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户界面上,TCL手机也有不少硬伤,有消费者曾投诉说,“短信操作速度极慢,还没有短信回复设置;输入数字和拼音是相当麻烦。”
TCL给用户带来的更大伤害是价格战。当TCL钻石手机的虚幻表象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抨击时,TCL的应对策略是降价。比如,TCL海韵3328,原价是3150元,在一个月内降到2980,最后降到1500以下。
TCL手机仓皇降价的事情发生了多起,在消费者眼中,它是“贬值”比较快的手机。
相对而言,诺基亚的降价措施就很有策略,针对高端、中端、低端手机,都有不同的降价区间,不会搞那种自杀式降价战术。2004年4月,诺基亚发布全球降价行动,这成为压垮国产手机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摩托罗拉也将主力机型全面降价,国产手机仓促应战,但在丧失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全线溃败,从2003年55%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下跌,降至2006年的28%。
国产手机领头羊TCL移动通信更是遭遇最大冲击,最终竟跌出国产手机前三甲的位置。
成业万明坚,败也万明坚。万明坚于2004年底从TCL正式离职,这个有着“产品挑选人”气质的手机狂人,再也没能复制出钻石手机的后续故事。他曾写过《系统战必胜》一书,但是,他并没有打造出一个基于用户体验的系统。
他看到来自“消费者王朝”的些许光亮,但并没有更进一步,他的失败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悲哀。
另一个失败故事来自于PPG。
PPG在2007年前后给中国的服装业和互联网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这家衬衫2.0公司有着“微杀手”的鲜明气质,比如:
1.它非常重视用户体验,丰富的花色选择、周到的订购及退换货服务、个性化绣字等,给传统服装业带来全新的想象空间。
2.它采取的是优质低价路线,PPG比市场上同等质量和定位的衬衫要便宜一半,消费者获得了实惠,但它的毛利率并不低。
3.独特的轻公司模式,PPG不生产衬衫,将物流也外包出去,它最值钱的是用户数据库。PPG公司创始人李亮(David Lee)说,“我们既不是服装企业,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数据中心,甚至你可以认为是一家服务器公司。”
多么革命性的理念!
2007年,正值PPG的发展巅峰,它每天能卖掉1万件左右男式衬衫,而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雅戈尔在国内平均每天销售衬衫的数字也不过是1.3万件。2007年底,就有30多家PPG模仿者在中国出现。
但是,福兮祸所伏,一系列“微小”黑洞把PPG带入绝境。在2007年烧掉2亿多元的广告费后,PPG从2008年起停掉了所有的广告投放。随后,PPG资金链断裂的传闻开始出现,再加上一些PPG消费者在网络上的投诉和指责,PPG开始成为一个疑点公司。
2008年4月21日,上海某媒体刊登了整版由中润刊发的“债务催收公告”,责令PPG立即与中润方面联系,履行支付PPG未依约按期支付的广告款165万余元。这一“微小”事件给PPG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甚至有媒体爆出李亮携款潜逃的丑闻。
但是,李亮,这个PPG的“产品挑选人”,却常驻美国,无论业界如何考问PPG,他都不再亮相,任由谣言疯传。
李亮,这个依靠强悍的应用创新而起家的新人,一直是PPG的中流砥柱,却在关键时刻忘掉了用户。而PPG的追随者陈年,曾经多次遭遇危机,但是,他在关键时刻总能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写过两封诚恳意切的道歉信),反倒是屡次化危为机。
魅族之鉴:你是否善于“蔑视”用户
魅族到底算是用户体验创新的“好学生”,还是“坏学生”?
一直以来,小公司魅族都是以善于用户体验创新而闻名。
这家公司在一开始就建立了与用户交流的文化,公司创始人黄章更是超级大斑竹,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魅族论坛,注册人数有170万,每天活跃的用户在2万左右。
黄章是一个超级玩家型创业者,他被魅族塑造成一个有点像乔布斯的人物,“技术狂人、完美主义者,同时有很强的审美观,固执、专断。”不过,和乔布斯类似,黄章喜欢从用户那里吸取灵感,他甚至为了满足用户不计成本,比如,买了一麻袋的耳机海绵套,快递给需要更换的用户。
黄章也很善于借用用户的力量。比如,在M8发布初期,手机上的opera浏览器速度很慢,黄章发帖说opera应该对此负责,结果大批粉丝到opera中国论坛刷屏,迫使opera(中国)方面表示会改进产品。
但是,魅族M8手机的坎坷经历表明,它不是一个用户体验创新的“好学生”,擅长和用户打交道的公司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用户体验高手。
M8也许算不上一款失败的手机,但绝对是最有争议的手机,而这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上。在魅族论坛上,关于维修、屏幕失灵、自动关机、信号失灵等问题的投诉充斥其间,甚至有用户直接发帖称,“JW(黄章的论坛ID)给个说法!”
M8失败的主因在技术路线上,魅族采用WinCE增加通信模块的方式开发智能手机系统。WinCE不是专门为手机做的,稳定性不好,开发难度大,魅族选择从WinCE自己入手开发,对的地方是节省成本,错的地方是低估了开发难度。WinCE的一个超级难题是通话问题难处理,M8就经常出现漏接电话、短信的情况,而上网、QQ、飞信、手机炒股等也都是基于通话(通信)之上的。M8的替代产品M9采取的是Anriod平台,这就等于宣布了M8在技术方向上的失败。
魅族在M8上的教训,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问题:理解用户体验是一回事,把这种理解转化成一种惊艳的体验是另一回事。虽然包裹了一层设计创新的外衣,魅族在用户体验创新上仍处于山寨水准。
对于真正的用户体验创新高手而言,不仅要擅长理解用户,更要善于“蔑视”用户。当然,这里的“蔑视”不是轻视用户,而是对用户需求的一种超越和升华。
乔布斯是一个“蔑视”用户的高手,“人们通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除非你秀出产品给他们看。”因此,一定要弄明白消费者真正想要什么。以苹果的iPod为例,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不是一款播放器,而是一种音乐体验,乔布斯用iPod+iTunes满足了这种需求,那么大部分的MP3就被抛弃了。
另外,马云也是一个“蔑视”用户的高手。“我们相信客户是对的,但大部分时间是错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想什么。”仅仅了解顾客的期望是远远不够的,更高的境界是深入顾客的内心,寻找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因此,要发现客户“对”的诉求,剔除掉“错”的诉求。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是一个“蔑视”用户的高手。他曾经在公司内部说过,“大多数颠覆性公司不会被用户的意见所左右。”他暗讽那些“听从用户意见的公司很愚蠢”。 比如,Facebook的每次改版都会引来大规模抗议,2009年的大改版在第一天就引发了100万用户签名抵制。但是,很多改动依然在众多批评中雷打不动地保留了。后来的结果也表明,扎克伯格的选择是对的,他善于在海量的用户声音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种“蔑视”的背后,其实有着更为强大的用户体验创新逻辑:
1. 不仅要理解用户,更要超越用户的期望和需求。而不是简单地从用户那里寻找答案。
2. 不仅要超越用户,更要提出一流的解决方案。
我们不妨称之为“小马驹法则”, 这源于亨利·福特的一句经典语录:“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这是一句极具反讽意义的话,事实上,我们经常被用户误导。当汽车没有出现之前,谁都想要一匹小马驹,小马驹那么漂亮,而且好使。但是,你必须拿出更好的东西纠正他们的想法。这种“蔑视”功力,其实是用户体验创新高手的必修课。
很多像魅族这样的野蛮生长的公司,对用户呕心沥血,奋不顾身,大胆试错,他们其实是中国创造的先锋力量。但是,用户总是那么喜新厌旧,要成为真正的本土杀手,不仅要理解本土,更要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不然,就会像很多生猛的本土公司一样,成为创新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