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说益阳
7126600000048

第48章 民国商都篇(8)

益阳街头的行业版图

竹器业:益阳竹器业始于明朝初年,嘉靖年间开始分大郁和小郁行业。清道光年间形成竹艺,且发展较快。小郁竹艺学自四川由船载入的竹器特产,同时参照江、浙一带的竹器工艺,形成益阳特色的竹艺。民国时期,益阳有小郁竹艺加工作坊、店铺15家,集中在临兴馆至珍记福沿街及临兴河街,从业者100多人,年产竹器约20 000件。产品包括桌、椅、凳、枕4类共12科,20世纪40年代品种有所增加。当时从临兴馆到珍记福,被称为小郁一条街。

竹木业:集中在皇庄河、三堡峡、西流湾和东关河下。

煤炭业:集中在龙山港。

粮食业:集中在向家码头、石码头,有粮食一条街之称。

土纸业:集中在临兴馆至大码头,有土纸一条街之称。土纸种类有顶炮、笋壳、三才、一另、黄表、千张、连七、晒纸等。较有名的土纸商号有楚保、德新等共12家。

鱼虾业:集中在贺家桥一带,有鱼虾一条街之称。民国时有干鱼行8家,其中有商号义昌、志达、悦来等。另外,民国时东门外教育村鲜鱼行刘大生,堪称殷实大户。

烟草业:1934年,益阳有商铺30余家,以谢新泰、赖益兴两家最出名。

屠宰业:民国时,较大的屠坊有魏公庙的胡玉记,学门口的李合茂、东门口的吴记。

旅栈业:集中在大码头,散布于汽车路、学门口、南正街,其中,大码头有旅栈业一条街之称。

饮食业:集中在三益街、学门口及沿街各点。其中,三益街有饮食一条街之称。

在清朝时,益阳城区的饮食业有较大酒馆10余家,多为平房。民国时,相继出现花园式的楼台酒馆。有养性花圃、秾积花园、救济花园,皆设在后街的清幽之处。一般酒馆有仙鹤楼、天然、万春楼、聚丰园、九馨阁、迎宾、邱鸿兴、醉月楼、小蓬莱、泌香居、庆洲等10多家。

民国时期,益阳小吃业著名的有:

(1)紫鸿春的面包。其面包品种齐全,咸甜味美,外加碗汤,经济实惠,一直沿袭至新中国成立初。

(2)盛光保米粉。米粉厚薄均匀,长挑不断,原汁原汤,面码丰盛,一直沿袭至20世纪70年代初。

(3)苏楚江甜酒。甜酒味甜粒散,酒浓不老,气味芬芳,名冠楚南,一直沿袭至合作化前夕。

(4)易鸭婆发粑粑。发粑粑色白个大,松软可口,一直沿袭至合作化前夕。

(5)蔡伏林糖粑粑。糖粑粑糯不粘牙,味正不酸,一直沿袭至合作化前夕。

(6)玲玲咖啡馆。经营咖啡、冷饮等,货源由长沙丰盛冰厂供应。

副食业:俗称南货。本帮有天昌、天赐福、利人洪、余康等商号。江西帮简称西帮,著名的有怡怡长、有成斋等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