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有个人叫王洪怀,同样因为垃圾而致富。他原本是名拾荒者,有一天突发奇想,把易拉罐剪碎熔化成小金属,再花钱请专家化验,结果显示,这是很有价值的铝合金,当时市价每吨约一万多元。王洪怀从此专门回收易拉罐,之后并成立金属再生加工厂,三年内就赚了270万。
垃圾在普通人眼里就是废物,一文不值,但是在一些人眼里却充满商机,于是他们抓住机会获得了成功。在生活中,因为思维定势的影响,让我们对机遇视而不见,直到别人获得了成功,我们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由此可见,思维对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它能让人们认识到即使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也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刚大学毕业的李燕去一家单位应聘,但是在面试时遭到了拒绝,因为她太年轻,而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人士。李燕并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面试由人事经理亲自主持。
由于李燕的笔试成绩最好,人事经理对好颇有好感。不过,得知李燕没有一点工作经验,人事经理决定收兵:“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电话通知你。”李燕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双手递给经理说:“不管是否被录取,请都给我打电话。”经理呆了一下,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录用的人打电话”“您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经理一下对眼前的姑娘产生了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什么呢?”“请告诉我,我什么地方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那这一块钱?”李燕微笑着说:“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你一定打。”经理也微笑着说:“请你把一块钱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就这样,李燕用一块钱叩开了机遇的大门。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懂得思考问题的人才能成为出色的高效能人士。不少学者对人类思维的实际运动过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过研究,发现高效思维者与低效思维者思考过程的区别在于,前者思考问题条理清晰,后者则混乱无头绪。那么高效思维的方法有哪些呢?基本方法如下:
(1)逐步接近法。经过简单的步骤来解答难题;把问题划分为几个部分,从而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容易。耐心地一次研究一个问题或一个侧面,通过其中的逻辑联系找到你需要的答案;从问题中归纳出简明的”如果——那么”的关系,从而得到结论。
(2)图表解析法。画出简图、表格、图解以及其他形象化的图形,来启发、帮助你思考,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解决数学、物理题。
(3)重新表述法。把问题用自己语言来表述,会使自己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4)分割限定法。通过某些简化的推论或直接抛开无关因素、不可能的因素以及方向,来缩小问题的范围,就像放一个篱笆在问题的周围,使它同无关因素隔开,使其范围得到限定,结果,问题的解答自然变得更加清晰、容易。
(5)充分列举法。简明地但不能有遗漏地列举出所有你在寻找答案时应当加以考虑的各种方案、各种可能性、各种情况、各种安排、各种组合等等。
(6)系列连环法。把各种可选择的方案、以及可能派生出来的方案、可能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整理出来,或按时间的序列,或按空间的序列,或按其他的某种关系,画出树形的图解或其他形式,使其系统、全面、连环起来,以便于你去追踪、考察、说明所有已知的、看起来有可能的办法和答案。
(7)异常跳跃法。遇到那些异常困难的问题,我们不妨把它先放一下来,做点别的事情。这并不是要放弃,因为你把问题放在一边,实际上你头脑中还会经常浮现出这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沉淀,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许就会一下跳出来。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无法改变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找出最有利的答案和方法,帮助自己获得成功。很多人折腾了半天,但是没有一点成效,这就是一种悲哀。一种好的思维方式是引导你走向成功的快捷之路,当你在为工作和效率担忧、焦虑的时候,不要心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要想做一个高效的人,就必须会运用高效的思维方式,当思维绽放出美妙的火花时,你距离成功就不会远了。
8.运用团队的力量,做一个高效的人
团结就是力量,个人的力量永远也没法和团队相比。那些高效成功的职场人,必然是能够充分融入团队,善于借助团队的力量来实现高效率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很多工作都强调明确的分工,要做成一件事情,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拥有积极、高效、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员工是每个企业的愿望,可要实现人的持久健康发展,不是企业一方努力就能够达到的,需要员工有自我调整、自我激励的意识。当我们在考察那些高效人士的秘诀的时候,可以发现他们无一不是非常注重团队配合的。琼·R·卡扎巴赫与道格拉斯·K·史密斯合著的《团队的智慧》曾对团队有这样的诠释——“团队就是一群拥有互补技能的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达成目的,并固守相互间的责任。”
在自然界里,蚂蚁是一种非常讲究团队配合的动物,它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细:如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同时受到工蚁的服侍;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等;而雄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抵卸外侵、保护家园。蚂蚁家族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时艰,所以蚂蚁的这种团队精神经常被人们用于诠释齐心协力、团队合作的意义,因为它们这种群策群力和其高效率的团队协作方法,是值得人类的反思与借鉴的。
现在很多企业特别强调团队配合,团队精神,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希望他们能够为公司创造高效的业绩。但是有时候这却是企业的一厢情愿,工资也提高了,福利也变好了,但是一些员工的工作效率还总使提升不上去,进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进程。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缺乏团队意识,不注重团队配合,那么就很可能影响工作效率,毕竟集体的力量永远比个人大。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女职员,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在学校期间,她专业精通,文采惊人,是一个出了名的才女。毕业时,她顺利地进了一家知名企业。看起来一切都一帆风顺,可谁料到,这位被她所在学校都引以为荣的高材生,在这家知名公司工作了不到半年就被辞退了。
为什么呢?原来在这家知名企业中,竞争激烈,人才济济,每周都有一次例会讨论公司的计划、项目进展等。开会的时候,与会人员都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她却安静地坐在一边,一言不发。其实她也有很多想法和创意,但是她怕自己表达出来会被认为是锋芒毕露,是张扬个人,还怕自己的想法不合领导的思路,被人看作非常幼稚可笑。因此只要别人不问,她就不开口。逐渐地,同事们因为看不到她的实力而视她为“花瓶”。最后,她由于自己的沉默失去了工作。
在职场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独来独往,不注重团队配合。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新人身上,但是这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刚工作,有很多知识和经验要向别人学习,很多事情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这时候就需要与集体,与同事一起来解决。在职场中,要想做一个高效的人士,就要使自己迅速地融入到集体中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当我们因业绩突出而受到表扬或奖励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没有集体的帮助,我们是无法取得的今天的成就的,千万不要把全部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否则以后我们将失去团队成员的帮助,而没有他们的帮助,就算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往往难以奏效。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要想创造高效,就必须加强团队精神:第一是要坚定信念,相信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制胜的不二法则;第二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市场经济越完善,靠个人努力、单打独拼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第三是要有“适当放低自己,方能海纳百川”的胸怀。
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管理者或员工个人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个人英雄主义,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的概念相混淆等等不合理的现象。
三个和尚要喝水,要协作,要引进新的机制,要采取新的办法,办法在变,观念也在变。一定要发挥协作精神,企业内部要协作。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你说是“让利”于团队,实际不是,而是共同取得更大的利益,是双赢。这样,才能让个人得到仅凭自己的力量得不到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