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6708200000042

第42章 附录:巴利语三藏提要(11)

八、《上座僧伽他》(Theragāthā),是比丘诗集,共有一百零七首,一千二百七十九颂。这些诗歌反映比丘们的宗教理想,摒弃贪瞋痴,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至高的幸福——涅槃,描写他们的生活经历,表现他们的内心体验。

九、《上座尼伽他》(Therīgāthā),是比丘尼诗集,共有七十三首,五百二十二颂。这些诗歌描写比丘尼的生活经历。她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其中不少是丧子的母亲、寡妇、弃妇和妓女。她们在世俗生活中备受痛苦和压抑,出家后,以清净为乐,信仰坚定。

十、《本生经》(Jātaka),讲述佛陀释迦牟尼前生的故事。按照佛教轮回教义,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是一个菩萨,经历了无数次的转生,最后才得道成佛。《本生经》共有五百四十七个佛本生故事,分成二十二编。第一编由一百五十个故事组成,分成十五品,每品十个故事,每个故事有一首偈颂诗;第二编由一百个故事组成,分成十品,每品十个故事,每个故事有两首偈颂诗;第三编有五十个故事,分成五品,每品十个故事,每个故事有三首偈颂诗。依此类推,越往后面,每编中的故事数目越少,而故事中的偈颂诗数目越多。

《本生经》的每个故事都由五个部分组成:一、今生故事,以问答形式说明佛陀讲述前生故事的地点和缘由;二、前生故事,讲述佛陀的前生故事;三、偈颂,对故事进行总结或重复描述;四、注释,解释偈颂中每个词的词义;五、对应,把前生故事中的人物与今生故事中的人物对应起来。

佛陀在前生的无数次转生中,既可转生为人,转生为神,也可转生为动物。因此,《本生经》是一部包含各种世俗故事、神话故事和动物故事的佛教故事总集,以故事形式宣说各种佛教教义。

十一、《义释》(Nidesa),分为《大义释》和《小义释》两部分。《大义释》注释《经集》第四品《八颂经品》;《小义释》注释《经集》第一品《蛇品》中的《犀牛角经》和第五品《彼岸道品》。这部注释性经文列入经藏,可能因为它是早期的注释性经文,作者归诸舍利弗。注释方法是对每个词作出词义或语法解释,常常罗列一系列同义词。

十二、《无碍解道》(Patisambhidāmagga),分三品,每品含十个论题。此经论述佛教各种教义,具有论藏的性质。它被列入经藏可能是由于它的经文常常以“如是我闻”起首,保留有经藏文体的特征。

1.《大品》(Mahāvagga),十个论题为:①智论,②见论,③入出息论,④根论,⑤解脱论,⑥趣论,⑦业论,⑧颠倒论,⑨道论,⑩醍醐味论。

2.《俱存品》(Yuganandhavagga),十个论题为:①俱存论,②四谛论,③七觉支论,④慈论,⑤离欲论,⑥无碍解论,⑦****论,⑧出世间论,⑨力论,⑩空论。

3.《慧品》(Paāvagga),十个论题为:①大慧论,②神通论,③现观论,④离论,⑤所行论,⑥示导论,⑦齐首论,⑧四念住论,⑨正观论,⑩论母论。

十三、《譬喻经》(Apadāna),讲述佛陀、辟支佛、长老和长老尼的业绩,尤其是五百四十七位长老和四十位长老尼的业绩。每则譬喻都采取偈颂体,包含长老或长老尼的前生和今生故事。他们的业绩主要表现在供养、恭敬和布施等方面,由此获得善报,最终成为阿罗汉。

十四、《佛种姓经》(Buddhavasa),分二十八品,采用偈颂体,讲述佛陀以前二十四位过去佛的传说。第一品讲述佛陀在迦毗罗卫应舍利弗之请,宣讲《佛种姓经》。第二品至第二十六品讲述从燃灯佛至佛陀二十五位佛的事迹。在每个过去佛时期,佛陀作为菩萨,都被过去佛预言将来成佛。第二十七品讲到比燃灯佛还要早的三个过去佛,这样,包括佛陀在内,共有二十八佛。第二十八品讲述佛陀入灭后,舍利分送诸国,建塔供奉。

十五、《所行藏经》(Cariyāpaka),讲述佛陀前生的故事。全经共有三十五个佛本生故事,采用偈颂体。这些故事都已见于《本生经》,而且在叙述上比《本生经》简略。

论藏(Abhidhammapiaka)

一、《法集论》(Dhammasagani)

序言部分列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等一百二十二种论本母(abhidhammamātikā)和明分法、无明分法等四十二种经本母(Suttantamātikā),作为论述诸法的分类标准。以下正文分为四品:

1.心生起品:依据善法、不善法和无记法的分类,论述八十九种心法、心所法及其与心识的关系,也就是一切法由心生起。

2.色品:将一切色分为一至十一法,依据论本母加以说明。

3.概说品:依据论本母和经本母说明诸法。

4.义释品:对有关论本母的法数名目加以说明。

二、《分别论》(Vibhaga)

此经分为十八品:1.蕴分别,2.处分别,3.界分别,4.谛分别,5.根分别,6.缘行相分别,7.念处分别,8.正勤分别,9.神足分别,10.觉支分别,11.道分别,12.禅定分别,13.无量分别,14.学处分别,15.无碍解分别,16.智分别,17.小事分别,18.法心分别。前十五分别一般分成经分别、论分别和问难三部分加以论述,后三分别则分成论本母和广释两部分加以论述。

三、《界论》(Dhātukathā)

“界”(dhātu)的原意为要素和成分,引申义为特性、原则、范畴和条目等。此经分为十四品,论述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十二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意处和法处)、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和法界)、四念住(身念住、心念住、受念住和法念住)、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禅(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和第四禅)、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法、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等等,以及诸法摄不摄及相应不相应的关系。

四、《人施设论》(Puggalapaati)

“人”(puggala)是指具体的个人,或者说是按照俗谛理解的具体的个人。“施设”(paati)的意思是概念或命名。此经第一品中提及六施设:蕴施设、处施设、界施设、谛施设、根施设和人施设。此经则专论人施设,按照一人至十人的数目递增方式,分为十品。

1.一人:论述学人、阿罗汉、辟支佛、正等觉、随信者、随法者、预流者、一来者和不还者等五十种人。

2.二人:论述具有两种品质的人。

3.三人:按照三种品质论述各种人。

4.四人:论述善人、圣人以及非善人、非圣人,有四种说法人、四种言行如云的人,等等。

5.五人:论述行动的人、不行动的人、悔恨的人、不悔恨的人、不知善法不善法的人,等等。

6.六人:论述六种人,有三种人通过自己努力,彻底理解真谛,在此生就获得功果,摆脱苦难,成为不还者;另外三种人与此相反。

7.七人:论述七种人,他们接触不善法,犹如在大海中浮沉。

8.八人:论述八种人,他们处在预流、一来、不还和阿罗汉四个阶段。

9.九人:论述智慧完全、未来成佛、身体纯洁、思想纯洁和随法而行等九种人。

10.十人:论述十种成就功德的人。

五、《论事》(Kathāvatthu)

此经站在上座部立场,批驳其他部派的种种见解。此经分成二十三品,每品十论左右,共有二百十七论。例如,第一品十论:人论、阿罗汉退论、梵行论、分断论、舍离论、一切有论、过去等蕴论、一分有论、念处论和如是有论。第三品十二论:力论、圣论、解脱论、正解脱论、第八人论、第八人根论、天眼论、天耳论、如业所往智论、律仪论、无想论和非想非非想处论。第五品十论:解脱论、无学智论、颠倒论、决定论、无碍解论、世俗智论、心所缘论、未来智论、现在智论和果智论。第二十一品八论:教论、不远离论、结论、神通论、佛通论、一切方论、****和业论。第二十三品五论:同意趣论、阿罗汉外形论、自在欲行论、像似论和非圆成论。

六、《双论》(Yamaka)

此经分为十品,论述诸法相互关系,说明诸法的定义。

1.根本双论:论述善根、不善根、无记根、名根与善法、不善法、无记法、名法的相互关系。

2.蕴双论:论述五蕴的相互关系。

3.处双论:论述十二处的相互关系。

4.界双论:论述十八界的相互关系。

5.谛双论:论述四谛的相互关系。

6.行双论:论述身、语、意三行的相互关系。

7.随眠双论:论述贪欲、瞋、慢、见、疑、贪有和无明七随眠的相互关系。

8.心双论:论述心之生灭的相互关系。

9.法双论:论述善、不善、无记三心的相互关系。

10.根双论:论述二十二根的相互关系。

七、《发趣论》(Pahāna)

此经详细论述一百二十二论本母和二十四缘的关系,也就是将诸法关系分成二十四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无间缘、等无间缘、俱生缘、相互缘、所依缘、近依缘、前生缘、后生缘、习缘、业缘、异熟缘、食缘、根缘、禅缘、道缘、相应缘、不相应缘、有缘、非有缘、离去缘和不离缘。此经内容浩繁,论述方法分为顺发趣、逆发趣、顺逆发趣和逆顺发趣以及三法发趣、二法发趣、二法三法发趣、三法二法发趣、三法三法发趣和二法二法发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