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档案】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籍贯:山东菏泽。
英雄历程:
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
1920年,任第十六混成旅直属工兵连第三排排长,后历任连长、团长、师长等职;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1930年,赵登禹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
1933年,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九旅旅长,后任第一三二师师长;
1937年7月28日,壮烈殉国。
【英雄荣誉】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他把冯玉祥将军连摔了三跤
赵登禹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没能进私塾读书。在家务农的他喜欢舞枪弄棒,当地著名拳师朱凤军见赵登禹是块练武的好材料,就收他为徒。赵登禹跟着师傅苦练武术,习得一身好武艺。
1914年,赵登禹得知冯玉祥部在招兵,立即前去报名。一次冯玉祥视察部队,见队列中一个高大士兵脚踩半只鞋,十分不悦。这位身高近一米九的士兵回答,脚太大,没有合适的鞋穿。这时,旁边有人告诉冯玉祥此人叫赵登禹,武艺很高强。
冯玉祥命赵登禹出列,要与他比试摔跤。赵登禹问:“真摔假摔?”冯玉祥答:“当然是真摔。”结果赵登禹把冯玉祥连摔三跤,很多官兵都以为他会挨处罚,哪知冯玉祥站起来却说:“你,跟我走!”从此,他就成了冯玉祥的贴身警卫。
赵登禹跟随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连长、营长,副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3年年初,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将战火引到了长城一线,企图侵占华北。国民党当局被迫应战,赵登禹奉命带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九旅,把守喜峰口阵地。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击,他激励战士们说:“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全体战士与日军以死相搏,击退了日军一次次的杀敌攻击,坚守住了长城阵地。
战刀杀敌显神威
长城之战不久,日本侵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得知后,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
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赵登禹亲率一个团,出潘家口绕至敌后,去夜袭敌炮兵阵地。赵登禹亲自挥刀上阵砍杀,两口价值180块银元的战刀均被砍缺了刃口,左腿在战斗中负伤。此战砍杀鬼子500余名,炸毁大炮18门,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进攻宛平城,担任一三二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一三二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
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我军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伤亡惨重。赵登禹虽身受重伤但仍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后因一枚炸弹炸断了他的双腿,使其昏迷过去。赵登禹醒来后向传令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去告诉北平城里的我的老母,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说完就停止了呼吸。
赵登禹殉国后,国民政府追认赵登禹为陆军上将,颁发了“荣哀状”,不久,******又亲笔签署了80号“烈属证”。在当时,赵登禹将军是为数不多的收到国共两党共同褒奖的将军之一。
【英雄无悔】
赵登禹面对冯玉祥将军的挑战不卑不亢,从容应对,连摔冯玉祥三跤,不失为一种坦然的气质。不卑不亢是社交礼仪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注意表现自然,待人真诚,既不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狂妄自大,嚣张放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待人接物要堂堂正正、坦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一视同仁。
82.闻一多——诗如火,人如旗
【英雄档案】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籍贯:湖北黄冈。
英雄历程: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
1919年,参加学生运动,曾出席全国****会议;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
1922年7月,赴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
1925年5月,历任国立武汉大学、国立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武汉大学文学院长等;
1925年7月4日,发表《七子之歌》;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5年,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1946年7月15日,被害。
【英雄荣誉】
被郭沫若称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深得学生喜爱的诗人闻一多
闻一多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因文字功底深厚,他入校不久就担任了《清华周刊》编辑和《清华学报》的学生报编辑。在清华期间,闻一多开始发表各种诗文。
1922年,闻一多进入美国留学,先学美术,后改修文学。回国后,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鞭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倍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1937年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迁,他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教学。他从唐诗上溯至汉魏六朝诗,再由《楚辞》、《诗经》、《庄子》而《周易》、古代神话和史前文学,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工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
当时,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闻一多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作家汪曾祺曾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闻一多的课程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是其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分析精辟;另一方面则是他的人格魅力,疾恶如仇,诗人和斗士的双重身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年轻学子。
他是运动中的一面旗帜
从抗日战争一开始,闻一多便留须以明志,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绝不剃去。西南联大的学子们常常能在校园里看见一个戴眼镜,穿蓝布大褂,留长长胡须的先生,而在各种演讲会上,闻一多精彩的演说总能给他带来无数拥趸。
在西南联合大学南迁之行中,闻一多看到了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3年,闻一多参加了“西南文化研究会”,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纪念抗战七周年的晚会上,闻一多大声疾呼:“国家糟到这步田地,我们再不出来说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不管,还有谁管?”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闻一多满怀悲愤,撰文揭露真相,抨击黑暗,呼唤民主。他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死难烈士出殡时,他走在队伍最前面,在烈士墓前,他带领大家发誓:我们一定要为死者复仇,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的。
1946年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被暗杀,特务们也不断对闻一多进行威胁、恐吓。但他仍然无所畏惧地四处奔走,为民主、为正义大声疾呼,并在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英雄无悔】
闻一多是一个正气长存的民主斗士,他如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中国青年在失望中抓住自我。他是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一面旗帜,坚定地指引着革命队伍前进的方向,浩气长存永不倒。他用自己的鲜血滞钝了敌人残酷的钢刀,他在烈火中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