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戴维斯教授,曾对近千名成功人士和失败者进行跟踪研究,他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人生的成功与失败都直接与家庭教育相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为了孩子好好学习、能够成才,父母们真是煞费苦心,甚至在孩子刚刚出生,就给孩子定下了“零”起步、高目标的教育计划。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制高点”做法,却未必值得提倡。许多父母虽然对孩子倾尽心血,孩子却并不领情,也未按父母的心愿成为佼佼者。
一所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调查的结果让父母们伤心尴尬。调查中有相当多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最讨厌的人是父母。”近三成(25%)的中学生讨厌父母反复唠叨,他们说父母总是不停地告诫自己要学习、要学习;而近六成(5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因为家长一开口必定是学习问题,这远没有和同学们交流来得痛快;20%的学生最讨厌父母窥视隐私,诸如偷拆信件、偷听孩子与异性同学打电话等,这些学生说,自己像被父母监视一样,感觉心里不舒服。
父母一心希望孩子优秀,但却换来孩子发自内心的反感。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抱着太高的期望,总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他们成长所需要的轻松环境。
案例:
小明在小学升初中时,考了全区第一名,给父母挣足了风头。说起他的成绩,小明的母亲王芳庆幸地说幸好自己改变了教育方针。
原来,自打小明生下来那天起,王芳就下决心把小明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孩子。为此,小明刚会说话,她就开始教儿子背古诗,学简单的算术;儿子稍大些,又被她送进天才班专攻语、数、外。王芳心想,这样至少在起步之初,孩子就会比同龄人优秀吧。上学第一天,王芳就对小明郑重地说:“你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一定要努力,年年考第一!”为了鼓励小明,她给小明买最好的文具、最好的衣服,并对小明说:“宝贝,你要是能年年考第一,妈妈还会买比这更好的!”但让她郁闷的是,小明的考试成绩别说第一名了,前十名都进不去。王芳气得看到小明就不停地督促他学习、学习,让他提高成绩。
小明上三年级时,麻烦更大了,一看到她,就像老鼠见了猫,每天放了学,不磨蹭到天黑就不回家。这还不算,孩子的小脸儿一天比一天萎黄,精神也蔫蔫的。老师连着给王芳打了几个电话,说小明上课老不注意听讲,整天不停地切橡皮,橡皮末甩得到处都是,影响了同桌,让她带孩子去看看医生。王芳这才感觉问题严重,赶快带孩子去看医生。医生说孩子患的是“橡皮综合症”,是压力太大造成的,并对她说,如果再不注意,孩子恐怕还会连带生出其他症状。
王芳慌了,心想,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儿子真……她不敢想下去了,痛定思痛,她决定放手。每星期她带儿子去做“脱敏训练”,从此也不再逼他去上什么补习班,他爱玩就玩,爱学就学。为了重新建立和儿子的亲情,她也颇费心思,每天陪着儿子一起做训练游戏。星期天、假期,她带着儿子去野外徒步,或者去某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她在心里不停地劝自己:儿子的心理已经出现了问题,那就让自己从最低处想吧,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儿子也算是福气吧!
没想到歪打正着,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儿子的成绩竟然慢慢好了起来,他对学习有了兴趣,成绩也逐步提高。到五年级时,孩子已经成为班里的尖子生。
王芳感叹地说,她现在才知道,当初给孩子设置“高起点”真是最愚蠢的做法。教育不能急,得给孩子制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他们有兴趣学才行!
只有在轻松、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孩子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才会用心去学。而给孩子设置“高起点”,其实是在孩子起步之初,就给孩子设置了重重压力。
杨澜健康、自信、有朝气,她不但是一位成功的传媒人,同时还是一位魅力非凡的女性。许多人问她:“你这么优秀,在你小时候,你父母是不是对你进行过什么特别培养?”杨澜的回答出乎人们的意料。杨澜说自己在上学前是跟着外婆生活的,见着父母都难,更别说教育了。上学时她才回到父母身边,但父亲常年在外工作,见上一次也不容易。所以,父亲每次回家,从不让她学习,而是带着她到处去玩,来弥补亏欠她的亲情。父母对她要求不高,快乐就是最好。正因父母像朋友一样对待她,给她一个非常宽松、愉快的环境,她才有今天的成绩。
许多理性的父母同样认为,孩子的优秀,并不是上多好的名校、达到多高的目标,而是看他是否有积极向上的自信和热情健康的品行,是否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在孩子的人生起步之时,能朝这方面培养孩子,就是成功。
韩国一位著名的小儿精神学教授写过一篇文章——《明智的父母使孩子慢慢成长》。在文中,他告诉人们:教育孩子,首先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等他们对学习有了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有不可阻挡的动力,才会努力去学。
想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就要循序渐进,千万别给孩子定超出他们范围的“制高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中去,把属于他们的欢乐还给他们,在愉悦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育不能设置高标准
希望孩子们将来有出息,能读北大、清华、哈佛等名校,这几乎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
为了这个心愿,许多父母挖空心思地为孩子规划人生,从孩子两三岁起,就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去接受各种超出他们年龄所能接受的“知识”。再或者在孩子入学之初就给孩子定下高标准,要孩子加倍努力,一定要年年拿第一,然后直奔这些名牌大学。家长这样做,不但未能激起孩子的雄心壮志,反而让许多孩子失去了孩子的天性和学习的兴趣,变得傀儡一般,没有创造力,也没有自信心。教育的失误,终于让许多父母开始反省:高标准未必有大收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句话告诉人们,凡事都是先易后难、先细后大。在孩子入世之初就给孩子定太高的目标,对于孩子来说,犹如还没学会稳妥走路,就在孩子前面竖起一座大山,让孩子去攀登,会一下子让孩子感觉到困难,产生退却的念头。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也表示:人极易受短期具体的东西左右,不容易受远期模糊的东西影响。孩子的心理特点更是如此,他们好动、单纯,更容易对简单的事情产生兴趣。目标越低,他们越容易满足,就会因为快乐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反之,当家长的如果不顾孩子的切身条件,盲目地给孩子设置什么高标准,只会带给孩子恐慌,从而产生消极和疲惫的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造成厌学情绪。
在某一学校,一个年级的学生体育相当好,孩子们都十分喜欢上体育课,这归功于他们的体育老师。这位体育老师相当聪明,他知道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体育课。比如,为了训练孩子们的跳跃能力,他采用一种“摸排球”的方法。在训练之初,老师用一根竹竿挑起一个排球,让学生们跳起来摸。因为同学们的身高各不同,他就按照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球的高度,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摸到球。这样,每一个同学都感觉自己跳得相当好,而对体育有了更大的兴趣。
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值得家长借鉴:给孩子定目标的目的不是让他达到某一个高度,而是锻炼他的跳跃能力。所以,在孩子上学之初,别一下子给孩子来什么“高标准”,非什么清华、北大或者留学海外才成,那样一下就把孩子的自信打下去了,孩子会因为目标太遥远、太模糊而觉得难度大。家长可以给定一个孩子可以达到的高度,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
案例:
在A城一次才艺大赛上,九岁的范佳一下获得了三个大奖,赢得了无数家长羡慕的眼光。小男孩的剪纸相当漂亮,凭着一幅惟妙惟肖的关公战秦琼,夺得手工一等奖;而他的象棋也下得相当好,所向披靡,顺利夺得第一名;同时,全年级文化课竞赛中,他又获得了数学一等奖。
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人们羡慕地涌向范佳的母亲,向她询问是怎样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范佳的母亲是一位下岗工人,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真没有教他怎么做。我整天忙,平时就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我孩子爱玩,我们邻居是下棋的高手,孩子老爱去看。我就对孩子说,想学棋也行,每天得先完成作业,并且不许马虎应付。孩子很听话,每天放学先写作业,自己检查没问题了才去跟着伯伯学下棋。剪纸也是孩子自学的,孩子奶奶是剪纸能手,孩子一看就喜欢上了。我对孩子说,喜欢剪纸也行呀,每次放假我带你回家跟奶奶学,但你必须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因为玩而误了学习。孩子为了学这个,在学习上也格外认真……”
这位母亲说,自己没有多高的文化,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对孩子就有一个要求:干什么都行,但前提是把每天的作业做完、做好。
就这么简单,做完作业再去玩自己喜欢的东西。完成当天的作业,对孩子来说是很简单的,于是,孩子就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让孩子在轻松和兴趣中前行,孩子们觉得开心,父母也省心,这样一步步从低处到高处,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