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6960100000025

第25章

“组织上”让童淑英到奎屯河来的真正目的。是让她和“看上她的”副部长完婚。她却借一位敢死队长案件,以死相抗,“吓”走了副部长。新来的破冰连长掉进冰河。她用自己的身子焐活了连长,也焐出了一个家。连长再次倒在了奎屯河里,她顶替自己的男人当了连长。退休之后。她的儿子,又成了这条奎屯河上的破冰连长。啊,童淑英,一位属于奎屯河的女人。

在新疆,人们喜欢把奎屯附近这片“三不管(克拉玛依市、乌苏县、沙湾县接壤处)”的地方,叫“金三角”。据说。这里是北疆的地理中心,同时也是天山以北经济带的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师部,就坐落在这个中心的中心——奎屯市。

这个地方叫奎屯,是因为这里有一条河叫奎屯。如果没有奎屯河,奎屯市就不会存在。就是存在,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因为有了这条河,这片荒原才有了自己的名字,才会出现在地图上。因为有了这条河,王震和陶峙岳的部队才会选在这个地方驻扎,才会在这里开荒,种地,盖房子。因为有了这条河,才会有一大批湖南、山东、上海的女兵来这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因为有了这条河,才会有童淑英和河的故事。

1999年10月,童淑英还清醒的时候,给她的儿女们总结了她的一生:“我这一辈子,是嫁给这奎屯河了。没有哪个女人能跟我比,嫁给一条大河的女人,自己就成了大河,成了绿洲。知道大河为什么那么暴烈地从山里跑出来,就是想冲出大戈壁,想浇灌出一片绿洲,一匹快马几天几夜都跑不到头的绿洲,全是庄稼和果园。”

你见过这么丰饶,这么辽阔的女人吗?

你见过这么丰饶,这么辽阔的绿洲吗?

童淑英就是这样一条大河,这样一片绿洲!

野性的奎屯河和野性的男八

在地名学上,有一个共识,凡带有色彩的地名,大都有其丰富的内涵。

奎屯,就是这样一个带着色彩的地名。

“奎屯”一词源于古老的蒙古语,原意为“冷得发蓝的地方”,直译就是“蓝色的寒冷之地”。相传是成吉思汗西征时。军队夜宿于此,正值寒冬,兵士们冻得连连口呼“奎屯”,因此得名。

不过,关于奎屯,我还听过另一个版本的地名起源。是一个和白雪公主有关的故事。

故事里的白雪,是上帝的女儿,一位长翅膀的小公主。一年冬天,上帝带小公主出来游玩,途经奎屯上空,小公主看见雪花姐姐们都在往下跳,好玩极了。小公主也想往下跳。上帝见他最心疼的宝贝女儿也要往下跳,就吓唬她:“下去就没命啦。”上帝说的是实话,下去那么多雪,没见回来过。

小公主看着周围飞翔的雪花,羡慕得要死。那些雪在天上时都是一大堆一大堆,往下一落,就成了光彩照人的小鸟儿,落在地上又变成一簇一簇的花。小公主听不进上帝的话,她不想在天上呆了。她想,天上有什么美的?于是纵身一跳,就从天上下来了。

上帝气歪了嘴,就放出风把雪吹碎。风越大,雪越好看。离大地很远,小公主就成了花。

小公主落在地上,呆了整整一个冬天。在她的梦幻中,春天就要来了,她还有一次开花的机会。可春天一到,从天山里窜出一条冰冷的大河。牧人的羊群全被冻死了,马也大声咳嗽,喘不过气。开天辟地以来,谁也没见过这么暴烈的河。河里翻滚的不是浪花,是大块大块的冰,硬得跟铁一样的冰。它们前呼后拥,轰隆隆铺天盖地呼喊着:“奎屯、奎屯”,向下游冲去……

奎屯,这个让人们失魂落魄的词,就是这样喊出来的。

牧人躲在地窝子里,抱着牲畜的脖子,动都不敢动了。

随后,这个恐怖的词就传遍大地,成了一条大河和一座城市的名字。

在那个春天之后,憔悴不堪的小公主孕育出鲜花的蓓蕾。她要使出全部力量给她长上翅膀。跨越两个季节的生命才能飞翔。

当凶猛寒冷的奎屯河吼叫着扑过来时,雪静静躺在地上,动都不动。河抬头往四周看,它糟蹋过的地方长出了绿草,草地上开满鲜花……

山东女兵童淑英来的时候,奎屯河流域驻扎着陶峙岳将军的一个师(九军二十五师)的兵力。部队从奎屯河里引水屯田,养育着一片片小小的绿洲……

童淑英是从黄河人海口的那片滩涂上。穿上军衣,一路向西。最后落脚在这片荒原上的。

当时,她才十八岁。和白雪公主下凡奎屯的年龄差不多。

她的两条大辫子就像是套马绳一样,不论走到哪里,准能套住不少野性十足的军人。

和童淑英一起分到二十五师的还有一百三十多人,全是清一色的山东大妮子。

她们在锣鼓声中到了沙湾县老炮台,吃了一顿面条之后,队伍又集合了。几位干部模样的人出来,从排头开始和她们一一握了一遍手,就又有一百多人分别去了七十三团、七十四团和七十五团。留在师机关的就剩下了十几个了。

童淑英一看:“长得俊的、模样好的全给留下了。”

接下来她们就成立了一个女兵班,十三个姑娘的主要任务是给机关上的首长们当公务员,几个文化高的就兼文书这类的活。

几个月之后,女兵班就剩下了五个人,其他八个都嫁给了处长、参谋、主任了。

童淑英本来也被列进了嫁人的行列,看上她的是机关的一位副部长。

“组织上”已跟她谈了一次话,说副部长是河北人,新疆“9.25起义”军官。副团级干部。就在俩人准备见面时,奎屯河上的水工团出事了,副部长就被派去处理事去了。但是副部长走了没几天,组织科长就通知她也到水工团去。她知道,这一去恐怕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非得嫁给比自己大十四岁的副部长了。

她死活不愿意去,组织科长说这是命令,非去不行。

她去了,可没想到这一去竟然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在那年秋天,嫁给了一个“二百五”连长和那条让她自豪了一生的大河。

水工团是由起义的国民党骑兵部队改编过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治理奎屯河,给垦荒部队的农田提供浇灌用水。

部队驻地就设在奎屯河边,一片水草丰美的野柳林里。在机关的日子里,童淑英就听说这支部队很苦、很累,所以这支部队的兵,也是从各个部队调来的一些“不要命”的主。再加上部队起义不久,没有经过很好地改行,进入垦区之前还在北塔山一带剿匪。旧军队的习气相当严重,而且还经常发生诸如打架斗殴、走火死人、调戏妇女这类的事。

童淑英还听说,副部长到水工团处理的就是一起和进疆女兵有关的事。

据说,前些日子上级机关给这个部队分来了十六位女兵。考虑到担负任务最重的突击连大龄官兵多。就专门给他们分了三名。

女兵们的到来,无疑是给一个个老大不小的男人们注射了一支兴奋剂,但是,当四十多个符合结婚条件的兵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之中将来只有三个人可以胜出时。奎屯河边的“三大战役”就此拉开了序幕。

几天少有的平静之后,第一战役开始了。兵们从刮胡子、讲卫生(当时讲卫生是男人讨喜欢的重要条件之一)开始,将一切可以公开展示男人阳刚、果敢、勤劳、智慧、俊美的言行,在第二战役(又叫“吸引战”)中,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可是好景不长,让人欣喜的日子持续了不久,男人们的本性就暴露无遗了。于是,野性的奎屯河边上,又上演了一幕幕为了女人而展开的“心理战”,这些深谙兵法的男人们,将三十六计全都用到了三个年轻的姑娘身上。唇枪舌剑地明争暗斗之后,一场更为惨烈的“进攻战”。也就是第三次战役开始了。胆大的开始主动接近女兵,胆小的则向组织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说白了,这群背井离乡、时而“国军”、时而“共军”的兵们,自从跟随陶峙岳起义之后,渐渐远离了战争,熟悉了和平。他们看着自己开垦的土地上,长出了庄稼,自己垒起的房屋里,冒起了炊烟,再回头看看墙上渐渐生锈的钢枪,人人都想有个家。

在这一点上,他们成家的欲望,比根红苗正的王震部队的兵们,还要强烈得多。但是他们当中的部分人,还是尚未来得及脱胎换骨的兵痞。

于是,在三个如花似玉的女人面前,出现了失去理智的举动。突击连(又称敢死队)队长马洪武,就是受了老兵海三儿刺激后,借着酒劲和一位女兵展开“肉搏”的。

那天下午,马洪武带着海三儿等二十多个突击队员,跳进汹涌的奎屯冰河,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大堤的决口。当他们被拉上岸时,一个个都冻成了硬棍,大太阳底下又晒又烤才缓过劲来。回到营地,上级的一道嘉勉电令和“放开喝个够”的玉米烧,让他们又想起了女人。

海三儿借着酒劲跪到马洪武面前。求他发个女兵当老婆。马洪武生气地踢着海三儿骂他没出息。海三儿却说,上次分来七个湖南女兵,这次山东的才来了仨,全连一百多号兄弟呀,我不抢不夺不争,就只能打光棍了。

海三儿走后,马洪武越想越觉得海三儿的话有道理。

马洪武开始想起自己的婚姻大事了。本来他是要在上批的女兵中找一个的,可是上级有政策,小的让老的,结果七个女兵,没他什么事。这次他可以轮上了。他想,论年龄,他在全队排第二。论职务,他是高职低配的副营职连长。论条件,虽说是起义军官,可在国军时期,没干什么大的坏事,到了共产党这边,剿匪中,他又立过战功。会战奎屯河,他是从全团挑出来的突击连长。想着想着。他又想起了海三儿的话……

于是,他就命令通信员去把女兵高亚敏(化名)叫来,他想和她谈谈,如果同意,就打报告和她结婚。

高亚敏来时,他的酒劲正兴。以酒遮面,就和人家谈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高亚敏却不愿意。结果他就把人家的衣服撕开了……

马洪武的漏子捅大了,把师里的副部长和团里的刘主任都捅到突击队来了。几天之后,副部长宣布将马洪武撤职查办。

马洪武被带去劳改队的那天,刘主任在水工团的干部大会上,狠狠地批了一回马洪武。他说:“在坐的谁都知道,你马洪武打仗是块好料,开荒是把能手,奎屯河引水抗洪,你一个顶几十个。可是你一个人高马大的男人,机枪大炮没让你趴下,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小女兵,却把你给扳倒了。你找人家女兵谈话就好好谈,工作学习什么都可以谈。可你不能谈着谈着就把人家摁倒了,这算什么本事?难道你就没想想,你把女人摁倒的同时,也把你狗日的自己摁倒了吗?女人站起来穿上裤子,还是原来的女人。可你再站起来穿上裤子,就不是那回事了。你狗日的尽管还是姓马,但是后面的连长两个字,就和你狗日的彻底没关系了,而且你还成了我们大家的敌人……”

事隔几十年后,听过刘主任那次讲话的人们,都还记得他的教导:“你把女人摁倒的同时,也把你狗日的自己摁倒了。”

这是哲理。一个不仅仅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哲理。

男人啊,让我们一起记住刘主任的另一句话吧:“女人站起来穿上裤子,还是原来的女人,可你再站起来穿上裤子,就不是那回事了。”

马洪武被押走之后,奎屯河似乎失去了很多的野性,一连平静了许多天。突击连的兵们。也蔫了好多天……

童淑英来的时候,这个连队还没缓过劲来。

突击连是水工团的拳头部队。师里新开发的四棵树垦区,正等着突击连的兄弟们把水引进四棵树几万亩的良田。但是马洪武走后,团里一时还选不出合适的连长来,师里就让副部长先在这里蹲点,等新连长上任。

副部长结合马洪武的事,前思后想了几天,也怕夜长梦多。

于是,他就让政治部想办法安排童淑英到奎屯来。

于是,组织科长就找了个合适的理由,让童淑英来慰问部队。可是童淑英心里十分清楚,她是奉命来和副部长谈婚论嫁的。

本来,副部长是不想让童淑英到突击连的。

他想在团里和她谈谈,如果她愿意的话,就在团部找间房子把事办了。因为他怕她的到来,会刺激了突击连兵们的情绪。可师里的人却直接把她送到了连队。搞得副部长好个措手不及,不得不将童淑英安排到了女兵班(当时女兵班只剩了两个人,因为高亚敏出事后调到了其他单位)。

当天下午,水工团的刘主任就风风火火赶来了,代表组织出面给童淑英谈话,“不到一个小时,说了副部长一千个好”。

童淑英只好答应和副部长见个面。

说来也巧,就在刘主任安排她和副部长见面的空里,一个女兵详细地给她讲了马洪武和高亚敏的事。顿时,童淑英就没了任何情绪,就觉得心里堵得难受。等再见到“小老头一样”的副部长,还没等人家说一句话,她就“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副部长越劝,她就越是放肆地哭。没法,副部长只好再去请刘主任,可是当他刚出门,就看见突击连的兵们全都毫无表情地站在连部门口,把他吓得又退了回来……

刘主任终于出现了。副部长就让他去劝,并说:“先别提结婚的事了,只要别让她再哭就行了。这样哭,影响不好,影响不好。”

可谁知刘主任劝着劝着就又说上了结婚的事:“你别这样哭了,同不同意和副部长结婚,你说句话不就完了,哭能说明什么?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不同意!坚决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刘主任和副部长都没想到,童淑英不但停止了哭声,而且一连喊了几个:“你们不能逼婚,你们不能逼婚。再逼,马洪武就是你们的下场。”

过了好半天,刘主任看了看副部长才说:“谁逼婚了?谁逼婚了?我们可没有逼你呀。”

“童淑英同志,如果你不同意就算了。我本来只是想和你商量商量,谈谈心,绝对没有逼你嫁给我的意思。对不起。请你原谅。刘主任,麻烦你送童淑英同志回去吧。”副部长说。

童淑英回到女兵班,一连躺了几天没起床。期间,副部长和刘主任都来过几次,但谁也没有再说结婚的事。

直到第三天早上,刘主任又来了。他见童淑英还躺在床上,就叫一个女兵和他一起出去了。不一会儿,女兵回来说:“主任让我问问你想通了没有?副部长在等你的回话。”

童淑英说:“想什么想?通什么通?反正我就这样了,再逼我就死给他们看。”

女兵将童淑英的话转告刘主任的当天,副部长就离开突击连,走了。

童淑英却留在了突击连,而且这一留就留了一辈子。

野性的奎屯河和野性的女八

副部长走后,新连长就来了。

新连长叫周宝印,陕西关中人。原先是六军的侦察连长。部队进疆后。他调到一兵团(兼新疆军区)机关,后来又奉命去筹建八一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