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教育界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如今,这句话仍然风行,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年轻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琴棋书画、奥数神童、疯狂英语、作文补习、口语交际……五花八门,相互攀比,唯恐落后。结果,别说孩子是否能够接受,许多家长首先就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现在的生活,较之过去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物质生活的提高,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舍得大把投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父母在给孩子进行教育投资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长。不能盲目,不能和别人攀比,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个度。如果不考虑这些,父母只是盲目地看别人家的孩子报了什么班,就去跟风,那就是一种盲目,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
案例:
薜健和妻子沙沙同在一家中型公司上班,两人都来自乡村。因为有着在农村长久生活的经历,于是,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都觉得自己小时候已经受了那么多的苦,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重复自己的道路。他们下决心要给孩子一个优越的环境,培养孩子的优越感。他们要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贵族气息,这样,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才会更加有利。
他们的孩子叫奥利。奥利从出生时起,沙沙和薜健就十分注重孩子气质的培养,奶粉要进口的,衣服要名牌的,就连孩子的玩具,也不要小厂家生产的。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奥利还真就长了一身的“贵族”气。在小朋友中间,他既显得大气,也显得见多识广,很让小伙伴羡慕。看到小朋友们把奥利当成中心人物围绕着,沙沙的心里感觉非常惬意。
奥利上三年级的时候,沙沙决定送他进入当地一所著名的私立小学。在这所学校里读书的,大多是家庭比较富有的孩子。进了新学校,奥利的优越感就立刻受到了打击。他发现,原来自己那么优秀,但在这里,自己简直就是一只小土鸡了,又笨又丑又没见过世面。同学们一个个穿着名牌,出入有高档小车接送,花钱大手大脚……这让小小的奥利很不舒服。于是,回到家里,小家伙就不停地要求妈妈给自己买更多的名牌衣服、学习用品。用孩子的话说,就是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同学。
其实,沙沙和老公的收入,除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开销,已经所剩不多。但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他们不得不勒紧裤带,苦着自己满足着孩子。为了让孩子上学时体面些,不损害儿子的优越感,夫妻俩还借了钱,新买了一辆车,专门用来接送孩子。星期天的时候,沙沙去接儿子,儿子神气地从校园里走出来,那股自信的神态让沙沙感到,虽然自己苦了些,但为了孩子,也值!
谁知道,车子刚买不久,沙沙的父亲就患重病住院。作为独女,沙沙只得请假在医院照顾父亲。父亲住院的第二个星期,奥利回到家中,就开始不停地和妈妈唠叨,说才发现妈妈买的车是一个大垃圾,让同学们笑话死,赶快换个车吧!还有,再给自己买身红蜻蜓的衣服,顺便帮自己买一只LOTTO的足球……儿子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漫不经心地唠叨。沙沙的心直往下沉:现在,家里连维持日常开支都紧张,更别说满足儿子的这些要求了。
尽管沙沙心里难过,但她不愿让孩子觉得家里没钱,于是她委婉地对儿子说:妈妈记住了,但得等一阵子。现在,外公身体不好,妈妈要照顾外公……沙沙的话还没说完,儿子就不乐意了。那一晚上,儿子竟然以绝食要挟,任她说破了嘴皮,就是不吃晚饭。看着任性的儿子,沙沙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败。
因虚荣产生的攀比心,在许多孩子身上都有,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究其原因,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在小时候,主观判别能力有限,外来的任何思潮都可以对孩子影响至深。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在物质上无限地满足他,却忽略了孩子的内涵品行教育,这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有一种错误的概念,即: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自己生来就该享受这一切!
奥利现在还是孩子,思想和性格还没定型,还有较大的可塑性。尽管这样,想让儿子改变攀比虚荣的坏习惯,这位做妈妈的沙沙也得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她可以为孩子设计几条改变现状的计划:
一、把孩子当成朋友。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家里的现状,甚至家里的一些开支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以此培养孩子对家庭的参与感与责任心。
二、注重孩子的朴素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些公益事业,让孩子熟悉一些著名人物艰苦朴素的故事,培养孩子的爱心与荣辱观。
三、对于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坚决予以制止。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合理的要求,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
四、培养孩子的上进心。要让孩子明白,不是穿得多好、吃得多好才能赢来别人的尊重,最能赢得别人尊重的是学习和品质。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在物质上过分纵容孩子,已经让孩子从简单的优越感走进了虚荣的怪圈。可喜的是,有许多家长已经看到了教育上的缺失,于是,提出了再富不能富孩子,希望通过“穷”孩子的教育方式,改变孩子的坏习惯,让孩子变得健康、理性。
优越感有许多,比如健康的身体、真诚的心灵、热情坦诚的行为等等,都可以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而这一类的优越感,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一个健康活泼、坦诚自信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优越感。
此外,通过报纸杂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外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比较“吝啬”,甚至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比如美国首富劳伦斯·洛克菲勒,在教育孩子时,非常崇尚节俭,甚至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也要他们付出劳动才肯给,并时常检查他们的零花钱是否超支。这些名人、首富在教育孩子时,从未想到过让孩子产生一种什么优越感,而是朴素地认为,孩子只有坦诚和自信,才是优秀的孩子。
法国著名的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个富足的商人高老头,无限宠爱他的两个宝贝女儿。为了能让女儿们进入上流社会,他培养女儿的气质,把大把大把的金钱都花在了女儿身上。但结果呢,女儿们看上去倒是显得高贵,可是心灵却异常猥琐。她们自私自利,一切只为自己着想,把父亲的财产榨光以后,无情地离开了父亲,让父亲孤独而凄惨地死去。
一个品行好的孩子,哪怕他的家庭十分贫穷,也要比一个只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的孩子更让人喜爱。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年轻的父母更应该把教育孩子的重点放在快乐的成长、健全的人格上。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态度,比那些所谓的“优越感”更为必须和重要。
太优越养出了“大笨鸟”
案例:
董洁从没想到,自己原本想培养一个优秀、出众的女儿,却培养出了一个被人们笑话是“大笨鸟”的超级懒女儿。
董洁结婚晚,三十多岁了才有了宝贝女儿张曼。因为自己和老公要做生意,再加上女儿出生时特别瘦弱,董洁总觉得自己欠了女儿。为了弥补自己对女儿的“亏欠”,她特地为女儿请了一位保姆,专门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除了生活上的极度关心,她还注重“贵族培养”,在女儿的穿着、玩具等物质方面,从没委屈过她,全部是名牌高档货。在这样的环境培养下,女儿从小就有着超人的优越感。孩子和人说话交往的做派,活脱脱像一个骄傲的小公主。
因为对女儿太宠爱了,从小到大,董洁什么都不舍得让女儿做,怕累了女儿,怕脏了女儿。一次,邻居来她家串门,看到保姆正在给7岁的张曼端洗脚水,就善意地提醒董洁说,孩子能做的事还是让孩子自己做吧,这样下去,会惯坏孩子的。董洁一点也不在意,呵呵一笑说:“没什么,孩子还小。”
董洁发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是在一次家长会上。那天开家长会,董洁一早就赶到了女儿的班上。刚走进教室,就听到女儿的同学在议论说:“今天又赚了‘大笨鸟’两元钱呢!”几个同学嘻嘻哈哈地大笑起来。看到董洁后,她们赶快住了口。
家长会结束后,老师特地把董洁留了下来,对她说:“你女儿张曼哪样都好,就是自理能力太差了,确切地说,应该是懒。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教育她的?怎么连买个削笔刀、买个作业本什么的,几步远的路,她也要同学代劳,然后,她付给同学代劳费。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同学们还背后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大笨鸟’,意思是说她什么也不会做。我和她多次沟通过,鼓励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她根本没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不但一点都没改,反而变本加厉了。最近,她竟然掏钱雇同学们替她写作业。”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董洁羞愧万分。她真没料到女儿在学校会是这个样子,并且还被同学们取了一个那么难听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