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6318100000003

第3章 前言

很喜欢台湾作家张文亮的美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当我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眼睛一亮,心中有所感悟,细读,发现文中有股温柔平静的力量,叫我浮躁的心情渐渐平和起来,是啊,教育孩子应该慢慢地来。

我是教师,教了多年的学,也是孩子的家长,养育可爱的孩子,每天面对的就是一群非常调皮可爱的小蜗牛,他们有时候很聪明,有时候很笨,有时候叫人不可理喻,有时候叫人啼笑皆非。

在和这群蜗牛长期接触中,我满腔的热情,渐渐被消融,付出了却经常看不到收获,在课堂上一个小小的知识点讲了很多遍,到考试时候,孩子们照样错了一大片,千辛万苦讲了无数遍的知识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该不会还不会,前面讲了,孩子们后面就还给我了,原来是在对蜗牛弹琴,真心崩溃。

回家给孩子温习功课,明明给他讲懂了,他也会做题了。结果到了第二天,再他还是一头雾水,貌似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无奈,只好强压怒火,重头再来。心里明白,这次讲解肯定不是最后一次,果然,第三天再问起孩子,他依旧是一窍不通,只能再讲,貌似不会是最后一遍。

许多年过去了,教了无数的孩子,接触了无数的家长,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终于知道,原来教育孩子是一件极有耐心的慢功夫,不能着急,只能静等花开。因为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和家长,不是孩子不明白,而是自己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更不了解孩子接受知识的节奏,自然也教不会孩子。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只小小的蜗牛,从其蹒跚学步,到上学工作,成家立业,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大人们都在焦急,催促中度过,我们急匆匆地向前赶,要求孩子也不停地赶路,我们的脚步飞快,以为孩子也能跟上,结果却发现,由于跑得太快,离开孩子太远,同时也失去了很多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也忘记了欣赏孩子成长中的精彩。

上帝给我们那么多可爱的小天使,是叫我们放慢脚步,心平气和地陪伴着他们慢慢地成长,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开心和快乐,一起分享失败的挫折和磨难,一起分享成长中沿途的风景。

作为家长不要着急,不要催促,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平等地和他们沟通,而不是把我们的实现不了的愿望强加给幼小的孩子,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不是家长实现自己理想的机器。

我们为什么要含辛茹苦地养育孩子?

我很喜欢这段话:要孩子,只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参与意味着付出与欣赏。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他同行。

孩子是我们的同行者,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陪着孩子慢慢地去体味生活,享受孩子在成长中带给我们的美和乐趣。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时间,足够的成长空间,叫孩子慢慢地长大。

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成长的又何止是孩子?家长也在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家长必须要不断地学习。

要知道,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用心的家长,他的文化程度不一定有多高,不一定有高的社会地位,但她一定是个在教育孩子上有独到之处的家长。看看周围杰出孩子的家长有些共同的特点,性格平和,有爱心,有耐心。

我们在开车的时候,需要先培训,再上岗,我们教育孩子,也需要先培训,再上岗。正如我们开车需要驾照的培训一样,教育孩子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才能够有所进步。

家长应该随着孩子一起成长,一个是经验的成长,一个是知识的成长。

随着孩子知识的增加,家长也应该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认识到这点,对家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