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增加世界粮食产量,非洲大有作为。非洲面积是中国的3倍,可耕地很多。去年中国产粮54亿吨,非洲只有1.4亿吨。专家认为,只要非洲生产的粮食达到中国的一半,满足全球人口的粮食需求就完全不成问题。当然,这需要非洲国家营造有吸引力的农业投资环境,引进外力,共同开发。(来源:《半月谈》,2011年5月31日,作者:田白飏)
天灾一直是粮食生产的巨大威胁,现代科技尚无法完全消除自然灾害,相反,许多科技产品的生产与应用过程正带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并成为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而解决这些矛盾也是人们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既要合理应用科技产品,也要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从而保证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的健康发展。
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一个极度敏感的问题,而触及这个问题的专家与学者,免不了会把目光投向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对于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不仅是国内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在这方面中国正在扮演着粮食安全稳定器的作用。
【新闻回顾】
中国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尽了一份力
——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2011年6月27日,在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中国厅,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正在罗马出席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第37届会议的中国农业部长韩长赋2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供给的同时,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他希望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出现恶化的局面下,国际社会能携手合作、应对挑战。
韩长赋告诉记者,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金融危机等问题交替出现,世界饥饿人口快速增加,去年以来全球粮价大幅上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恶化,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全球粮食生产增长跟不上需求的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是粮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韩长赋说。此外,自然灾害频繁、金融流动性过剩、市场投机行为、过度开发生物能源等因素也是导致粮价上涨的原因。
面对当前形势,韩长赋说,在此次粮农组织会议期间,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强交流合作,扩大农业投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自给能力,改善农业贸易环境,更好地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韩长赋表示,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主要粮食产品的最低收购价、对种粮农户实行直接补贴等政策和措施,不断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连续4年超1万亿斤。
据韩长赋介绍,当前中国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今年中国克服了严重的旱灾和水灾,夏粮再次取得了丰收,夏收小麦有望实现连续8年增产,而今年秋粮的丰收也有比较好的基础。
韩长赋告诉记者,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还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尽了一份力。据韩长赋介绍,中国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粮食捐赠、粮食援助,另一方面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目前中国在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建立了20多个农技示范中心,派遣了11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
“今后这些方面交流合作的力度还会不断加大。”韩长赋对记者说。
此次大会期间,巴西人格拉齐亚诺成功当选为粮农组织新一任总干事。韩长赋表示中国希望粮农组织在新总干事的主持和协调下,在涉及世界粮食安全的问题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粮农组织能够更多关注、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在粮农组织中的作用。他同时表示,希望发达国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问题上尽到更多义务。
“粮食安全是全球问题,因此也是世界各国应当共同参与、共同发挥作用来解决的问题。”韩长赋说。(来源:新华社,2011年6月28日,作者:王昀加、宋建、王庆钦)
可以说,韩长赋部长对目前粮食安全的见解是十分透彻与富有战略意识的。而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所取得的实效也是举世瞩目的。不过,尽管如此,由于粮食生产与流通环节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粮食安全仍旧是一个不可松懈的重大战略问题,而确保粮食安全也是一种国家安全战略,在这方面,应该说中国有信心并有决心应对粮食安全的挑战。
应对粮食安全的策略
对于曾经经历过粮荒、并且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的忧患意识是挥之不去的。尽管目前的中国早已走过了“以粮为纲”的年代,粮食生产已基本稳定,但中国仍属于粮食进口国,而且粮食市场化也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心理底线,粮食虽然多了,但百姓心中却没了底。在众所周知的“蒜”你狠、“豆”你玩涨声风波过后,在全球通胀背景下,粮食涨价也是必然的。而我国粮食生产在历经了七年的增长之后,在全球通胀背景下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南开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对此进行的深入研究可以让人们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新闻回顾】
粮食生产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
——关于我国粮食供需状况的调查报告
题要:近一个时期,国内外粮食价格不断攀升。2010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升至214.7点,再创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后的历史新高。我国CPI继去年同比上涨3.3%后,今年一季度上涨50%。其间,粮食价格分别上涨11.8%和14.9%,成为主要推动力。
面对国际粮价高,全球可能再度上演粮食危机的警告接踵而至。那么,我国粮食的供需状况到底如何?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路在何方?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2010年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粮食产量“七连增”,粮食自给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
同时,粮食增产难度加大。北方冬麦区遭遇冬春连旱,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下降。在粮食连续7年增产后,盲目乐观情绪有所滋长,麻痹懈怠倾向有所抬头,对保持粮食继续增产的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鉴于此,对我国的粮食供求状况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受教育部委托,南开大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组于2010年对我国粮食供需和全球粮食贸易状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报告。
粮食需求的增长态势不可逆转
我国粮食需求在较长时期内将保持增长态势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口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
1、人口总量将持续增加
2009年我国总人口为13.35亿人,据预测总人口仍将保持增长趋势,到2030年达到人口总量的峰值14.62亿人,年均增长约600万人。按200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399千克测算,仅满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就需要每年新增24亿千克的粮食供给。
2、人均收入水平将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1995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83元增长到19109元,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578元增长到5919元,年均增长9.2%。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199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但2000年以来下降趋势明显趋缓。2010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41.1%,从国际比较来看仍处于较高水平。在人均收入水平快增与恩格尔系数慢降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粮食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膳食结构变化增加粮食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直接粮食消费减少,肉蛋奶消费增加。人均肉类占有量从改革初期的91千克增加到2009年的44.4千克,人均奶类占有量从1.2千克增加到26.4千克。一般来说,猪肉的粮食转化率为1∶4(即4斤粮食可以转化为1斤猪肉)、鸡肉的转化率为1∶2、牛羊肉的转化率为1∶7。随着肉蛋奶消费的增加,我国的总体粮食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以2009年总人口为基数,按每人每年增加1千克肉类消费计算,需新增粮食供给52.9亿千克,相当于2010年新增粮食产量(156亿千克)的34%。
除了上述三个推动粮食需求增长的因素以外,我国农村居民基数大,城乡间的收入和消费差距明显。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对粮食需求的增长会更快。
提升粮食供给能力面临瓶颈制约
制约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耕地、劳动力、化肥、水资源、生产经营方式等。
1、耕地制约
耕地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对提升我国粮食供给能力的制约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人均耕地少。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仅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第二,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进一步减少。我国耕地面积已从1995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8年的18.26亿亩,净减少了1.25亿亩。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压力不断加大。第三,“占补平衡”难以保证耕地质量。大多被占用的土地相对肥沃、设施相对齐全,而新补充土地的生产力较低。“占补平衡”可以保住耕地面积总量,但容易造成耕地质量的下降。第四,弃耕抛荒现象不容忽视。
2、农业劳动力结构和素质的制约
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供给持续增加的制约,主要不在于数量的减少,而在于结构的不合理和素质的下降。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在1991年达到峰值3.91亿人,此后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为2.97亿人。据统计,2009年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5亿人,真正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已经下降到1.5亿人左右。
从劳动力结构来看,当前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严重,劳动力质量处于不断下降趋势。农村劳动力中51岁以上劳动力比重达到了33%。按照现有劳动力总量和年龄的推移,到2020年前后50岁以上劳动力比重将达到50%左右。同时,农业劳动力素质不容乐观,学历层次低,农村实用人才短缺。通过外出打工人员与在家务农人员的分组调查,明显地反映出“学历层次越高越倾向出外打工,学历层次越低越倾向在家务农”和“年纪轻者出外打工,年龄增大在家务农”的特征。农业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和素质的降低,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低下,还会增加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新方法的推广难度,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3、化肥施用量的制约
我国化肥施用量总体已经饱和,难以继续依靠增加化肥的施用量来提高粮食产量。改革初期,全国的化肥施用量不足1000万吨,2009年增加到5400万吨,单位面积施肥量从每公顷58.9千克增加到340.4千克。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单位土地的施肥量每增加1千克可使单产增加34千克,而在我国仅增加20千克,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单位土地面积所使用的化肥量客观上存在着上限,一般认为在225千克左右。过量使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引起土地板结、病虫害增加,造成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超标、农药残留物超标等一系列问题。当前,我国平均化肥施用量已超出了公认的上限,一些大棚和土地因过量施肥出现“死棚”“绝地”现象。
4、水资源的制约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我国是世界上的贫水国之一,2007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每公顷平均水资源占有量2、7万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急剧增加,从而挤占农业用水。2007年世界平均农业用水占淡水抽取量的70%,工业和生活用水占30%,而高收入国家分别占43%和57%。近年来,我国农业用水在全国总用水量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已从80%以上降至70%以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供水总量的增加将十分有限,2020年我国年用水总量将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业用水在社会总用水量中的比重还会下降。这是由于生产特点决定了工业用水的边际产出显着高于农业,水资源更倾向于向回报率高的工业部门配置,进而挤占农业用水。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同时,农业灌溉用水普遍存在浪费现象。由于农业灌溉方式落后,输水渠道大部分是土渠,加之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不全,全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每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7千克左右,远低于2千克以上的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