯充都不想吏部出来搅屎,但前提是徐州案继续发酵。
如果徐州案不发酵,户部与薛伯充和平解决,吏部就无利可图,非但无利可图,薛伯充还会因为户部的让步而受益。
在薛伯充受益,吏部没受益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吏部受损了。
因为户部的增长性比吏部高得多,薛伯充再得到户部的让步,增长性也会增加,而吏部和怀王的增长率不变,其实就是他萎缩了,这就是此消彼长。
因此徐州案如果不发酵,吏部要受益,就只有挑事,强行推动发酵。但这样一来,原本应该是户部与薛伯充的对决,现在变成吏部和户部、薛伯充的对决,这对吏部不利。
所以公孙行在猜到户部、薛伯充让步情况下,又想继续维持徐州案发酵带来的利益。简而言之说,就是想要空手套白狼。
因为徐州案本身的性质和吏部就没什么关系,完全是政治操弄谋求经济利益,现在政治操弄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公孙行就不得不掂量掂量,同时又不甘心到手的鸭子飞了,自己萎缩,就需要有个利于的出处,找沈云卿谈无疑最合适。
如果他同意让利,这件事就大事化小,如果他不同意,吏部就会推动徐州案发酵,迫使沈云卿让利,而且还可能因为沈云卿替户部和薛伯充作保失败被反咬。
所以这件事上沈云卿选择余地很少,他虽然可以选择和吏部死磕,但不可能全身而退,而且会付出相当大的政治成本,和经济代价。
与吏部死磕,就必须拉上其他派系,拉其他派系一起干,你也得让利给他们,否则人家凭什么帮你,这种损失比单纯让利给公孙行的损失更大。
而且公孙行好歹是女帝的亲哥哥,绝不可能折腾垮台,到时候女帝就会出面拉偏手,帮着公孙行说话,吃亏的肯定是他沈云卿。
现在全国就数你最富,女帝一定会乐意看到沈云卿经济受损。
摸清了公孙行的胃口,沈云卿单刀直入直截了当就问:
“怀王看来是费心了,备下如此厚礼,想来不单只是为了一顿饭吧。”
废话,人家刚才说了,是为了孙子的成绩,你现在说人家送两粒“眼珠”就为了一顿饭,这不是胡扯吗。
可这是政治饭局,说话要听音,你不能当真。如果真说是备下厚礼,是为了孙子成绩,重复了怀王的说辞,就等于是拒绝了怀王的谈判。
因为你是在装糊涂,装糊涂的潜台词就是拒绝,这是政治学问,是不能把客气话当台词的。
“海郡王今日一早去了薛太保府上,想来定是为了户部奔波吧。”
“正是,难道怀王也有意平息徐州案。”
“呵呵,徐州案与吏部并无瓜葛,本王又何必操心。只是陛下为徐州案而震怒,想来徐州刺史石明吏恐怕南逃罢官,海郡王以为徐州刺史该有谁人出任。”
“莫非怀王有意?”
“哪里哪里,徐州刺史乃是户部放的缺,本王岂敢插手。”
尽管公孙行嘴上说不插手,但他应该是有这个打算的。不过他是一个精明的政客,多少应该能算到户部与薛伯充交易,徐州刺史一定是一个筹码,有很大概率换取薛伯充的让步。
因此公孙行在料到徐州刺史被吏部获取概率不大的情况下,应该有B计划。
下刻,沈云卿继续问他:
“那怀王想作何打算。”
“本王知道,海郡王在关中、河南两地推广棉花,但是棉花种出来后,总得要纺成纱织成布。河南是纺纱织布的大省,如今海郡王已有织布机,且布匹价格颇为低廉,民间商人都在担心有朝一日朝廷若是像粮食、盐铁那样降低布价,他们恐怕就没有了活路,本王的意思,海郡王应该明白吧。”
“嗯,本王能理解。但是怀王应该清楚,高级织机历来都为朝廷管制,具体到细节,都归户部专营。即便有朝一日织布机要向民间开禁,也是户部优先。
以眼下情势来看,沈某织布厂尚不足用,日后还要分给户部工坊、六局和内宫,短时之内恐怕难以向民间供应,即便供应,按规矩也是户部优先分配。
另外,沈某不妨告诉怀王,关中、河南种棉只是暂时政策,日后铁路修通至呼延、天山后,全国主要种棉将转移至天山、呼延两地,中原腹地将减少种棉,种植粮食或其他。因此关中、河南两地大量种棉只是暂时的安排,不会超过四十年。”
棉花这个经济作物其实直到明朝,才开始在全国推广,明朝之前不是没有推广,而是还没有作为经济战略产品,成为朝廷稳定民生的战略物资。
而棉花的习性决定了适合干燥、光照充足地区,因此中国最好的棉花产区在新疆和青海。
眼下岐帝国棉花种植以黄河两岸为主,其他地区间杂,同时为不影响粮食安全,朝廷不允许地主和个人大量种棉,只允许个人和地主少量种上一些,然后由衙门专营收购绝大多数,允许个人自留一些用于纺纱织布或者出售,因此棉花政策其实也是管制的。
全国经济和粮食安全全面缓解后,沈云卿着手推动农业产业化,在关中、河南两地增加农户和地主们种植棉花的面积,因为这两地的光照相对其他地区充足,同时棉花耐旱,一些缺水地区可以种棉化,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而南方地区多雨水,湿度大,光照也行,但是棉花品质不如北方。但中国最好的棉花种植区不在黄河流域,而在新疆、青海地区,这里空气干燥、光照极为充足,出产的棉花品质很高。
但全世界最好的棉花产区在印度,绝对是出产品质最好棉花的地方。
棉花产能增加,就会带来纺纱、棉布产能增加,加之现在朝廷进入大机器生产,实际上是棉花供不应求,棉花的价格利润其实非常可观,加之布价受到朝廷托市,维持二十年前的价格没有下跌,这就让大机器生产和棉花价格上涨,带来了巨大利润。
但是,民间只享受到了种棉的利益,没享受到机器织布的利益。而且近些年神都治下开办的私营机器纺纱,让民间财阀知道了纺纱成本比人工纺纱低得多,机器织布虽然没有公布成本,但按逻辑也一定比人工更低。
在成本很低,而售价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高暴利和市场两极化。
高暴利是商人追求的利益,而市场两极化,会让朝廷的布匹占领市场,一旦价格往下做,民间织布商的市场就会完蛋。
而怀王的主要势力在河南,粮商、布商、钱庄、地主是他的支持者。之前布商的影响力其实远不如粮商、钱庄、地主,但随着机器纺纱和织布的出现,棉花种植的放宽,布商的利益其实比粮商、地主大得多,直逼钱庄。
但是有个制度上的障碍,就是高级织机被朝廷垄断,具体到细节,就是归户部和内司府管。
织布机虽然是机器设备,但仍然属于高效率、高质量的织机,要开禁,就得过户部的关。
眼下织布机仍然只供沈云卿购买,因为他钱多,技术是他出的,投资研发也是他出钱,谁投资谁收益,加之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摆那里,谁人不服。
工部现在的产能依然有限,要完成沈云卿的配置指标,少说还得三五年,三五年后再轮到户部、内宫、内司府开始置办,也得要三五年吧。
等到两个三五年后朝廷主要势力完成置业,才会轮到向民间开禁,向民间开禁,也是有优先依附户部、工部的财阀供货,吏部得要排队。
可织布机这东西不是其他玩意儿,之前纺纱、新币出现之后,已经以发生了谁先受益,谁先挤死别人的情况。
织布机一旦出现,谁先得到,谁能先挤死没有织布机的手工织布,加上织布利润又来的大,论谁都眼红。
这件事上,户部分红是板上钉钉坐着也能掉馅饼,但吏部就会边缘化,这点上凸显出吏部的巨大缺陷,就是太过官僚化,而缺少财政权。
农耕时期,吏部是绝对的权力大户,可卡着权位坐地起价,可一旦进入工业时代,吏部这种纯官僚体制会受到经济冲击,同时吏部没有太多经济大权,势力范围会迅速被户部蚕食。
公孙行现在已经明显感到吏部在变局之中处于劣势,所以想要翻身,而徐州案可能是吏部翻身的唯一机会,如不能实现突围,吏部可能会没落。
当听到沈云卿日后还要将棉花产区搬到天山、呼延都护,公孙行吃惊的同时又感到棘手,但也意外沈云卿会当面将规划开诚布公的告知于他。
“海郡王何以要在天山、呼延两地种植棉花,那里地广人稀,岂能有利可图。”
“地广人稀可以迁民,铁路修通之后大可以迁民。而我朝境内,棉花最好产地就在天山、呼延,不仅棉花质地更好,亩产也更高。并非沈某有意而为之,而是如此对朝廷最为有利,同时将棉花挪到天山、呼延两地,也有利于结好当地部族。”
“那本王的利益又该如何。”
“怀王若还是想要织布机,这件事只能找户部谈。”
听到这里,公孙行的脸色终于挂不住的沉下三分,他说:
“难道别无商量的余地了吗?”
“布匹目前关乎朝廷根本大计,即便开禁也不会太早,没有十年绝不可能。但沈某也能理解怀王的难处,所以另行准备了另一条财路,就是不知怀王意下如何。”
“愿闻其详。”
“怀王何不让民间织布的财阀改行染布。”
“染布!”怀王蹙眉,显然对染布的行情是很清楚的。
“对,染布。轩禾书院目前正在研造染布机,但染布机并非朝廷管禁机械,完全可以向民间开禁。”
“但染布的利润很薄。”
“不,染布靠的是量。眼下机器织布虽然又快又好,还不便宜,但还不是很多。而且现在都是一匹一匹的织,一匹不过十几丈。今后一匹布会是两百丈,岂能靠人力染布。
而且眼下织布机少,年产机器织布匹还不多,日后年产布匹将是现在全国的五倍十倍二十倍,这么多的布,若都靠人力染,是染不过来的,所以一定要用机器染布。
薄利多销量大利多,染布就是靠量多。而且染布不是织布,染布需要调色、染布的配方与工艺,而织布只要机器,有钱能卖机器,但买不到染布的调色、染布配方,谁有配方,今后谁能染更好的布。”
染布是一个十分古老而传统的行业,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初期,远远早于纺织的出现,陶器时代所需的上色开始,就已经出现染色行业。
同时染布也是利润较低的行业,相较于织布布,染布的利润低得多。
而且同时处于手工织布和手工染布的同等技术线,染布的效率远比织布高得多。人工染布一天能染十几匹,而人工织布十几天一个月才织一匹布。
因此当织布和染布都处于传统手工技术层面时,染布的效率比织布高,所以织布的人比染布的人多。同时染布又脏又累,利润较低,吃力不讨好,所以干的人也就少。
但当机器织布出现后,产能急速攀升,当机器织布产能大于手工染布效率时,势必出现机器染布,这是必然趋势。
但相较于机器织布,机器染布所需的配套设备多得多,初期投资成本也高,设备的设计、制造难度也更大,消耗的钢铁、生铁资源也更多。
眼下织布机刚有不久,仅限于供应沈云卿一人采购,织布机的产能还不足以超过人力染布的效率,短时内对机器染布需求不大。
但不用几年,四五年后,织布产能迅速增加,染布一定跟不上速度,就只能增加人力,甚至增加人力也未必有用,机器染布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