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奥黛丽·赫本是著名的国际影星,小时候立志做一名芭蕾舞演员。但老师却认为她不具备这方面的才华,她痛苦极了。最后。她果断地放弃了这一梦想,毅然进军好莱坞。凭借高超的演技和天使般的形象,奥黛丽·赫本成了一名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电影明星。
(二)
胡利奥是西班牙的一名歌手,而且还是誉满全球的歌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成名之前,胡利奥最大的愿望不是做歌手,而是做一名足球运动员。但是事与愿违,当他一心一意训练自己的足球技能时,一场不幸的交通事故发生了,这使他不得不放弃钟情已久的足球事业,进而转向歌坛发展。
(三)
日本著名作家井伏鳟二,从少年时代起便爱好绘画。毕业后更是迫不及待地叩响了日本各名画家的门,却被一一拒之门外。梦想破灭之后,井伏鳟二决定开辟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后来,他考入早稻田大学,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
奥黛丽·赫本、胡利奥、井伏鳟二从挫折中崛起的奇迹,就是对“问题就是机遇”的最好诠释。有专家调查,一般情况下,人们只使用了自身全部能力的3%,而绞尽脑汁地思谋对策时,则会调动出平时未使用的97%的潜能。
所以,当工作中遭遇挫折时,千万不要轻易退缩,而要想办法积极解决。
假如你拥有这方面的认知和智慧,你就会有一种全新的工作态度,带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去努力工作,而且你还会因为掌握方法而创造非凡的业绩,并因此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信。
不仅如此,你将从此不怕困难,而且还会将所遭遇的问题变成你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在工作中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找借口的员工是公司里最不受欢迎的人,找方法的员工是公司里最受欢迎的员工。找借口的人是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哪怕有现成的办法摆在他面前,他也难以接受,这就是末流员工与一流员工的区别。
在现实中,员工其实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具有敬业精神并能找方法的员工。他们拥有智慧并乐于奉献智慧,这份智慧必然会给企业创造财富,毫无疑问,这类员工是最好的。
二是敬业但缺乏方法的员工。他们能够也只能奉献汗水,这种员工公司需要,但他们自身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三是既不去找方法又不敬业的员工,他们什么也奉献不了,所以最终的结局只能离开,假如你想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毫无疑问,你应该力争做第一种员工。
主动找方法才能脱颖而出!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总是社会的稀有资源。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这样的人出现,他们就能像明星一样闪耀,哪怕他没有刻意去追求机会,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来,假如你通过找方法做了一件乃至几件让人佩服的事,就能很快脱颖而出,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问一问自己,工作多年是否解决了一个或几个棘手的问题,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否做了几件业绩突出的事情,让领导和其他人十分欣赏?
假如你还没有,赶快努力吧。
在我们这个时代,多的是“忙人”,他们每天在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盘算,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他们往往用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到,这种忙只能是“穷忙”,没有给自己和公司带来效益。
只有做一个凡事讲方法的“忙人”,才会有效率、有价值!这样,你才会赢得最快速度的发展,并得到最大的认可和回报。
人才是指有潜在能力的人
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潜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因为这是你全部的资产!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不是连年的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向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巨大潜能。”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矿藏,不要低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古人云:“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既然知道自己有潜能可挖,就充分利用起来,让它燃烧吧。这种沉睡着的潜能一旦被激发,便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真正的人才,可以将自己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一位父亲在医院第一眼看到新出世的儿子时,他的心都碎了——小家伙只有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没有****,躺在观察室里奄奄一息。雪上加霜的是,医生断言:“孩子几乎不可能活过24小时!”
悲伤的父亲回去给孩子准备好小衣服、小棺材、小墓地后,回到医院发现儿子居然还活着。可是,医生又接着说:“孩子不可能活过一周。”然而,小家伙挣扎着,活过了一周,又是一周……孩子顽强地活了下来。父亲将他带回家,取名约翰·库缇斯。
小约翰实在太小了,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像庞然大物。胆怯的他对任何比他大的东西都充满恐惧,尤其是家里的狗经常欺负他。然而,家人并未因为他的恐惧而给他多几分关爱。相反,父亲经常对他说:“你必须自己面对一切恐惧,勇敢起来!”
时光飞逝,小约翰上学了。当他背着比他个头还大的书包、坐在轮椅上开始憧憬新生活时,他根本没有想到迎接自己的却是噩梦。
学校里有很多调皮的学生,个头矮小的约翰几乎成了他们的玩偶。他们掀翻他的轮椅,弄坏他轮椅上的刹车、让他从学校走廊直接“飞”进老师办公室,甚至把他绑在教室的吊扇上随风扇一起转动……约翰终于无法忍受了。回到家,他望着镜中的自己,放声大哭……
高中毕业后,约翰决定给自己找个工作。那时候,他已经做了腿部的切除手术。每天早上,他都会爬在滑板上,敲开一家又一家的店门,问店主是否愿意雇用他。可是,等人家打开门时,根本就没有发现几乎趴在地上的约翰,就又把门关上了。
经过千百次应聘失败后,约翰终于在一家杂货铺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他都会赶火车到镇上,然后爬上他的滑板,从车站赶到几千米外的工厂。尽管生活艰辛,但是能够自食其力,约翰勇敢而快乐地活着。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约翰最大的爱好就是运动。从12岁起,他就开始打室内板球,后来还喜欢上了举重与轮椅橄榄球。他对运动的执著热爱使他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相继获得了1994年澳大利亚残疾人网球赛的冠军以及2000年全国健康举重比赛第二名。
约翰的经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常有人追问他的种种故事。终于,在一次午餐会上,约翰应邀作了简短的演讲。他的经历与现状让现场的观众热泪盈眶,他也因此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那次经历让约翰豁然开朗,他猛然发现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到讲台上去,去讲出自己的挣扎与拼搏,去讲出自己的恐惧与忧伤,去讲出自己的渴望与梦想!
约翰开始了公众演讲。在演讲台上,约翰用粗壮的胳膊支撑着身体,用幽默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让听众一起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几乎能够看到听众的心底。约翰在190多个国家作了800多场演讲,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和影响了无数听众。
回首往事,约翰说:“这个世界充满了伤痛和苦难。有的人在烦恼,有的人在哭泣。面对命运,人应当拥抱痛苦笑对人生,而不只是与之苦斗。任何苦难都必须勇敢面对,如果赢了,则赢了;如果输了,就是输了。一切都有可能,永远都不要说不可能。”
对顽强而执著的约翰来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每个人的心中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只要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史蒂文是一个美国人,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双腿无法行走,依靠轮椅生活了20年。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了意义,喝酒成了他忘记愁闷和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
有一天,史蒂文从酒馆里出来,照常坐轮椅回家,碰上3个劫匪要抢他的钱包。他拼命呐喊、拼命反抗,被逼急了的劫匪竟然放火烧他的轮椅。轮椅很快燃烧起来,求生的欲望让史蒂文忘记了自己的双腿不能行走,他立即从轮椅上站起来,一口气跑了一条街。
事后,史蒂文说:“如果当时我不逃,就必然被烧伤,甚至被烧死。我忘了一切,一跃而起,拼命逃走。当我终于停下脚步后,才发现自己竟然会走了。”
现在,史蒂文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他身体健康,与正常人一样行走,并到处旅游。
一双20年来无法动弹的腿,竟然于危在旦夕的关头站了起来。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史蒂文产生这种“超常力量”的呢?
显然,这并不仅仅是身体的本能反应,它还涉及人的内在精神在关键时刻所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著名作家柯林·威尔森曾用富有激情的笔调写道:“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靠近日常生活意识的表层的地方,有一种‘过剩能量储藏箱’,存放着准备使用的能量,就好像存放在银行里个人账户中的钱一样,在我们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现代心理学所提供的客观数据让我们惊诧地发现,绝大部分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藏能力的10%。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等待被挖掘。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成功挖掘自己的潜能呢?
首先要学会正确归因。潜能需要激发,这种激发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是否能顺利激发潜能,能否正确归因就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人的潜能主要是指心理能量、大脑潜力。许多事实表明,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从生理角度而言,人的身体潜能存在一个限度;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潜力却是无法想象的。
人的脑力活动是个伟大的奇迹。人的大脑由成百上千亿的零件组成,具有极大的贮存量,可以在每秒钟接受10多个信息。一个信息单位叫做1比特,人脑的容量有100万亿个比特,这还是较为保守的估计。这100万亿个比特究竟有多大呢?它可以装下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藏书内容。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一生耳闻目睹的全部信息、各种事情一一写下来,即使一天写24小时,大约要写2000年之久,还不一定能写完。何况人类还有潜意识,有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感觉和印象。
实际上,一个普通人能够表达出的信息量只是巨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峰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只用了自己大脑的30%的功能,而一般人则连10%都不到,绝大部分脑细胞仍处于待业状态。
人的潜能的另一种表现是精神力量。人们在选择控制自己的情感和与人交流思想感情方面也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利用。这种潜能可以从人们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新的理解中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交际水平和心律、血压、消化器官运动以及脑电波都可以受到精神力量的控制和影响。比如,有的人不幸患了不治之症,但一旦心态积极和精神振作,决心与病魔作斗争,该做什么就专心致志地做,最后竟会创造奇迹。
人们平时所注意到的信息只是本身可以感觉到的无数信息的一小部分,远远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感觉能力。很多人总是以为自己天生就笨,比不上别人,所以就自暴自弃。
诚然,智商的高低是影响一个人事业的重要因素,但事实上很多人缺乏对自己的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究竟怎样,自己究竟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人对此问题一无所知。很难想象,一个不“自知”的人怎么会成为“人才”呢?
真正的人才是看得见别人才华的人
一名妇女带着6岁的儿子去逛一家大型玩具店,货架从地板直抵天棚,上面摆满了玩具。刚拐出电动玩具区,她就看到远处一个坐轮椅的男孩。妇女断定:这个孩子一定经历过可怕的意外:脸上密布着伤疤,双腿从膝盖以下都不见了。这时,妇女的儿子也注意到了,大声说:“妈妈,快看那个人!”
和其他母亲一样,这位妇女立刻拉住了儿子:“安静点,这样对待残疾人很不礼貌……”可是,没等她说完,儿子就用力挣脱了母亲的手,向坐轮椅的男孩跑去。整个玩具店顿时安静下来,大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儿子在男孩面前站定,好奇地问:“你是从哪儿买到这顶棒球帽的?真是太酷了!”大家这才注意到男孩戴着一顶别致的迷彩棒球帽。
男孩愣了一下,随即开心地笑起来。他脸上灿烂的笑容让在场的人都受到了感染,玩具店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推着残疾男孩的妇人更是激动得无法形容。因为她知道,自从儿子因车祸致残后,脸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今天这种开心的笑容。
两个小男孩聊了很久,小男孩才跑回去,兴高采烈地对妇女说:“那顶帽子是他从波特专卖店买的。多酷啊!妈妈,你看见了吗?”
妇女笑了笑,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儿子感到欣慰。因为大家看到的都是一个面容可怕的残疾人,而6岁的儿子看到的却是一个戴着很酷的棒球帽的人。
两眼之间的距离虽然是最近的,可是,产生的误差却是最大的。故事中,普通人的眼睛看到的只是一个“面容可怕的残疾人”,而小男孩发现的却是那顶漂亮的棒球帽。
世界本身是多姿多彩、美丽动人的,关键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它!正如诗人顾诚所说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