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革命微小的创新颠覆世界
7205500000019

第19章 致命的“微陷阱”(2)

在“微杀手”文化的熏陶下,团队所释放的最大能量就是找到一流的解决方案。乔布斯曾经对这种文化的魔力作过描述:

当你开始着手一个问题并认为它非常简单的时候,其实你并没有真正了解到这个问题有多么复杂。等你真正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其实非常复杂,你会提出很多解决方案,但这些解决方案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内奏效。真正了不起的人将继续前进,找出问题根本并提出在各个层面都能够运行的一流的解决方案。

没错,这就是拥有“微杀手”文化的三个关键特点:

1. 从“我相信”,到整个团队的“我们相信”。

2. 拥有强大的团队灵魂。

3. 找到一流的解决方案

“微杀手”文化才是最具门槛性的软实力,对于那些严重缺乏“微杀手”文化的公司而言,一个最致命的后果就是,找不到一流的解决方案,或者不能持续性地找到一流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妨看一个典型例子:V3为什么不能拯救摩托罗拉?

说摩托罗拉是手机之父毫不为过,1983年,摩托罗拉推出全球第一个商用蜂窝移动电话DynaTAC。

最近几年,如果有一款手机改变了摩托罗拉,那就是V3。V3的成功不仅仅是在业绩方面,让摩托罗拉重新找回了自信,更为重要的是,V3让摩托罗拉开始进行一轮文化变革。

2003年10月,摩托罗拉正式启动V3手机研发计划。当时,游戏、音乐、摄像这些功能正让手机变得越来越厚,摩托罗拉设计师提出的概念是“薄”。最初,这个被命名为“Razr V3”的手机是以12毫米为目标的,但是,考虑到面板冲程以及机身承受强度等问题,最终设计到了13.9毫米。2004年8月,V3在哥本哈根正式完成。

V3绝对是摩托罗拉一款“微杀手”产品。2005年年底,也就是V3推出的一年后,仅2005年第四季度,摩托罗拉手机发货量为创纪录的4 470万台,其中V3手机至少占了三分之一。

摩托罗拉把RAZR V3所带来的光环效应发挥到极致,推出了更多颜色的V3手机,如靓粉、紫色、蓝色,后来V3升级版V3i。同时,摩托罗拉把“超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延伸,摩托罗拉推出了直板设计的超薄SLVR系列手机,比如SLVR L7 / L6。摩托罗拉最新推出的C139、C168和C261三款直板系列手机,以超低价“薄”进攻低端市场。

但是,灾难还是降临了,V3并没有拯救坠入颓势的摩托罗拉。V3的黄金期一过,摩托罗拉下滑得更加厉害。

现在的摩托罗拉已经落到了人见人欺的地步,世界第一名的宝座被诺基亚夺了去,第二名的座位也没能坚守下去,被三星占据。在中国,摩托罗拉先是被诺基亚超越,后来又被国产品牌天宇超越。混得太惨了!

为什么?

就是因为摩托罗拉缺乏一种“微杀手”文化,使得它不能持续性的寻找一流的解决方案,或者说,不能持续性地创造出V3这类杀手级产品。

摩托罗拉最近几年的几位CEO,都深知摩托罗拉的症结所在:如何从“技术至上”文化,转变到“用户体验至上”的文化。在过去,技术领先是一个重要的撒手锏,摩托罗拉也一直是工程师主导的天下,可以说那时候的创新都是基于技术层面。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数字时代的来临,摩托罗拉的一些方法开始失效,公司推出的一系列手机都不受欢迎。数字时代的游戏规则是基于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而摩托罗拉一直不擅长此道。

对摩托罗拉这样的“百年老店”级公司而言,传统过于强大,导致这种CEO的“我相信”,升级为整个公司的“我们相信”遭遇到巨大障碍。

伪创新也是一个大敌

摩托罗拉的情况还不是最坏的,最糟糕的“微小黑洞”是伪应用创新,这就是“我不相信”,而且“我们不相信”,却要想办法“让客户相信”。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比比皆是,最典型的是ITAT。

ITAT创始人欧通国受沃尔玛模式的启发,创造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零货款、零租金、零库存。2003年,欧通国收购了法国国际商标集团和欧洲服装集团,获得了200个自有商标,这些商标就是ITAT卖场里的核心。欧通国找到中小型服装代工厂,以贴牌的方式为其提供免费的供货渠道,当然,前提是“零货款”;与拥有大量闲置物业、地处偏僻的地产物业商合作,前提是“零租金”。 厂家、ITAT、物业方,通过销售额分成的方式获得收益,三方分成的比例为60∶25∶15。

ITAT商业模式里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造假。ITAT从数量、品类、模式三方面搭建花架子。欧通国很擅长伪造品牌故事。比如,关于一个叫Luodecheng的品牌,品牌故事是这样写的:“品牌创始人托马斯·戴珀出生在英国爱尔兰北部一个叫做罗德的小城。21岁那年,托马斯·戴珀开始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罗德城,他的梦想是在伦敦、巴黎及全世界的人都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梦想他的家乡罗德城能因他而扬名。”在ITAT里,类似这种品牌还有很多,比如英国品牌Telundun、意大利品牌Piliya、法国品牌Aomaha、美国品牌Huilingdu等。

在开店数量上,从2004年9月到到2008年5月,短短4年间,ITAT就开了近800家店,而大部分店都不盈利。

ITAT甚至开始制造虚假繁荣,比如,给员工免费发放购物券,让其家人和朋友到店中购买衣物。甚至直接给员工发现金,让员工扮成顾客造成门庭若市的假象。

而这一切,却严重伤害到用户体验。在欧通国的设计里,厂家、ITAT、物业方都是最需要关照的对象,而恰恰最需要关照的对象——用户——却被忽略了。

没有最基本的“我相信”,没有团队灵魂,更谈不上寻找一流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一出生就注定死亡的例子,是一个伪创新的突出案例。

不能一味相信“产品挑选人”

产品挑选人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它往往左右公司和组织的成败。

一个优秀的CEO英雄,首先要是一个成功的产品挑选人。但是,一味地相信产品挑选人,而忽略了用户体验的话,反倒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曾任TCL移动通信公司总经理的万明坚是一个“微小创新”高手。1999年,正值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群雄争霸之时,他就给TCL手机确定了一个战略:从局部创新入手,设计开发出符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消费电子产品。

TCL的局部创新思路,得益于世界名牌手表对万明坚的启发,再加上万明坚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绝大多数国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炫耀,钻石手机的思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

TCL的局部创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三星手机的起家,它也是靠微小创新逐步崛起的。早期的韩国市场,摩托罗拉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三星发现,摩托罗拉的手机铃声经常把人吓一跳,因此,三星就从铃声入手,给手机配上各种音乐铃声,进而打开了局面。

1999年,TCL杀入手机业;2000年10月,TCL第一款折叠式中文GSM手机上市;2001年11月,TCL推出全球第一款钻石手机。2001年,TCL移动通信公司只用了1年时间,便从0做到了30亿。2002年,TCL移动通信销售额居全球第八,营业收入飙升到82亿元;2003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51亿元。万明坚也成为手机业的神话,甚至成为一种迷信。

但是,TCL手机的局部创新并不是完美的,“钻石手机”更多是一种噱头,而非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应用创新。

以TCL3188钻石手机为例,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查中心的检验结果表明,镶嵌在上面的76颗小钻石,每颗仅价值2.1元,杂质颇多,也没有什么切割工艺。

另一调查更让人失望,购买TCL手机的用户,大多是首次购买手机,再次换机时,很少有选择TCL手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