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孙英文集(上下卷)
62784700000039

第39章 准确把握时代定位 努力做好党史工作[177]

(二零零三年二月—四月)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党史工作,我想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党史工作的历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做好党史工作的自觉性

党史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重视对党史的学习和研究,重视对党史工作的领导,重视发挥党史工作的重要作用。

早在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178]邓小平同志十分强调党史工作的现实功能,他指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179]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80]

重视并善于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不但十分重视党史工作,而且都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典范,都曾亲自主持过党史上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和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重要著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都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统一党的思想、指出革命事业发展方向、阐明夺取革命胜利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写的。他后来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是总结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典范。这个决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研究和总结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成为党的第二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完成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貌,继续推进伟大的历史转折,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产生了重大作用。我们现在的各级党史部门,作为专门机构,大都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这说明中央对党史工作的足够重视。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关心党史工作。他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我们党近八十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经受新考验、赢得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十三年的伟大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形成了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新概括。这些经验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做好党史工作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关于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的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关于党史工作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胡锦涛同志对党史工作也非常重视,曾多年分管我们党史部门,对党史事业的发展做过许多重要指示,他在二零零一年六月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上,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服务”“三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给党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一切都说明,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重视对党史工作的领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丰富的历史经验,是我们鉴往知今、开辟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慧源泉;无论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探索,还是党的自身建设的发展,都与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经验密不可分;每当我们认真总结和吸取党的历史经验,党的事业就会有大的发展、大的前进。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党史工作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去年我到俄罗斯访问,有一个事情令我震惊。就是现在的一些俄罗斯青年人把苏联时代看作一场噩梦,看作一件又脏又臭的破衣服,恨不得马上脱下扔掉;把斯大林看作魔鬼、瘟疫。研究这个现象,我认为,苏联解体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全面否定斯大林,全面否定苏共的历史。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实事求是地深入研究我们党的历史,不能正确地对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党史的宣传教育,后果不堪设想。那些认为党史工作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思想,不求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以及党史工作对中央重要、对地方不重要的思想认识都是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我们党史工作者一定要增强做好党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资政育人的根本任务和“三个服务”“三个结合”的根本要求,进一步做好党史工作。

二、正确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努力在为现实服务上取得新业绩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十六大确立的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这个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就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对全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党史系统的同志,要深刻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认清十六大之后党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找准自己的时代定位和发展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使党史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好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宏观决策的资政作用、凝集人心的教育作用,提供来自党的历史的经验、智慧和力量。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党史工作才能有作为、有生机、有活力,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这个中心面前,党史工作处于服从和服务地位。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话讲,就是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为培育“四有”新人服务,也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服务,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我们党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做好为现实服务的这篇大文章。

党史工作为现实服务,就要充分发挥中央赋予的党史部门新的职能作用。近几年来,在江泽民同志关于党史工作资政育人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党史工作“三个服务”“三个结合”要求指导下,我们党史工作的职能、思路和工作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说,从中央到地方,党史部门内部建立了垂直的业务指导关系;党史部门既是研究部门,又是同级党委的工作部门;党史部门既要做好党史资料征集、党史研究和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做好党的历史遗迹的管理、纪念场馆建设的立项审批、党史书刊有关内容的审读等。总之,任务多了,舞台大了,党史工作应当搞得更生动、更多彩、更有活力,为现实做好服务。

从目前全国党史工作的情况看,我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有利条件。一是全国约有二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史研究室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正本的编写任务,为我们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因为这两个时期的党的历史经验对我们党今天进行的伟大事业具有更强的借鉴作用。二是二十多年的党史工作,培养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党史队伍,取得了重要的工作经验,为我们进行了重要的人才储备和经验准备。这是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础。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使我们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研究党史,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党的历史与时代要求统一起来,和党的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历史规律,进一步提高党史研究的创新能力,更有力地推动党史工作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牢固确立党史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思想,一定要满怀信心地做好为现实服务这篇大文章。

党史工作为现实服务,必须把党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来,就是要把包括党史研究在内的党史资料征编、党史宣传教育的重点都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来。把党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来,重点是通过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历史经验的研究,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服务。党史资料征编重点的转移要围绕党史研究的重点进行,党史宣传教育重点的转移要依据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突出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展现党的历史的完整性,充分说明我们党始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三、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主题,争取在党史资政上实现新突破

党史工作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好务,就要紧紧围绕十六大主题,做好资政育人工作。资政育人是个大题目,内容很多,贯穿党史研究、党史宣传教育和资料征集各个方面。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的思想五年来,全国党史系统的同志们都在努力探索资政育人的路子和办法,并且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总的看来,党史资政是一个薄弱环节,成果不多,影响不大,成熟的经验比较少。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党史资政作为一个工作重点,努力在资政上做出新成绩。

从广义上说,我们党史研究的所有成果都可以归入党史资政范围。从狭义上说,资政成果主要是指党史的资政报告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党史资政报告,说到底,就是用党史上的经验教训和重要资料,给中央和省市县党委的领导同志以参考,引起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所以,党史资政报告可以是带有规律性的重要认识,也可以是有了解价值的重要史料。只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启发性和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就可以是一篇资政报告。

研究写作党史资政报告,一定要紧紧围绕十六大报告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选课题,结合各地党委中心工作和关注的重大问题做文章,要组织比较强的力量进行合力攻关,要注意发挥党史优势、体现党史特点。各地党史研究部门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可以研究全国性的课题,也可以研究同级党委需要的课题,可以以课题组的方式集体攻关,也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和占有资料的情况独立研究。

四、努力提高党史工作人员的全面素质,更好地担当起为现实服务的历史责任

党史工作要为现实服务,就对党史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提高政治素质。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提高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我们进行党史研究、资料征编和党史宣传教育的能力。希望党史部门的同志们以各种形式和方式加强学习,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习党史工作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是加强和改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研究上有新观念、有开拓精神,努力发现和研究富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要坚持研究工作必须具有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学风,既开门办史,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又能沉下心来,敢坐冷板凳,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要坚持党一贯倡导的“两个务必”特别是艰苦奋斗精神,在工作条件相对差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努力做好党史工作;要坚持以原创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为主的工作要求,写出有现实价值、有党史特点、有真知灼见的党史论著,为各级党委的重要决策发挥作用。

在努力提高党史工作人员的全面素质问题上,我想特别谈到我们区县一级党史部门的同志。区县一级党史部门是我们党史工作的基层部门,也是党史工作的基础队伍。全国一万三千多名党史工作者,区县一级党史部门的同志接近一万人,是我们党史队伍的主体。多年来,他们在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杂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工作。今后,围绕资政育人这个根本任务,我们区县一级党史部门的同志还有更多重要的工作要做。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更多地关心区县一级党史部门同志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区县一级党史部门的同志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区县一级党史部门的同志们学习搞好了,素质提高了,我们全国党史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有一个大进步、大提高,全国的党史工作就会出现一个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