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性的优点(无数人生问题的答案之书)
63247400000007

第7章 想办法让烦恼减少一半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花上几个小时来讨论一些问题,却有很多人弄不清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成功人士,也许会对上面这个标题不屑一顾,也许还会说:“起这标题的人可真荒谬,一个通过打拼获得成功的人,在经过风雨的锤炼,他们更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居然还有人想指点他们怎样去减少生活和工作中50%的烦恼,这不是太可笑了吗?”

是的,这样说也并没有错。要是在几年前,我看到这样的标题,也会有一样的感觉。这种标题看上去很诱惑人,但是,实际效果往往并没有说的那么让人如意。

坦率地讲,我也许真的没有能力帮你减少一半的烦恼,因为这个世上,除了你自己努力,没有人能代替你做这一切。我也只是把我了解到的其他人的经验分享给你,我能做的仅此而已,剩下的都需要你自己来完成。

也许大家还记得,我在前文提到了亚历克西·卡雷尔医生的名言:“不懂得如何处理忧虑的企业家,往往英年早逝。”

既然忧虑的后果这么严重,那么如果我能帮助你减去其中哪怕10%的烦恼,你是不是就会很轻松很高兴了呢?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接下来,我就和你一同分享一位成功企业家的经历。他不但让自己的烦恼减少了50%,还节省了75%的开会讨论时间。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并不是凭空杜撰或为了糊弄人而捏造的某某人某某事,他是有据可查、真实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利昂·希姆金是全美国最好的出版公司纽约市洛克菲勒中心西蒙舒斯特的股东并兼任总经理。

利昂·希姆金用他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5年来,我几乎每天都要花一半的时间来开会讨论,大家紧张地在会议室里研究着应该怎么做、这样还是那样,或者是什么都不做。气氛沉闷,有的人忍受不了,就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有的人会发生争论,不停地辩论、绕圈子。每当一天结束,我都被弄得精疲力竭,甚至觉得这一辈子都要生活在这种无休无止的烦琐当中了。15年当中,我就是这样度过了每一天,从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什么。以前,如果有人对我说,可以帮我减少3/4令人焦虑的会议时间,也等于减少了3/4的精神压力,我一定会把他当成一个只会讲大话、讲空话的不谙世事的傻瓜、骗子。可是现在,我自己找到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办法,而且我自己已经实践了8年。这个办法不仅在时间上为我赢得了效率,还让我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但是,如果你掌握了这个方法,就会觉得一切并不难,真的是再简单不过了。”

接下来,利昂·希姆金将他找到的办法告诉了我,他说:“我马上废除了沿用了15年的会议程序。之前大家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都会立即把细节向我汇报,然后由我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现在,我重新制定了规定,以后谁要来找我讨论问题,都必须要有一份书面报告,报告中至少要具备4个问题:

“1.你的问题是什么?(以前遇到问题,大家总是坐下来一起开会研究,常常花费一两个小时讨论,弄得大家只剩焦虑,却毫不清楚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争论中溜走,却没人愿意花心思把具体的问题写下来。)

“2.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回头看看我的职业生涯,我惊讶于自己从前竟浪费了那么多的宝贵时间用来开会,却从未想过要弄清问题的真正所在。)

“3.有没有可以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以前的会议中,如果有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马上就会有另一个人跳出来反驳。他们往往各执己见,有时甚至充满了火药味,常常背离了主题。即使到了会议结束,也不会有人把大家的讨论加以整理、总结,更别提把好的方法记录下来了。)

“4.你建议采用哪种方法?(以前大家在开会的时候,往往因为一个问题而聚在一起焦虑好几个小时,却找不出好的办法,一直在原地转圈子。从来没有人认真思考过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更别谈什么‘我建议采取这样的措施’等言行了。)

“如今,我的这些员工很少再拿着这些问题来找我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要想回答我的这4个问题,他们必须先收集资料,了解相关的事实,并且认真地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只要他们认真地做了,会有3/4的人根本不用再来向我汇报请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就像烤好的面包片自然会从面包机里弹出来一样,水到渠成。就算有些问题需要开会决定,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过是从前的1/3而已,因为大家在讨论时,已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杂乱无章,缜密的逻辑与清晰的条理会令问题最终达成合理的结论。

“现在公司花在开会上的时间减少了很多,我们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争辩当中,而是用实际行动去明确我们该做的、要做的事情。”

我的另一位朋友弗兰克·贝特格,作为美国保险行业的领军人物,亲口告诉我,他用类似的方法不但减少了工作中的烦恼,还让自己的收入增加了1倍。

弗兰克·贝特格说:“多年前,当我刚开始迈入保险这一行的时候,我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但是,后来遇到了一些事情,让我一下子变得垂头丧气,开始瞧不起这份工作,甚至想要辞职。假如不是那个星期六的早晨,鬼使神差地我突然坐下来,想把我的烦恼根源都写下来,也许我可能真的就放弃了。

“那天早晨阳光很好,我坐下来后先问自己:‘到底是什么问题?’其实,我当时面临的问题就是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也拜访了大量客户,为什么就得不到回报呢?在业务上我从不偷懒,也善于发现和挖掘潜在的客户,但在最后关键时刻总是无法成交。他们总是说:‘贝特格先生,让我再考虑考虑,过两天再说吧。’没办法,过两天我还得浪费时间再次去拜访,一次次的徒劳让我很是沮丧。

“找到了根源,我又问自己:‘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吗?’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我必须清楚自己的状况,于是,我找出了记录本,开始研究过去一年里发生的数据。从这些清晰的记录上,我惊讶地发现,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有70%的销售是我在第一次拜访客户时就成交的,而第二次拜访时谈成的占23%,只有7%是在我反复多次拜访后达成的。如此看来,让我狼狈不堪,占据我大量时间并导致我灰心丧气的只是这小小的7%,我浪费了大半的时间在这上面。

“到此,问题的答案已不言自喻,我应该立刻停下所有第二次以上的拜访,把余下来的时间用在开展新的客户上。结果是令人吃惊的,在短短的时间内,我的业绩迅猛提升,将近翻了1倍。”

弗兰克·贝特格现在是全美首屈一指的人寿保险领域的业务员,他供职于费城富达共同基金。这个曾令他一度想要放弃的工作,如今每年创造的企业价值高达百万美元。在他要向挫折低头认输的时候,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将他推向了成功之路。

当你的工作遇到麻烦不顺的时候,不妨试着用以下几个问题问问自己,看看这些问题能不能帮你减少一半的烦恼。

1.问题是什么?

2.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有没有可以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4.你建议采用哪种方法?

【第二章小结】

原则一:收集了解事实。记住哥伦比亚大学霍克斯院长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一半的烦恼,都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充分了解问题就企图做出决定。”

原则二:面对事实,认真衡量,谨慎地做出决定。

原则三:一旦做出了决定,就应该立即执行,千万不要去担心结果。

原则四:当你或你的同事遇到烦恼的时候,最好先把问题写下来,然后问自己:

1.问题是什么?

2.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有没有可以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4.你建议采用哪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