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7228400000019

第19章 公文写作方法要领(18)

“工作研究”的特点,一是论题的迫切性与普遍性,即论题大都来源于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同时又是其他地区或单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大问题。二是见解的独到性和新颖性,即工作研究是要从对重要问题的具体分析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和工作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尽管这些见解还不一定十分成熟完善,但却发人深省、引人注目。三是分析研究的科学性和深刻性,即以充分、典型的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坚持以长远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研究问题,寻求科学的对策。

“工作研究”与“工作通讯”不同。工作通讯是介绍贯彻党的某项政策,完成某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要求报道工作的全过程(纵的),或互相联系的几个侧面(横的),材料翔实、细致、完整;而工作研究则是抓住主要矛盾,分析原因,提出崭新的见解和对策。

“工作研究”也不同于“决策方案”。两者虽然都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但工作研究不像决策方案那样,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论证举优,供领导选择,它只是针对具体工作,经过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对策。

“工作研究”还不同于“调查报告”。二者的区别是:调查报告侧重于回答“是什么”、“怎么样”,有时也要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而工作研究则侧重于回答“为什么”、“怎么办”,它不是一般地提出建议,而是拿出精辟独到的见解与对象。

工作研究的内容结构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公文的标题,是透视主旨的“窗口”。对于作为陈述、研究性文种的“工作研究”来讲,更应如此。它的标题,要直接揭示主旨,点明中心,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安全网络新模式》、《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考察与思考》等。有的工作研究,不仅有一个正标题,还像新闻写作那样,另有一个副标题。不论是何种形式,但都要以庄重、醒目、明白显露(主旨)为原则。

2.正文。“工作研究”的正文,通常应由三个层次来依次组成,那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要置于开篇之首。要用极其简明的文字,把某一问题的性质、意义揭示出来,起到“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作用,以达开宗明义,篇前撮要之功效。例如有一份《关于当前企业重负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的开头:“当前企业遇到许多非自身能解决的问题,普遍的是背着自身无法解脱的沉重包袱。重负之下,企业举步维艰。据对系统部分企业的了解,突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寥寥数语,即把问题摆在了阅者面前;又如《中国水资源的困境与对策》一文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手法,极其醒目地把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水资源对人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全球意义上来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加上许多水资源被污染及没有合理地利用资源,使得我国水资源缺乏现状更为严重。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

(2)“分析问题”——这是“工作研究”的主体内容。对开头提出的问题从因果、环境、比较、意义、危害等角度进行论证分析。在结构上通常采用“横式”,即将问题梳成辫子,归纳为几个问题并列地进行说明。如前述的第一个例文,就将企业重负的表现与原因归纳为四点:一是人员过多;二是社会负担过重;三是负债累累;四是企业承受职工医疗费的负担加重。前述的第2个例文,从“淡水是地球上一种有限的资源”、“中国人均水资源处于贫困线”、“水体污染使我国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困境。

(3)“解决问题”——在提出、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办法。这方面的内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是若干并列的几个条条,也可以是一个集中独立的段落。如前述第一个例文,为解脱企业重负的问题,要求尽快出台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社会保险制度,由于内容单一、办法集中,所以采用了一个独立的段落文字。前述第2个例文,对如何走出水资源的困境,采用并列的方法,从“农业节水是发展节水型经济的关键”、“城市节水和水体污染防治”以及“水价调整势在必行”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写好“工作研究”的要领包括以下三点。

1.选题要新,标题要活。

开展工作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或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识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我们必须选择那些具有新意的问题以及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对工作和生产势必带来新的开拓。“工作研究”的标题,应当区别于一般公文的标题样式,既要深刻独到,又要新颖活泼,例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就很有特色。

2.析因探源,以求良策。

“工作研究”在结构上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头部分一般首先摆出矛盾,提出问题,所提问题要具体、明确,不要以虚代实,以假当真,模糊不清;二是析因探源,这是工作研究的核心部分。研究,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问题析因探源、理清脉络、推导缘由、找出症结、明确认识,以便对症下药,引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三是求得良策,这是工作研究的落脚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意见或措施,主张要鲜明、简洁,可信可行。

3.注重实际,讲究科学。

没有深入的调查,不占有充分的材料,研究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不钻研理论政策,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就难以顺利展开;不敢于打破旧框框,进行创造性的开拓,研究就结不出新鲜的果实。因此,在研究中必须注重实际,对问题要进行全面的、辩证的分析。同时,“工作研究”还要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要顾及左邻右舍,一个问题的解决,要看到它的长期效果,情况变化了,要考虑到应变的措施,不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或一个药方常年使用,以防研究问题的片面性与教条化。

【例文10】

农民弃种拉响粮食安全警钟

这是一个奇怪现象:一边是农资价格飞涨,粮价却不怎么涨,农民种地赔钱,干脆不种。另一边却是食品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消费者吃饭都要精打细算的地步。

种田成高风险行业

行驶在湖南乡村的公路上,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这个时节,正是湖南各地早稻插秧季节。但是,村民周大伯家的稻田还在沉睡中,一片绿草覆盖着几亩水田,不远处,也可见零星的抛荒(指未继续耕种任土地荒芜)的耕地。

周大伯是长沙市岳麓区雨厂坪镇泉水湖村村民,此前在城里打工,这几天,他请假回家希望购置点化肥为种稻作准备。但在附近县城宁乡县的几家农资店转半天,他也没相中满意的化肥。

“主要是价格太贵,开春以来,种子、化肥等主要农资产品价格蹭蹭地往上涨。”周大伯说,去年这个时候,杂交早稻种子一斤才不到10元,而今年普遍涨到了15元左右,最贵的已经达到18元一斤。

“现在种粮不如买粮合算。”周大伯说,虽然农资价格一直在上涨,但粮食价格却在下跌。周大伯算了一笔细账:以2010年为例,种一亩水稻双季收成大约在650公斤左右,全年收入在1700元上下,除去种子、肥料、农药以及机耕、机收等费用,毛收入还不到800元。如果算上从犁地到播种、管理、收割的人工,基本剩不下多少钱。

而周大伯在工地做工一个月能够赚3000元钱,种田已经没有意义。在周大伯所在的泉水湖村,很多像周大伯这样在外打工的村民,他们的农田或半休耕或完全抛荒。

湖南常德市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当前常德市场早、晚稻杂交种子平均价格为每公斤30元左右,涨幅为10%左右;杂交晚稻种子涨幅较大,达到20%以上。而尿素、磷肥、复合肥上涨幅度均在15%以上,部分肥料涨幅为38%。此前,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张20%以上。

抛荒成无奈选择

抛荒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湖南。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镇,早稻田抛荒现象也随处可见。黄金埠镇一位李姓农民介绍,当地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一些农民种稻只是为了自给自足,这位农民道出了自己的无奈:“辛辛苦苦种上一年地,碰上风调雨顺年景,也许能挣个二三百,一旦碰上气候异常,则要赔上几百元钱的种子、农药和化肥钱,很不合算。而让土地抛荒,一年还可以得到100多元政府给的良种等各类补贴。”

江西省宜黄县(农业县)统计局最近向媒体透露,该县26万多亩耕地中全年性抛荒的保守估计已高达到12%。另外还有大量农田是三季种两季,两季种一季。

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支农、惠农政策,但湖南一位自称在长沙开服装店的宁乡籍小伙子坦言,农资连年上张,不仅“吃”掉了国家给予农民的这些政策,还使农民种粮陷入“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农民种地基本无利可图,农民种地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记者在山西江西一些地方走访时发现,即使种下了庄稼,一些农民也对地里的庄稼没有那么上心,不闻不问,像是退回到“靠天吃饭”的年代。山西洪洞大槐树镇农民张家顺直言:“很多农民现在种田不施肥、也不打药了,田里长多少是多少,反正够自己吃就行。”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将此喻为“种懒田”的现象,他这几年在很多地方调研都发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小农经济本来是精耕细作,现在种懒田的多,粮食产量也会大打折扣。”

有媒体曾经引述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称,我国每年撂荒耕有近3000万亩。农资上涨是导致抛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抛荒现象让一直在基层工作的刘放生感到不安,他认为目前抛荒现象对粮食安全虽无大的影响,但长远看,会有严重影响,将严重危及到国家的农业安全。

“这种危机不是突发性的,而是渐进性的。现在最大问题是全国上下,只重眼前,不重长远,被某种产品或某个时间的价格搞得惊慌失措,疲于应付。正是这种疲于应付中,一步一步地走向危机。”刘放生说。(据《国际先驱导报》)

二十二、怎样撰写公务讲演词?

〔解答〕公务讲演词是在会议或集会期间用于讲话或演说的预先拟制的文字底稿。与其他公务应用文相比,这种文书具有特殊性,突出表现为它的运行不像其他文种那样终结于送达或张贴过程的结束,而是终结于讲话或演说过程的结束。此外,其所体现出来的媒介的声音性(靠有声语言向受众传递信息)、反馈的直接性、特定的对象性以及适度的情感性等特点,也使之与其他诸多公务应用文明显区别开来。

公务讲演词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文书组群,它包括在各种公务活动中使用的欢迎词、欢送词、祝酒词、贺词、悼词、祝寿词、演说词以及会议的开幕词、闭幕词等等,其中尤以会议的开幕词、闭幕词、演说词等最为常用,也最具有代表性。

公务讲演词不同于大会工作报告。其中前者往往是讲演者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提出看法和主张,表明观点和态度,更多地包含着个人的情感;而后者则往往是代表机关的意志,总结、部署一项或一个时期的工作,是经集体审议通过的,一经下发,就具有指示性质或行政约束力。此外,公务讲演词也不同于个人讲演词和学术讲演词,其无论是在使用主体还是在写作要求方面都有独具的特性。公务讲演词代表着一个机关或组织,必须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而个人讲演词和学术讲演词代表的是讲演者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即通常所说的“文责自负”。

公务讲演词的结构包括标题、开头、主体与结尾等几个部分,其各自的写作技法是:

1.标题。主要有三种写法:

一是点明中心的标题。如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其标题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切实加强土地管理》,这个标题十分鲜明地点明了这篇讲话的中心内容。

二是直接使用讲话人讲话的标题。它是由讲话人的姓名、会议名称及“讲话”组成,如《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三是揭示主旨的标题。出自于伟人毛泽东同志之手的许许多多讲演词,其标题都紧扣中心,表明主旨,而且有的还使用“比喻”、“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既形象生动又精巧别致。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闭幕词——《愚公移山》,就是引用寓言故事而成,使人一听一看就把握了全文的中心,耳目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