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经验学
6862700000004

第4章 坦然应对,培养快乐心情——卡耐基快乐人生经验学(3)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在成功的时候不要太过高兴,在失败的时候不要迷失自我。只要是我们应该得到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去得到它;凡是我们应该付出的,就真诚付出。不崇拜任何空虚和毫无意义的东西,尽最大的努力,做一个农夫,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满智慧之花。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过10%,很多的人不太了解自己还有什么才能。一个人最糟的是不能成为自己,并且在身体与心灵中保持自我。所以,我们要学会寻找自我不断地保持自己的本色。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就做生长在山谷中的一丛小树,但必须是溪边最好的一丛。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就做一丛灌木;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就做公路旁的一片绿草,让公路上也有几分欢娱。

如果我们不能够都做船长的话,那么我们就做海员好了。人的一生要做的事情,多得根本就做不完。工作有大的,但是也有小的,我们该做的工作,就在你的手边。如果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公路,就做一条小径。我们不能够只看大小就断定你的输赢,不管你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尽量做到最好。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寻找自我,保持本色。领悟:不做他人意见的牺牲品,只做自己心中的自由人。自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

最快乐的人就是那些只有付出,而不希望得到任何回报的人。他们能享受到施舍的乐趣,以对人施惠为快乐,而以别人对他们施惠为羞愧。

老子在《道德经》上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又静。”万事万物都是因为某种自然而成,并不是可以去为了什么而必须那样做的。水在地下默默无闻地滋润着万物而从不张扬,不图什么回报。

相传在一个古时候的寺庙里,主持给寺院立里这样的一个规矩:每年过年。寺庙里的和尚都要对主持说两个字。第一年过年时,主持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的是什么,新和尚说:“床硬。”主持听后很失望,默默地离去。到了第二年过年,主持又问新和尚最想说什么,新和尚不假思索地说:“食烂。”主持听后直摇头。到了第三年过年,新和尚还没等主持问,就自己说:“告辞”。主持看着新和尚背者包袱下山时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里有杂念,难成正果啊。惜矣!惜矣!”

这个故事说明了新和尚心中的杂念是他觉得他还没得到他该得到的东西,比如睡得不好,食物的不合口味,他只是一味地贪婪某些物质东西。而忽视了重要的东西,他不知满足,也不想自己想得到了什么,而是一再地抱怨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只知别人的施舍,而不知施舍的含义。

其实,每一个人在他的成长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别人的恩惠与施舍,从小在父母的教养下,师长的教育,朋友的关爱,这些人一路走来,在社会上立足。一个孤立的人是不能生存的。但是当你被恶人欺负的时候那个为你挺身而出的人;当你在公共汽车上与你素不相识就给你让座的人;当你被众人围观时一脸无助时,那个主动为你解围的人;当你消沉空虚时那个陪你聊天给你鼓励的人,他们都为了什么回报了吗?他们都是默默地施舍给别人,不需要什么报答,只要心里满足就好。

生活中,当我们有困难时,别人给予我们一些帮助。当我们给予别人施舍时,我们要的是那份安详的心,是自己心里的愉快,而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平时在别人需要关怀,需要帮助时,我们给予一些我们能够给予的东西,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回报对我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他人能很好地生活就好。这样我们才会因此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也勾画了他人心中的那个完美,使我们的阅历更加充实,思想更加成熟稳健。

世上的事情千奇百怪,有的人能快乐地生活着,心地善良,能够大公无私,心地仁慈慷慨,人缘关系很好,平时态度和蔼可亲,有着高尚的情操,并且总是为他人着想,并且为周围的人乐于奉献。他们就像阳光一样灿烂无比,走到哪里哪里就无比灿烂这类的人生来就是很快乐的。无论他们身处何地,他们也总是开开心心的,对任何事情都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在他们眼中,他们好像是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假期,他们所遥望的是一份愉悦和美丽。那么他们为什么是快乐的呢?

快乐的源在哪里?因为他们懂得施予,施予就是乐于为别人奉献,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他们的学问就是让别人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关注别人的每一个细节,与别人分享希望,分享自己的甜蜜,那么他们也倾听了别人的故事,别人快乐了,他们也就心里特别的坦然。那时,他们得到了比别人得到关怀的更甜蜜的东西——拥有。

每人每天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他们可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看到孩子哭了。赶快跑到孩子身边,安慰孩子心的伤痛;也可以在每天上班时,看到一起工作的同事面容憔悴时说上一两句让人觉得内心温暖的言语,也许那时自己的一点点生活中的施予可能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懂得施予,就是懂得了怎么去爱。爱是一种慰藉,爱别人,能让我们觉得生命会更有意义。懂得施予便是懂得怎么去拥有。

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今天你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方便,他也许可能不会马上报答,但他会记住你的好处,也许会在你不如意时给你以回报。退一万步来说,你帮助别人,他即使不会报答你的厚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日后不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做不利于你的事情,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吗?所以,请保持一颗施与心吧,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友爱之手。

请时刻谨记:寻求快乐的唯一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心态的调整

我不再为已经过去的那些事悲伤。现在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

曾经有一个富人,背着许多金银珠宝到远方寻找快乐,但是他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有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农夫唱着山歌走过来。这位富人就向农夫讨教快乐的秘诀,但是农夫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只要你把背负的东西放下就可以了。”直到这个时候这位富人才蓦然醒悟一自己背着那么沉重的金银珠宝,腰都快被压弯了,不但是这样,而且他住店的时候怕有人把金银珠宝偷了,行路时还怕被他人给抢了,他天天忧心忡忡,惊魂不定,这样怎么能快乐得起来呢?如果富人放下行囊,把金银珠宝分发给那些过路的穷人。这个富人不仅背上的重负没有了,肯定还能够看到一张张快乐的笑脸。他也会因此而快乐起来的。

很多时候,不是快乐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快乐之间的距离;不是快乐太难,而是我们活得还不够简单。在你少年的时候,行囊是空的,因此轻松,所以才会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有快乐与烦恼。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但不一样的是:你在生活当中是在寻找快乐还是在寻找烦恼。我们做事情不可能很完美,总会有点缺陷,受到点批评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们不要为别人的批评而不快乐,要学会接受,试着去改正,我们才会更进一步。

两个工匠去卖花盆,不幸途中翻了车,花盆大半被摔破了,悲观的工匠说:“完了,摔坏了这么多花盆,真倒霉。”而另一个工匠却乐观地说:“真幸运,还有这么多花盆没摔坏。”

由此可见,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一种快乐的心态。歌德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人生是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者是微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达观者,就是心胸开阔之人。一个人心胸开阔了,往往会凡事拿得起,放得下,这样烦恼就变成了快乐。

快乐其实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发自于内心的快乐才算是真正的快乐。快乐的来源有很多,好比帮助别人、事业有成、朋友信任、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儿女成才等等。快乐其实就是一种心态的调整,无论是对哪一个人来说,时间都非常地公平,痛苦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尽量快乐地过完每一天呢?

悠悠岁月在不经意带走了多少世间珍奇,如水未央、百里阿房,如今都已经了无痕迹,湮没在时间的深处。可是总有一些是让我们留恋的,依依地守候在书本里,在曲文里,在传说里,在我们对之无限的喜爱里。纤细如游丝,柔弱如花瓣,却是代代流传,永不磨灭。

不同人的快乐点是完全不相同的。比如,一个平民百姓买彩票中了500万元,他就会因此而兴奋不已。但是当一个亿万富翁买彩票中了500万元的时候,他的兴奋程度自然没有平民百姓高。名人和伟人也有自己的快乐,只是快乐的内容与平凡的人们不同。其实快乐就是一种心态的调整,就像美丽是需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一样。

人生在世,虽然说是人人平等,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一样的。一些人劳苦一生,却始终贫寒;但是有一些人从来就不劳作,却能衣食无忧。还有一些人兢兢业业,却无大业成就;一些人平平庸庸,却功名双降。虽然说每个人都需要努力,但是他们所得到的却大大的不同。所以说,差不多就好不要太过计较结果。

当然,还有另外一些人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他们总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和大动静。改了江山,留了功名。现在很多的人来这世上走上一朝,也就是吃饭睡觉,传宗接代,这也是一种使命。不同的人,背负着不同的使命,一些人改变着世界,一些人传承着世界;一些人是主导,一些人是陪衬。辉煌也好,失败也好,富有也好,贫穷也好,快乐也好,痛苦也好,经历了,也就结束了。人的一生,你的一生,就是这样,就是如此。能改变的是你的心,不能改变的是你的命。只要心态变了,感觉也就不一样了,所以快乐,痛苦,全在你的心态。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人感觉自己总是处于糟糕的境地,与一切好机会没有一点的缘分:还有的人常常生活在焦虑中,他总是不停地抱怨,他从来就不感到满足。这并不是事情本身有什么错误,这只是视角产生的错觉。只要你能够重新换一个视角。换一种态度和方法重新面对生活,那么你就能打开困惑自己的心锁。

幸福快乐与心态的积极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这种幸福,那么他就能够得到这种幸福;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这种快乐,也一定能得到这种快乐。心态消极的人不但不会具有这种幸福,而且会排斥幸福快乐!哪怕是幸福悄然降临到身边也会毫无觉察,或者擦肩而过!

其实,快乐也就是一种情绪,同时也是人的行为之一。正如弹琴与跳舞是人的行为一样。经过长期的练习,琴师用不着思考与决定,就能够习惯地拨动琴弦,弹出悦耳的乐曲;经过练习,人们用不着思考与决定,就能够自然地跳出动人的舞姿。所以说,快乐并不是上天恩赐某个人的,快乐是自己创造和争取的。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快乐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心态的调整。只要你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那么,不论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也都能够因为有一个快乐的心态而把每件事情处理的得体周到。

无论何时何地,请时刻牢记:快乐,其实就是一种心态的调整。

不让批评之箭中伤你

我们大多数人对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情都看得太过认真。其实,一般人根本就不会关心别人批评他人什么,他们想到的只是他们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小问题非常的关心,可以这样说,他们关心的程度,要比能置你或我于死地的大消息更关心1000倍。

戴尔·卡耐基在青年会夜校的课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卡耐基课程是有效的和实用的,在卡耐基课程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遭到了来自另一方面的非议和责难。

卡耐基自己在不断完善他在夜校里的“卡耐基课堂”。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卡耐基认为,他的课程不能只是沿用现在的形式,应当有所创新,让自己的课程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内容体系。因此,卡耐基停止了讲课,躲到办公室里构思自己的课程安排,修改并制定新的课程表。这个时候,他发现虽然只讲授了所有课程的前三分之一,但学生们已经提高了演讲技巧,谈话方面也显示出高超的水平;并且,在其他方面也获得了不少的进步。

卡耐基由此打定主意,要以接受能力为课程基础,继而开设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课程,还有怎样摆脱忧郁的课程。

可是,正是由于一个晚上的停课,学生们不满了,闹到青年会的新主任那里。那位中年妇女主任,毫不客气地教育戴尔·卡耐基:“先生,你必须记着:你的课程,学生们并不怎么满意。你不能如此懒惰,不要以为你现在能拿到三十美元一个晚上就很了不起!明天,我就可以让你永远告别青年会。如果你不能勤奋地工作的话!”

面对这样的警告,卡耐基并没有什么担忧。他平静地接受了因自己不上课而学生不满的事实,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明白应该怎么办。此时的卡耐基,又想到了“停止损失”法则。

卡耐基认为,不要害怕别人怎么说,只要你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对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评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你心里认为正确的事情,因为“做也该死,不做也该死”,无论如何都是会受到批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