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053

第53章 礼多人不怪(12)

明朝的大贪官严蒿,其子严世蕃,父子同类,狼狈为奸。他们喜欢的是女色与金银。家中所用的器物,可以用金银铸造均不用其它材料。最变态的就是用黄金浇注裸女,用白银浇灌女性的生殖器状的恭桶。能用黄金做器,可以说黄金不是一般的多,而这么多的黄金肯定也是当作礼品收到,因为皇上发给严蒿父子的工资绝对打造不了金人。

清朝时的和坤,苦人家出生,最后位居人极。在乾隆这个号称是最圣明的十全老人的庇护下,家中豪富天下。有句话记载此事:“和坤跌倒,熹庆吃饱”。嘉庆抄出他家中的财产折合白银约八亿两,相当于是当时朝廷十一年财政收入。八亿两,到底有多少官场小人物给和坤送礼,才能聚焦这种富可敌国呢?

先不说官场里为什么会有贪官,而是要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贪官,如果没有人送礼,贪官会不会出现?如果官场上没有送礼,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送礼早已是古代官场上的世袭制度。

其实不只上小人物要舍得送礼,古代整个官场都在忙送礼物。就连官场上权力最大的皇帝也会忙着送礼。

李渊能打下江山,创业成功,大半归功于“送礼”。如果有人去投奔他,就送给一个州的一把手当当。僧多粥少,来的人太多,而州县太少,于是,李渊就把一个州划分成几个州,再一一送给人。这样李渊的“送礼”越多,聚集在他手下的人就越多。

还有武则天当上女皇帝后也忙着“送礼”。她不但给活人“送礼”,还给死人“送礼”。

当送礼已成为一种官场制度,进入官场上的人没有人不送礼的。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礼尚往来”,有“回报”,你去给他“送礼”,他必定会来给你“送礼”。小人物在官场上要敢于也要舍得送礼 ,因为礼尚往来的回报就是很可能自己想要到升官之职位。

官场送礼成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古代政府有卖官制度。清朝道光年间的道员张集馨在他自编的《道咸宦海见闻录》记载自己的胞兄买官的事。张集馨胞兄因为读书未成,亲戚便出资给他捐了一个卫千总(领运漕粮的下层军官),也算是吃上了公家饭。

《官场现形记》也有描述买官的,浙江粮道贾筱芝,通过巡抚的心腹汤升,用六千两银子买得一个密保,升任河南按察使。贾的大少爷贾润孙趁黄河决口之机,谋任河工总办,赚饱了钱,带着十万两银子进京谋职,先后结识了钱席掌柜黄胖姑,宗室博四爷,书铺掌柜黑白果,开古董铺的刘厚守,,内阁大学士华中堂等权贵,谋求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