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由鲁迅校录的唐宋传奇共48篇。其中唐传奇名篇迭出,成就显著,是我国文言小说发展的高峰。宋传奇则由于白话小说(话本)的崛起,成就远不及唐。唐传奇的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梦幻、神仙等诸多方面。在艺术上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具体来说,唐传奇的艺术特点一是作家对各种传说见闻除艺术加工外,还在其基础上进行杜撰,大量运用虚构想象等艺术手法,在真假虚幻之间,创造出文采斐然的作品。特点之二是篇幅不长,但在艺术构思上大多奇异新颖、富于变化,使情节曲折委婉、引人入胜。如《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几篇描写爱情的佳作都善于选择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展开矛盾冲突,但其构思方式和情节结构却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特点之三是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白描等艺术手法,往往三言两语即生动地摹写出人物的特征。另外,在语言、辞采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中,唐传奇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唐传奇最大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还在于塑造了众多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如《柳毅传》中,豪侠刚烈的柳毅、温柔多情而又勇于追求自由爱情的龙女、勇猛暴烈而又知错即改的钱塘君,以及忠厚仁义、疾恶如仇的洞庭君,无不形神兼具、栩栩如生。又如《莺莺传》,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樊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叛逆女性。当崔夫人命女儿出拜张生时,她一再拖延,“久之乃至”,既“双脸销红”,又“凝睇怨绝”,一副羞涩而不情愿的模样,表现了一个名门少女所特有的端庄、娴静而又娇羞、矜持的性格特点。在张生的挑逗下,她暗约其在西厢见面,但当张生如约来到,她却“端服严容”,大谈了一通“非礼勿动”的道理。这说明了莺莺性格的复杂与矛盾:既有青春的骚动,又在道德礼教的自抑下一再犹豫徘徊;既渴望爱情,又对爱情没有把握,从而构成了她在行为上的一再矛盾与反复。当她青春少女的本性压倒了道德礼教的束缚,才终于跨出了勇敢的一步,体验到了自由恋爱的愉悦。这样一个娴静深沉、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一经产生,便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所以当她终遭张生抛弃,人们无不扼腕叹息。元代董解元作《西厢记诸宫调》,便是取材于《莺莺传》,只是将这个“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改写成了张生应考得中、回乡迎娶莺莺的大团圆为结局,并由此奠定了著名的元杂剧《西厢记》的基本情节结构;但莺莺的性格内涵与形象特征,均是由元稹的《莺莺传》而来。又如《任氏传》中的任氏,是一个多情、开朗、机敏、刚烈的狐女形象,与六朝那些简单粗陋的狐女故事相比,任氏是第一个异类人性化、人情化的成功的艺术典型,对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狐女形象的塑造具有借鉴作用。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演义》,又有《三国志》、《三国志传》、《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三国黄雄志传》、《三国全传》等多种名称。简称为《三国演义》。他的作者是元未明初的小说家、戏曲家罗贯中。
关于作者罗贯中的身世,历史上历来众说纷纭。可以确定的是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罗贯中长期居住在杭州,生活年代在14世纪30年代到14世纪末之间,罗贯中生活的元朝末年,统治者内部争权夺位。变乱不断,对外压榨百姓,施行苦役,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元朝的统治者开始摇摇欲坠。终于在至正十一年(1351)爆发了红巾军起义,随后全国许多地方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农民起义的浪潮铺天盖地。“遭时多故”的罗贯中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东奔西走,投身到了反元的起义斗争当中。明朝建立以后,罗贯中便结束了政治生涯,转而从事文学创作。罗贯中一生的小说、戏曲创作非常丰富,除了《三国演义》之外,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但都经过了后人的改编和修改。他创作的杂剧有《风云会》、《蜚虎子》、《连环谏》三部,后两部都已经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风云会》。在众多的作品当中,《三国演义》代表了罗贯中创作的最高成就。
罗贯中的创作素材一方面来源于史书,更重要的则是来源于民间。三国故事长期在群众中流传,又经过民间艺人、下层文人作家再度创作、不断补充和反复加工,所反映的内容和思想历久而弥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三国演义》不单是罗贯中一人的成果,它更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全书描写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从时局动乱、军阀纷争中崛起,一直到最后被西晋所灭的历史故事。
汉末,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农民起义,不久,起义被统治阶级的联合军事力量所扑灭,而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军阀豪强,彼此间又重新混战,为的是争夺地盘。不久,汉灵帝死去,少帝刘辨即位,外戚何进掌权,被挤出权力中枢的宦官不甘失败,设法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了宦官,又被董卓赶走,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
其时,司徒王允忧国心切,想出了一个“连环计”,用绝色女子貂蝉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的关系,然后与各路豪强联络,设计杀死董卓。董卓部将拥兵自重,又大杀王允及其同僚。随之,以袁绍为首的十七镇诸侯以讨伐董卓为名,先后割据混战。
在连年混战过程中,曹操、刘备、孙坚渐次崛起。先是曹操以“勤王”名义救援了溃败中的汉献帝,并强迫献帝迁都许昌,从此他就“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十一年的长期争战,他先后歼灭了袁绍、袁术等军阀,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
孙坚早在十七镇共讨董卓之时,便乘机移军长江中下游,攻取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地盘。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孙权先后接管一切,实力日益增强。
刘备则先因兵败依附曹操,后又辗转依附荆州刺史刘表。在此期间,他三顾茅庐,礼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得到了一条有力的臂膀。其后,连续击败曹操部将的进攻,军事上有了起色,但局处一隅,没有可靠的根据地,整个形势还是不妙。
不久曹操挟战胜袁绍的余威,亲率大军南下,想要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人,进而一统天下。恰逢刘表病死,其子刘琮献荆州降操,战局急转直下,大大有利于曹操。曹操在这种形势面前,滋生了骄傲轻敌情绪。经过诸葛亮的反复游说,孙权、刘备决定联合,双方共同发动了一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性的大战役——赤壁之战。赤壁一战,曹军几乎全军覆没,曹操只得统兵北还。大战过后,刘备又统兵攻占四川全境,取得了比较广阔的根据地。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面从此形成。
此后若干年,三国展开了角逐争夺。当时据有荆襄九郡并两川之地的刘备,正发展壮大。但是,由于镇守荆州的关羽破坏了孙、刘联盟,孙权乘关羽忙于和曹兵交战之机,派兵袭占了关羽后方——荆州全境,关羽由此败死。未几,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建国号为“魏”。刘备闻讯,亦“继汉统”,正式建立蜀汉政权。为了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亲自统兵与孙权交战,结果为孙权手下大将陆逊所败,火烧连营七百里,全军丧亡殆尽,他自己也病死白帝城。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即位,一切依赖诸葛亮。诸葛亮内外操劳,常常疲于奔命。不久孙权也正式称帝,建立了吴国。魏、蜀、吴三国仍连年争战。这期间,诸葛亮坚持联吴讨曹;先出兵七擒孟获,收服了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巩固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对魏作战。其间也有几次联合东吴共同伐魏,但因种种原因,终于未能消灭魏国。诸葛亮后来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他死后,姜维继其军事统帅之职,也曾“九伐中原”,同样没有取得成功;而后主刘禅庸懦无能,朝政日益腐败,蜀汉国力日衰。吴魏之间的争战也各有胜败。
后来,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了晋国。晋武帝司马炎派兵攻占四川,姜维假降策反钟会不成而被杀,刘禅出降,蜀汉灭亡。孙权死后,即位的孙皓施政残暴,民心日背,晋派大军顺流东下,终于灭了东吴。至此,天下重新归于统一。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形象而深刻地描写了当时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和冲突。
三国故事早就流传民间,为民间艺人所青睐,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表现题材。宋代话本《三国志平话》里的故事已初具《三国演义》规模,但民间传说色彩较浓。罗贯中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参阅史书,注意文辞,了解社会好尚,创作出杰出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小说是文人素养和民间文学的结合。
《三国演义》继承了《三国志平话》“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把蜀刘集团作为全书的中心,把刘蜀与曹魏两大政治集团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肯定了刘备“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颂扬了他宽人爱民从而深得人心的政治品质,赞美了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政治风度。反之,对曹操,作者着力批评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揭露了他狡诈、忌刻和专横。这种“拥刘贬曹”的倾向,寄托了宋元时代在民族压迫下对历史上汉族政权的依恋、对明君的期盼和对暴君的憎恶,具有进步意义。在小说中,作者也没有全盘否定曹操,有时也突出了他非凡的胆识和智谋;对他的贬斥,主要是道德的批判。
《三国演义》歌颂了一大批“忠义”英雄,主要集中于刘备集团。对于刘备、关羽、张飞之间名为君臣,情同骨肉,生死不渝的义气,作者极力加以颂扬。尤其是关羽,更被塑造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义的化身。
作者倾注了极大的心力,把诸葛亮塑造成智慧的化身。诸葛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妙计无穷,善于随机应变,化险为夷,不断地夺取胜利。他的神机妙算连其对手也赞叹不已。《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已大大高于历史人物,他不仅成为《三国演义》的真正主角,而且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光彩照人的智慧人物。
《三国演义》中涉及重要历史的地方与史实相符,但在细节处又多有虚构,从而形成了小说“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面貌。正是这“实”与“虚”的有机结合,才使《三国演义》既保持了历史的基本真实,又使情节具有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异常生动。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成就之高,堪称独步。小说共描写了大大小小战争上百次,在作者的大手笔下,可谓惊心动魄,千变万化,各具特色。作者善于集中笔墨,着重描写战争双方决战前的力量对比、形势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从而揭示出战争胜负的原因。
全书所叙时间漫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但作者围绕主线,全局在胸,精心安排,从而使整部小说前后连贯,脉络分明,布局严谨,构成了一个相当完美的艺术整体。对于一个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的早期长篇小说而言,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三国演义》不仅代表了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而且与《水浒传》一起,形成了中国小说史上的第一座艺术高峰。六百年来,《三国演义》在我国人民中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当之无愧地进入世界文学名著之列。
《水浒传》
众所周知,《水浒》是我国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它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同时出现于元朝和明朝之间。关于这部小说的作者,从明清两朝开始,争议颇多,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裁,大体上有三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水浒》是由施耐庵编写的;一种观点认为是由罗贯中编撰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一书,是由施耐庵和罗贯中二人合作而成的(或者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或者是施耐庵编撰,由罗贯中续定)。现在学术界的研究人员大多赞成第一种说法,即《水浒》是由施耐庵所做。
对于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历史上也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关于他的生卒年份、祖籍、作品及门人等都说法不一。如果根据明朝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我们大致可以肯定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生卒年大约是1299年至1370年。施耐庵原名耳,名子安,祖籍江苏苏州,迁居江苏兴化。他自幼聪敏,擅长写作文章,是元朝至顺年间的进士。施耐庵曾经在浙江杭州做官,但因为与当时的时局不合,看不惯权贵们的所作所为。因为不愿意同流合污,最终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开始闭门写书。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