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7192900000044

第44章 结核病防治的献身者——朱宗尧(1)

杨志武

朱宗尧(1913-1998年)是闻名于国内外的结核病防治医学专家,天津防病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1939年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即投入结核病的防治研究工作。从事防痨事业的50多年中,朱宗尧始终不渝,锲而不舍,为天津防痨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进协和立志防痨

1913年朱宗尧出生在天津一个书香之家,他家学渊源,从小就喜爱读书。朱宗尧的父亲是一家名为“美最实”的洋行的职员。由于业务关系,能讲一口地道的英语。朱宗尧放学后经常到父亲的洋行去玩,在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下,朱宗尧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能用英语与父亲进行会话。1931年夏天,朱宗尧从南开中学毕业,此时恰逢他的远房表哥郑兆龄来家做客。这位仪表潇洒,谈吐不俗的大学生刚刚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他向朱宗尧讲述了自己在协和医学院的学习生活情况,协和医学院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和优美的校园环境,深深吸引了朱宗尧,他随即向父母表达了也想到协和医学院学医的想法:在那里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学到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做医生是高尚而又稳妥的职业”。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双亲的赞同,朱宗尧报考了协和医学院。那时,全国各地投考协和医学院的学子很多,为了争取好成绩,朱宗尧在表哥郑兆龄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考前各学科的复习准备。因此,早起晚睡便成了常有的事。由于疲劳过度,朱宗尧患了感冒,持续的高烧,让他感到浑身无力,他的父母为此十分担心。眼看进京参加协和医学院预科考试的时间已日渐临近,但朱宗尧的病却一直没有起色,这使朱宗尧心急如焚。朱家请来医生为朱宗尧诊治,被告知:朱宗尧感冒比较严重,尚需疗养时日,如期进京参加入学考试恐怕已不可能。听到医生与父母的谈话,躺在床上的朱宗尧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坐在 一旁的父母和表哥安慰朱宗尧说:不要太伤心了,来年还有机会,现在最主要的是先把病养好……朱宗尧说,自己精心准备了这些日子,就是为了参加今年的入学考试,我不能因为病就放弃了今年的机会。经过治疗,朱宗尧的身体渐渐好转起来,而协和医学院的入学考试已经结束了。尽管如此,朱宗尧也没有放弃进协和医学院学习的愿望,而是愈加强烈了,他征得父母的同意,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告别了父母,乘车只身进京,直奔协和医学院。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协和医学院院长,用英语向院提述说了自己想做一名医生,由于生病,延误了入学考试的情况,并再三请求院长再给他一次考试的机会,他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这位外籍院长为朱宗尧立志学医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对朱宗尧说:“为一个人单独设考场,学院尚无先例,我们需要研究研究,才能答你。请你先回去吧。”朱宗尧拉住院长的手恳切地说:我既然来了,就不打算回去了。我愿在此等候您的研究结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朱宗尧在院长办公室的外边焦急地等待着。时针已指向中午12时,从早晨离家到现在,朱宗尧还一直没有吃喝任何食物。这时,院长办公室的门打开了,院长微笑在走了出来,他和蔼地对朱宗尧说:“我们进行了研究,一致同意你考试的请求,学院将为你单独设考场,请你认真准备准备。”

朱宗尧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协和医学院院长的希望,更带着自己对学医的渴求,充满自信地走进了考场。他没有应试入学必须考的全部学科,只应试了英语和物理两门课程,这或许是协和医学院入学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当朱宗尧走出考场的时候,似乎感觉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轻松。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漾出了获胜者的笑容。朱宗尧再次来到了协和医学院,与院长亲切话别后,返回了天津。

在家等待考试结果的日子里,朱宗尧有度日如年之感,他天天到家门口等着邮差的到来。一天,邮差终于给朱家送来了信函。朱宗尧接过信函,一行醒目的文字跃入了他的眼帘:“北京协和医学院缄。”他迅速拆开信,“我被协和医学院录取了!”他拿着录取通知书,急切地向父母的房间跑去,他要将这喜讯立即告诉自己的双亲。院子里的大公鸡似乎也被眼前的景象喜惊了,紧紧跟在朱宗尧的后边跑,朱宗尧只顾往父母那儿奔,并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大公鸡,一不小心,将跟在身后的、自己喜爱的大公鸡踢飞了。从此以后,朱宗尧考上协和医学院,高兴地一脚踢飞了大公鸡的事就成为他母亲逢人便讲的佳话。

1931年的金秋时节,风华正茂的朱宗尧满怀着抱负与理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跨进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医学学府协和医学院,掀开了他人生崭新的一页。

进入协和医学院学习的学生,得先到燕京大学医预系学习三年。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转入协和医学院本科课程的学习。在这三年的学习中,必修课除中文、英语、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外,还要学习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而且除了中文外,其余全部用英语授课。从预科到本科,前后要学习八年。学院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明确规定,各门课程以75分为及格标准,如有一门不及格就得退学。刚入学时的朱宗尧感到最困难的就是语言障碍。他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且在南开中学时英语学得也很好,但在协和医学院初听老师讲专业课程,还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难。但朱宗尧知道自己没有任何退路。学医是自己选择的, 既然选择了,就决不能放弃。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朱宗尧除了上课,就是通宵达旦地拼命背英语单词,朗读专业英文书籍。并经常与外籍授课教师交流学习专业课的收获。经过不懈努力,他的专业英语水平提高得很快,成为班里的佼佼者。这为他日后到国外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9 年,朱宗尧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全部学业,并当之无愧地获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他所在的班有一多半同学因跟不上课被淘汰了,50多名同学中只剩下了19名。

戴着博士帽的朱宗尧,既感到兴奋,也感到心里沉甸甸的,望着墙上出资兴办协和医学院的美国石油巨子洛克菲勒神气的油画像,朱宗尧心底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民族爱国之情,“我 一定要用学到的真本事,为中国人长志气,叫外国人不敢再耻笑我们。”

也就在这动荡之年的秋天,26岁的朱宗尧回到了天津,与小他两岁、毕业于女子师范学院的王光纯举行了婚礼。这年正逢天津百年不遇的洪水,凶猛的洪水殃及了半个多城池,朱宗尧坐在接新娘的船上,望着衣食无着、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的灾民们,他的心绪就像这滔滔洪水一样,久久难以平静……而当他听到孩子哭声中传来的阵阵强烈的、令人揪心的咳嗽声时,朱宗尧以一个医生的敏锐直觉断定,这是结核病。而且这场水灾过后,又不知会有多少人要被这难以治愈的结核病夺去宝贵的生命!在那个时代,结核病是十分猖獗的,我国 90 %的20岁左右的青年人感染上了结核菌,中国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患结核病之第一国,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走在大街小巷,常会见到咳嗽不止的患者随地吐痰。营养的不良,必要防治手段的缺乏和不文明的习惯,造成了结核病的广泛传播,而且,一旦染上此病便不易治愈,死亡率是很高的。

痨,中国古代医学家早已认识此病的厉害。《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均有关于此病的记载。《济生方 ?劳瘵》中写道:“夫劳瘵一症,为人之大患,凡受此病者,传变不一,积年染痊,甚至灭门 。”有文献记载,解放前夕,天津人口死亡者中,结核病居第一位,每六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结核病,因而,人们往往“谈痨色变”,对结核病比今人对癌症还要惧怕。面对此情此景,朱宗尧深深感到作为医生所肩负的“医学救国”、治病救人的责任。结核病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宝贵生命,他要与同仁们一道,为改变这种状况,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朱宗尧毕业后,学院已决定让他留在协和医学院的内科工作,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内科要求的条件比较高,而且待遇优厚,又很有发展前途,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朱宗尧作出了献身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决定。朱宗尧的抉择,作为妻子的王光纯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因为从王光纯与朱宗尧相识的那一天起。朱宗尧做事,从来都是只要认准、决定了的事,都是一定要坚持做到底的。朱宗尧携爱妻前往北平,即向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素有“中国洋教授”之称的袁贻谨正式提出了“我想去公共卫生系工作,我对结核病感兴趣”的申请。对朱宗尧的举动,具有极高威望的袁贻谨教授感到愕然了,没有立即答复朱宗尧的请求。而是神情严肃地对朱宗尧说,对职业的选择,事关一个人的前途命运,非同小可,而且内科确实要留他,这是别人求之不得的机会。因此请他慎重考虑考虑再做出决定。袁贻谨教授的语重心长令朱宗尧感动不已。他向袁贻谨教授表达了自己的肺腑之言:留在内科虽然有它的优越性,但学习结核病的防治,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视野。比如,X光胸透、照相以及与防治结核病有关的气胸、 腹的治疗等专门技术。更主要的是,痨病是顽疾,需要更多的热心于防痨事业的专业人员。特别是青年专业人员去攻克它,征服它,作为一名青年医生,他有责任去担当此任,他要为摘掉“东亚病犬”这顶帽子做 一番事业,他愿为我国的防病工作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掷地有声的话语,表达了朱宗尧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坚定决心。

第二天,朱宗尧就接到了由袁贻谨教授亲笔签字的通知,鉴于朱宗尧在学校时公共卫生课成绩优异,同意其到公共卫生系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

1939年8月,朱宗尧如愿以偿地转到了公共卫生系,从此,对结核病防治的学习与研究,对结核病患者的诊治便伴随了他的一生,并且铸就了他在防痨领域的业绩。

二、从名师医术猛进

裘祖源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防痨专家、医学教育家,是中国近代防痨事业创始人之一,专事结核病流行病学与结核病防治医学研究,我国防痨界素有“南吴北裘”之称,“南吴”指的是上海的吴绍青教授,而“北裘”指的就是裘祖源教授。他在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教学期间,在协和医学院公卫系教学基地一一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防痨专业机构一一结核门诊部。朱宗尧到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后,担任了临床住院医师和助教医师,参加了协和医学院第一卫生事务所防病科的儿童保健、学校卫生、医学统计等项工作。裘祖源教授赴美国学归来后,朱宗尧即投师于裘祖源教授门下,在裘祖源教授的指导下,朱宗尧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对他以后从事防痨工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裘祖源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对医学基础理论学习,还是做临床实习训练,他都要反复强调努力培养认真学习。认真做事,勤于实践,独立思考的习惯,树立重自己得出结论而不要人云亦云的求实精神,这使朱宗尧受益匪浅。朱宗尧非常珍惜跟裘祖源教授学习的机会,对裘祖源教授指定阅读的书籍,他总是废寝忘食地认真阅读,遇有疑难问题,就向裘祖源教授求教,直到弄通、弄懂为止。他如饥似渴、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受到了裘祖源教授的赞赏。裘祖源教授对这位勤奋的青年人十分喜爱,他对朱宗尧说:结核病严重危害者人类的健康。要攻克这一顽疾,不仅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更需要有献身精神。你选择防痨工作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这很了不起。青年人就要有担当重任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解决难题的恒心,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裘祖源教授的一番话,使朱宗尧深受鼓舞,表示决不辜负裘祖源教授的殷切期望,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全部热情投入于防病事业中去。

为了使朱宗尧尽快掌握与防痨相关的业务和技能。裘祖源教授不仅手把手地传授诊疗技术 ,还经常单独给他留一些课题 进行研究测试。朱宗尧为此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以获取每一个准确的测试数据。因为裘祖源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要求非常高,稍有差错,裘祖源教授就会毫不留情地当面指出,严肃批评。有一次,裘祖源教授突然问朱宗尧结核菌和疫苗的做法,它们的研制者是哪国人?朱宗尧一时答不上来,裘祖源教授说:“连这个都不知道,证明你根本不看书。你必须弄懂,不努力不行。”批评虽然很严厉,但却给朱宗尧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激发了他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与裘祖源教授在一起时,他要求教学双方都用英语,日常生活会话也不例外,这对朱宗尧直接研读外文书刊,及以后到国外深造,了解最新的科研信息,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裘祖源的悉心指导下,朱宗尧掌握了X线透视和照相技术,对透视的结果、病灶部位、大小及做出正确地诊断都有了很大提高。裘祖源教授对朱宗尧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学习取得 的进步感到高兴,便让他独立工作,同时又授以气胸、气腹和稀释结核菌等与痨病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这使朱宗尧在结核病防治方面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诊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