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们知道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就得经受各种艰难和困苦,这样才能磨炼人们的意志,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屈辱。经过折辱教育的训练,孩子承受失败的能力就会提高,心理素质也会变得强大。
当一个人有了强大的心理素质时,他才可以做到临危不惧,思维清晰,冷静地处理好一切棘手之事。这是君子做派,也是成大事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素质。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就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没有特权,没有后台,没有太过多余的东西给他们。而他们想要的,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去得到,这其实也正是对他们的一种极好的磨炼,让他们更能明白事理,更懂得如何为人处世。想要生活得更好,你就得时时努力,处处用心。这些锻炼在不知不觉间,让他们掌握了更多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能力。
人们总是惊叹雨花石的圆润、美丽,但它们却是经过了多少万年的水流冲刷,才变成了现在这个让人喜欢的样子。让孩子们经受折辱教育,就好比让雨花石经受水流的冲击,这是成长的洗礼,也是大自然的定律。
三国时的陆逊,十岁就失去了父亲。为了生计,一个十岁的孩子,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因为没有父亲的庇护,一切事情他必须自己计划,自己打理。所以,他更懂得生活的艰辛,比一般的孩子更懂得事理。他一边伺候病中的母亲,一边苦读百书,为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让自己于困境中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东坡先生在他的《留侯论》里说,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处。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豪杰之所以是豪杰,那是因为他们有过人的节操。一般人受到侮辱,就会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其实不是勇敢,真正勇敢的人,是遇到突发的事情而不惊惧,受到无故侵犯也不会轻易动怒。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他们有博大的胸怀,他们胸怀的是天下大事,而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一般的小事,当然不能影响他们的情绪而让他们改变人生的目标。而能禁得起大折辱的人,也都将是顶天立地的人。
汉朝名将韩信,在落魄的时候,遭受别人的羞辱,从他人的胯下钻过。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贵为一国皇后,也被匈奴写信羞辱说:你没了男人太孤单,不如来给我做妾吧。但吕雉却坦然一笑,回信说:我老了,受不了这番荣华,送给你几个标致美女,比我强上十倍。她在不亢不卑、不恼不怒中处理了一场国事纠纷。再看三国时的司马懿,诸葛亮为了促使他上战,写信侮辱他说:你是一个男人,却避而不出,真像一个女人呀!诸葛亮还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但人家司马懿一点也不恼,穿着诸葛亮送来的衣服在三军面前走了几遍。司马懿因为自己的稳坐钓鱼台,大志在胸,对折辱淡然受之,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再看现在的年轻人,受到一点小挫折就去轻生,去跳楼,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往小处说是心理承受力差,往大处说就是根本不懂得人生道理,不知道自己活着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父母、亲人乃至社会负责。
所以,让孩子经受折辱教育,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修炼。不受苦中苦,难做人上人。艰苦的环境,是培养一个人的优秀人格、美好品德的条件,就如梅花正是经过了彻骨的寒冷,才换来透骨的清香。
从折辱中培养孩子的博大胸怀,让孩子有一个超强的应对困难的心理素质,让他们从小学会应对困难,面对挫折还能淡定自如。狠下心来,给孩子一些折辱教育。因为,只有经过折辱教育的孩子,才更懂得生活的艺术,才会有大的作为。
谁给了孩子一把刀?
拥有一个健康、自信而聪明的孩子,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而自信又来自哪里?来自优越感。当一个人有了自我感觉比别人优越的地方,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自信、阳光的一面。
有人曾作过一项调查,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因为从小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物质上的极大满足,让他们总觉得比一般的小朋友更自信。现在,富裕的家庭越来越多,这些父母总觉得,家里的一切都是孩子的,就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不知不觉,孩子身上就有了优越感。有优越感是好事,但有时也会培养出孩子的负面心理。
案例:
七岁的周帆、他的家庭条件在他们入住的阳光小区是最好的。周帆的爷爷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老总,父母又有自己的小公司,周帆可谓是出生在商人世家。因为家庭富裕,周帆从小就像稀世珍宝一样被家人宠爱着。从小穿名牌服装,平时连零食都是包装最精美、最高档的。学校离自己的家只有一千多米,但每天上学、放学,父母还是给他找了一个专门的司机接送。总之,从小到大,周帆就像一个高贵的小王子一样生活着。
周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以后,父母为了让老师多对自己的孩子特别照顾,还经常给老师送些礼品,隔三岔五地请教师吃饭。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因为周帆父母的“殷勤”,老师们也格外照顾小周帆,让他当班长,管班级纪律,因此,更助长了他的优越感。在班上,那做派、那气势,周帆就是一个小“霸王”。
也许是在学校养成的“领导作风”,每到星期天回家,小周帆更爱管理小区里的小伙伴儿,他发号施令,就像一个小将军似的指挥着大家。看着孩子的表现,周帆的父母暗自得意,夸奖周帆说:“中!能行,有领导魄力,将来一定是个将才!”
那天,周帆的母亲正在办公室,突然接到儿子学校的电话,让她赶快到学校去一趟。听着老师急促的声音,周帆的妈妈心里涌起阵阵不安,感觉一定是儿子出了什么事。她飞快地驱车赶到学校,只见儿子正在校长办公室。一看到她,校长就气愤地说:“你家孩子真能干,小小年纪就成了黑社会老大啦!”接着气愤地告诉她,周帆把他的老师给捅伤了!
周帆的母亲吓了一跳,她实在不相信自己刚刚7岁的儿子会对他的老师动刀子。这时,周帆的另一位老师走进来,告诉了她事情的经过。原来,自从周帆当上了班长后,就处处以老大自居,看到哪个同学不顺眼,就会拳脚相加,搞得经常有家长来学校告状。老师因此批评了他几回,但他依然故我。于是在前不久,老师撤掉了他的班长职务。这一下可惹恼了小周帆,他私下对同学们说:“老师真不够意思,自己的妈妈还给老师送过礼,竟然不让自己当班长!”下午的时候,周帆的老师根据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调整了座位,周帆被往后调了两排。周帆不乐意,坚持要坐在原来的位置。老师说:“想坐到前面也行,下一次努力考出好成绩,老师还会把你调到前面来……”没想到老师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冲上讲台,抽出书包里的水果刀,大叫着要杀死老师,然后一刀捅了下去。
儿子闯了大祸,没想到他一点都不在意,回去的路上,还洋洋得意地给妈妈讲自己的“英雄事迹”。母亲气不打一处来,训斥他不懂得尊重老师,没想周帆语出惊人:“谁让她不听我的话……”看着蛮横的儿子,母亲第一次有了毛骨悚然的感觉。
那天晚上,他们的家里闹翻了天,面对周帆的问题,他们家开了一次郑重的家庭会议,商讨孩子以后该如何教育。
父母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觉优越、自信是对的,但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教育好一个德、智、体皆优的孩子,就得从孩子的各方面入手,而不是只给他一个容易让他膨胀的虚荣心。优越感是能滋生孩子的自信心,但也会让孩子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就是天下老大。孩子一旦有了这样的心理,就不能客观地对待问题,而是蛮横地认为自己想要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
自信心并非完全体现于优越感。许多穷人家的孩子,对人礼貌有加,谦虚礼貌。在赢得别人赞美的眼光时,他们的身上同样充满着阳光和自信,但这些却不是来自于自身的优越感,而是他们良好的品性。
其实,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被物质熏陶出来的孩子,他们身上的自负其实更多于自信。因为当父母无限制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时,他们就会觉得凡是自己想要的,都是合理的。有这样的思想做主导,有了挫败后,他能不恼羞成怒、做法偏激吗?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溺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可怕的礼物,是可以杀死孩子的毒药。”这话一点都不为过,的确如此,太过纵容,不仅会助长孩子的一些坏毛病,还会让孩子的心理慢慢地偏激、失衡。
太过优越,无限纵容,就会让孩子无意间养成一种“天是老大,我是老二”的思想观念。他们缺少与人交流的能力,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更不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没有了交流,当然就会自我封闭,遇事当然只会站在自己的一面来思考问题。
太过优越,还会助长孩子的心理偏差,也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其他坏习惯。而一旦让孩子养成狂妄成性的坏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德育发展,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早有专家指出,儿童在成长阶段,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周帆的霸气和目中无人,其实是长久的无原则教育的结果。从小到大,父母为了培养他所谓的大将风度,错误地用满足他一切愿望的做法来激励他,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然而,有一些聪明的父母,就很懂得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家庭条件再好,也不让他沾特权的边,不让他从小就有特权心理和目空一切的心理。
一个富足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坏事情,坏就坏在父母错误的教育上。中国有句古话叫“从来纨绔少伟男”,这说的就是,太过优越的家庭里,不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是因为环境太富裕,感觉太优越,他就没有了进取之心。因为一切父母都给打理好了,实在不需要他再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