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韩愈·柳宗元诗选
6127000000011

第11章 韩愈诗选(10)

岳阴楼别窦司直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1〕?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2〕。

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3〕。

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4〕。

炎风日搜搅,幽怪多冗长〔5〕。

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6〕。

巍峨拔嵩华,腾踔较健壮〔7〕。

声音一何宏,轰輵车万两〔8〕。

犹疑帝轩辕,张乐就空旷〔9〕。

蛟螭露笱虞,缟练吹组帐〔10〕。

鬼神非人世,节奏颇跌踢〔11〕。

阳施见夸丽,阴闭感凄怆〔12〕。

朝过宜春口,极北缺堤障〔13〕。

夜缆巴陵洲,丛芮才可傍〔14〕。

星河尽涵泳,俯仰迷上下〔15〕。

馀澜怒不已,喧聒鸣瓮盎〔16〕。

明登岳阳楼,辉焕朝日亮。

飞廉戢其威,清晏息纤纩〔17〕。

泓澄湛凝绿,物影巧相况〔18〕。

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漾。

时当冬之孟,隙窍缩寒涨〔19〕。

前临指近岸,侧坐眇难望。

涤濯神魂醒,幽怀舒以畅。

主人孩童旧,握手乍忻怅〔20〕。

怜我窜逐归,相见得无恙〔21〕。

开筵交履舄,烂漫倒家酿〔22〕。

杯行无停留,高柱送清唱〔23〕。

中盘进橙栗,投掷倾脯酱〔24〕。

欢穷悲心生,婉娈不能忘〔25〕。

念昔始读书,志欲干霸王〔26〕。

屠龙破千金,为艺亦云亢〔27〕。

爱才不择行,触事得谗谤〔28〕。

前年出官由,此祸最无妄〔29〕。

公卿采虚名,擢拜识天仗〔30〕。

奸猜畏弹射,斥逐恣欺狂〔31〕。

新恩移府庭,逼侧厕诸将〔32〕。

于嗟苦驽缓,但惧失宜当〔33〕。

追思南渡时,鱼腹甘所葬〔34〕。

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35〕。

颠沉在须臾,忠鲠谁复谅〔36〕?

生还真可喜,克己自惩创〔37〕。

庶从今日后,粗识得与丧。

事多改前好,趣有获新尚〔38〕。

誓耕十亩田,不取万乘相〔39〕。

细君知蚕织,稚子已能饷〔40〕。

行当挂其冠,生死君一访〔41〕。

题解

此诗作于永贞元年(805)十月赴江陵途中。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唐代张说为岳州刺史时修建,是著名的登临胜地。窦司直,窦庠,字胄卿。司直,官名。时韩皋镇守武昌,辟库在他的幕府中做推官,京衔升为大理司直,权领岳州刺史。诗歌前半描写洞庭景色,后半自叙身世,感慨人生,兼辞别之意。诗中铺排恣肆,笔力雄健,颇见韩诗特色。

注释

〔1〕“洞庭”二句:是说洞庭湖之大,天下无与伦比。厥,其。谁与让,谓无与匹敌。《荀子-正论》:“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杨惊注:“让者,势位敌之名。”〔2〕“南汇”二句:是说洞庭湖汇聚了南方群山之水,又以奔腾的气势北注入江。〔3〕潴(zhū):水停积处。各殊状:言景致各不相同。〔4〕澄不清:经沉淀仍不清澈。《后汉书-黄宪传》载郭林宗语:“叔度汪汪若干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环混:形容水势回环浩大。无归向:没有一定的流向。〔5〕炎风:指东北风。《吕氏春秋·有始》载有“八风”,其中“东北日炎风”。搜搅:骚扰。冗长:多而无用。〔6〕轩然:高举貌。宇宙隘而妨:意谓大波冲天,好象宇宙也变得狭窄而成为阻碍。〔7〕巍峨:高峻貌。拔:这里是超出的意思。嵩、华:嵩山和华山。腾踔:腾掷跳跃。〔8〕轰輵:本形容车轮滚动声,这里形容水声。两:通“辆”。〔9〕轩辕:即黄帝,古代传说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张乐:奏乐。张,张设。此二句语本《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10〕蛟螭:这里指乐器架上的龙形雕饰。笱虞(jù):悬挂钟、磬的木架。缟练:白色的丝绸。生丝日缟,熟丝日练。组帐:华美的帷帐。组,系帐的丝带。〔11〕跌踢:形容乐声抑扬顿挫。〔12〕“阳施”二句:形容音乐一会儿激扬明快,音色亮丽;一会儿又阴沉幽咽,使人凄怆。〔13〕宜春口:通往江西宜春的港汊,在洞庭湖南。极北缺堤障:意谓极目北望,看不到堤岸。〔14〕缆:系舟。巴陵:岳阳的别称。丛芮:指丛生的草茅。傍:依傍,指停泊。〔15〕“星河”二句:意谓银河好象沉浸在湖中,在船里随波俯仰,已难分湖水与天空。曹操《步出夏门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16〕馀澜:馀波。喧聒:喧闹刺耳。鸣瓮盎:形容波浪声如同击打坛罐发出的声响。〔17〕飞廉:神话中的风神。戢:收敛,止息。晏:晴朗,平静。息纤纩:谓无一丝风云。纤纩:细丝绵。〔18〕泓澄:形容水深而清。湛凝绿:言湖水呈深绿色。物影巧相况:是说岸边的景物与湖中的倒影巧妙地相对映。〔9〕冬之孟:即孟冬,初冬,指十月。隙窍:指岸边的裂缝孔穴。缩:收缩。寒涨;谓涨满寒流。〔20〕主人:指窦庠。孩童旧:孩童时的旧友。乍忻怅:忽喜忽悲。忻,通“欣”。〔21〕窜逐:被贬谪放逐。无恙:平安无事。〔22〕交履舄(Xì):履舄交错。古人席地而坐,脱鞋入席,履舄交错形容宾客众多。履、舄,皆指鞋。《史记·滑稽列传》:“履舄交错,杯盘狼籍。”烂漫:这里有放任不拘的意思。家酿:自家酿制的酒。〔23〕高柱:指琴弦的柱。〔24〕倾脯酱:倾倒肉酱。脯,干肉。〔25〕婉娈:缠绵,深挚。〔26〕干霸王:意谓辅佐帝王。于,求取。〔27〕屠龙:喻所学技艺虽高而无所用。破:耗费。亢:高。《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28〕不择行:谓自己当年择友不慎。行,德行。触事:遇事。〔29〕出官:指被贬官出朝。无妄:指意外的灾祸。《周易·无妄》:“无妄之灾。”〔30〕虚名:自谦之辞。擢拜:擢升拜官。天仗:天子的仪仗。此句指自己任监察御史事。〔31〕奸猜:奸诈猜忌之人。畏弹射:畏惧被揭发弹劾。恣欺狂:恣意欺骗造谣。〔32〕新恩:指朝廷大赦。移府庭:指由阳山令量移为江陵法曹参军。逼侧:迫近。厕诸将:置身于诸将间。厕,置,参加。〔33j驽缓:迟缓的劣马,喻才能低下。失宜当:谓不合宜,不得当。〔34〕南渡时:指被贬赴阳山时。鱼腹甘所葬:屈原《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35〕严程:程期限制严格。劈箭:如箭射入,喻船行之速。〔36〕忠鲠:忠正耿直。谅:信。这里是相信、理解的意思。〔37〕克己:克制、约束自己。《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自惩创:谓自我惩戒。〔38〕前好:以前的爱好。趣:志趣。〔39〕万乘相:谓宰相。万乘,代指天子。〔40〕细君:妻子的代称。《汉书·东方朔传》:“归遗细君。”颜师古注:“细君,朔妻之名,一说:细,小也,朔辄自比于诸侯,谓其妻日小君。”蚕织:养蚕织布。饷:用食物款待,此指送饭。〔41〕行当:将要。挂其冠:言弃官归隐。生死君一访:意谓自己归隐后,希望窦庠能来寻访。

永贞行

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1〕。

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2〕。

一朝夺印付私党,懔懔朝士何能为〔3〕?

狐鸣枭噪争署置,睗啖跳踉相妩媚〔4〕。

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5〕。

公然白日受贿赂,火齐磊落堆金盘〔6〕。

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汰澜〔7〕!

董贤三公谁复惜?侯景九锡行可叹〔8〕。

国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许庸夫干〔9〕。

嗣皇卓荦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10〕。

膺图受禅登明堂,共流幽州鲧死羽〔11〕。

四门肃穆贤俊登,数君匪亲岂其朋〔12〕。

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13〕。

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烝〔14〕。

江氛岭祲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15〕。

怪鸟鸣唤令人憎,益虫群飞夜扑灯。

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16〕。

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17〕。

吾尝同僚情可胜?具书目见非妄征,

嗟尔既往宜为惩〔18〕。

题解

永贞为唐顺宗李诵年号。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顺宗内禅,自称太上皇,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宪宗。改元为永贞元年(805)。王叔文等政治革新失败。韩愈疑其贬官与革新派进谗有关,作《永贞行》加以非难。此诗是送与刘禹锡之作。

注释

〔1〕太皇:指顺宗李诵。谅阴:本为天子居丧之称,这里指顺宗即位后中风不语,不能直接发号施令。小人:此指王叔文等人。国柄:国家政权。〔2〕北军:指天子的禁卫军。因其衙置于皇宫北面,故称北衙。虎与貔(pí):喻士兵猛如虎貔。貔,古书中说的一种猛兽。《尚书·牧誓》:“如虎如貔。”天子自将:按当时北衙禁军实由宦官统领。〔3〕付私党:付与本派党羽。懔懔:严正貌。〔4〕狐鸣枭噪:形容小人喧嚣如狐狸、鸱枭般呜叫。署置:指安排官职地位。踢啖(sì shǎn):疾视貌。跳踉:跳跃。这里以“睗啖跳踉”形容猖狂得意的样子。相妩媚:相互取悦。〔5〕“夜作”二句:意谓轻而易举地越级提拔私党。〔6〕火齐:玫瑰珠石。《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注引李善曰:“火齐,玫瑰珠也。”磊落:众多貌。〔7〕汍澜:泪流貌。〔8〕“董贤”二句:喻王叔文等人位超三公,有篡逆之心。董贤,字圣卿,汉代云阳人。哀帝时董贤得宠幸,年二十二即位列三公。见《汉书·董贤传》。侯景:字万景,南朝梁怀朔镇人。初为北朝魏尔朱荣将,后归高欢。欢死,附梁封为河南王,矫诏自加九锡,建天子旌旗。后举兵叛乱,攻破建康,自立为汉帝。九锡:古代帝王赐给有大功或有权势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9〕天位:天子的地位。庸夫:庸俗凡夫。干:干求,求取。〔10〕嗣皇:指唐宪宗李纯。卓荦:卓越,杰出。信:的确,确实。英主:英明的君主。“文如”句:谓文治如唐太宗李世民,武功如唐高祖李渊。〔11〕膺图:谓当受瑞应之图。受禅:接受帝位。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共流”句:相传尧帝时共工和鲧为凶臣,于是尧流放共工于幽州,诛鲧于羽山。见《尚书·舜典》。这里指王叔文等人被贬谪流放。〔12〕四门:四方之门,指四境。《尚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孔传:“穆穆,美也。四门,四方之门。舜流四凶族,四方诸侯来朝者,舜宾迎之,皆有美德,无凶人。”登:进用。“数君”句:意谓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与王叔文等人并非亲故,怎么可能为其朋党呢?〔13〕郎官清要:指柳宗元在顺宗朝任礼部员外郎,刘禹锡任屯田员外郎,皆为尚书省郎官,被视为清要之职。荒郡迫野:指柳、刘被贬至邵州、连州荒远之郡。矜:怜悯。〔14〕蛮俗:指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生梗:谓野蛮强横。烝:熏蒸。〔15〕祲(jīn)旧谓阴阳相侵的灾祸之气。《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曼,非祭祥也,丧氛也。”杜预注:“裎,妖氛也。”孔颖达疏引郑玄云:“祲,阴阳气相侵渐成。”见未曾:即未曾见。〔16〕虺:毒蛇。毒螫:以毒刺人。堕股肱:谓人的腿、臂被霉虫伤后,需断除之。崩:摧,言担心至极。〔17〕左右使令:指身边的差役。诈难凭:狡诈而难以相信。浪信:轻易相信。兢兢:小心谨慎貌。〔18〕同僚:韩愈曾与刘禹锡同在御史台任监察御史。情可胜:谓情意哪可尽?目见:亲眼所见。妄征:随意道来。征,引证,证明。尔:你,指刘禹锡。往:指前往贬所。惩:戒,戒鉴。

杏花

居临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1〕。

曲江满园不可到,看此宁避雨与风〔2〕。

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3〕。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4〕。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5〕。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6〕。

鹧鸪钩辀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7〕。

岂如此树一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8〕?

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9〕。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10〕。

题解

此诗于元和元年(806)作于江陵。诗中借咏杏花以寄寓身世之慨。

注释

〔1〕邻:邻近,靠近。北郭:即北城。〔2〕曲江:长安城南的游览胜地。“看此”句:意谓为了欣赏杏花,可以不避风雨。宁,岂,难道。〔3〕二年流窜:指自己被贬阳山事。韩愈于贞元十九年(803)冬被贬,贞元二十一年(805)遇赦北归,前后约两年。岭外:即岭南。异同:偏义复词,这里重在“异”的意义。〔4〕“冬寒”二句:意谓冬无严寒,地气外泄,阳气乱发,天地失去了完整的功能。《礼记·月令》:“孟冬行春令,则冬闭不密,地气上泄。”《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5〕“浮花”二句:意谓随时随地乱开的花,长年都有,刚刚开放又萎落在瘴雾之中。镇长:“常常”的意思。镇,常,久。〔6〕踯躅:植物名,即“羊踯躅”,亦称“闹羊花”,花鲜黄色,有毒。照耀:指野花盛开时的光彩辉映。徒:徒然,空自。〔7〕钩鞠:象声词,形容鹧鸪鸣声。杳杳:这里形容幽暗。攒:聚集。〔8〕玩:玩赏,欣赏。京国:京城,指长安。穷:尽。〔9〕今旦:今朝,今日。胡:何。万片:指纷纷坠落的花瓣。〔10〕道人:有道之人,此指寺中的和尚。邻家翁:韩愈自指。

李花赠张十一暑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1〕。

君知此处花何似?

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2〕。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3〕。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鲧如堆〔4〕。

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5〕。

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6〕。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

力携一樽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7〕。

题解

此诗于元和元年(806)作于江陵。诗中借咏李花,深婉地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感慨之情。张十一署:即张署,见前《答张十一》诗题解。

注释

〔1〕“风揉”二句:意谓经过风的抚揉和雨的洗涤,盛开的李花洁白胜雪;波涛般的花浪在空中翻动,漫无边际。涘,水边。〔2〕“白花”句:意谓李花洁白而鲜亮,反把夜空照亮。烛,用作动词,照。〔3〕金乌:指太阳。古代神话,太阳中有三足乌,因用为太阳的别称。青霞:犹言青云。〔4〕鲧如堆:谓花繁如堆。鲧,“繁”的异体字。〔5〕著游燕:犹言爱游宴。著,着意于。燕,同“宴”,饮宴。省: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五:“省,犹曾也。……亦有省曾二字联用者。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6〕流落:此指贬官外放。〔7〕力:勉力,尽力。虚掷:谓虚度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