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7316700000062

第62章 结语:走向未来的广播电视媒介(1)

内容提要:未来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新动态和方向有两条思路可以遵循,一是传播技术的发展变化;二是社会文化的整体变迁。进入20世纪90年代,广播电视媒介面临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挑战,正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

广播电视媒介诞生发展于现代社会,因此其发展也呈现出典型的流动性特色。如果说,关于广播电视的理论具有一个学理的框架的话,那么,这个框架也必然呈现为一种开放的结构。从整体上来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广播电视文化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我们理解广播电视媒介,必须在一个变化的总体前提下进行,我们应当始终以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广播电视进行审视,及时刷新它们内部的文化内涵。换而言之,广播电视媒介变迁的内涵是流动的,恒定不变的是这两种媒介发展的流动性。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也逐渐进入了一个颇具现代性特质的时代。当然,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中国社会的现代表征和西方有很大差别,但是,在社会变迁迅捷这一点上,却是和西方社会异曲同工的。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流动性的总体特色下展开的,因此如果以社会变迁的动态视角来看,广播电视目前正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理论内涵。因此,在本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梳理一下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新动态和方向。这将有两条思路可以遵循:一是传播技术的发展变化;二是社会文化的整体变迁。

一、人类传播技术的发展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首先要遵循技术发展逻辑。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技术的发展是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前提下,技术发展本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逻辑。美国传播学家保罗·莱文森发现,新旧媒介技术的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也就是说新媒介的出现是在功能上对旧媒体进行所谓的“补偿”,因为旧媒介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说人们在某个方面的满足还有可拓展的空间,于是新媒介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所谓的“补偿理论”。从目前状况来看,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也遇到了类似的“补偿性”的冲击。具体说来,有两种新技术对广播电视传播影响巨大——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它们分别从移动性和伴随性方面刷新了广播电视传播的景观。

1.互联网技术对广播电视传播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信息接受的方式,同样也能够改变人们听广播和看电视的方式。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既是广播电视的受众,又是互联网的网民,他们会自然地将听广播、看电视和上网这些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得接触广播电视媒介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被动的信息接受行为。这样的技术现在有很多,比如在计算机里安装电视卡,这样计算机就可以通过有线电视光缆直接接收电视节目;或者用户通过安装宽带直接通过互联网收看电视节目。网络在线收听广播的技术也已经成熟并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一方面,各家广播电台都将自己的广播节目上网,这意味着即便没有收音机,观众也可以在互联网中收听到自己喜欢听的节目;另一方面,众多的网络在线收听广播的网站纷纷涌现。

网络技术首先改变的是广播电视媒介接受行为。比如人们在上网的时候同时可以收看电视,电视屏幕成为人们操作计算机时新开的一个窗口而已。这样可以使得人们上网和看电视同步进行。这是一种崭新的三心二意式的看电视(上网)的方式。电视传播在这里往往会成为上网的一个背景,人们会一边听着电视播出的声音,一边在网络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当听到觉得有意思的地方的时候,会点开播放电视节目的窗口看看,然后再接着浏览网页。这种行为和传统的收看电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此,电视变成了一个伴随性接受的媒介。所以,随着人们接受信息方式的多元,看电视的重要性正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降低,其功能在被其他媒介逐渐分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它的随意性正在增强。互联网的出现无疑更加可以增强这种随意性。

电视行为和网络行为的并行,还可以增强电视传播的互动性。看电视往往是家庭行为,有的时候干脆是个人行为,没有互动或者互动有限。但是,在网络上看电视就不一样了,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如果涉及公共事件和公共议题的话,很容易就在各种网络平台比如各大BBS当中成为一个被大家热炒的议题。由于网络的公开性和民主性,单个个体很容易加入这种交流和互动中去。这种表现形态就是,观众一边开一个电视窗口观赏电视节目,一边打开网络浏览器的窗口和别的网民进行互动,交换彼此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各种虚拟的主体通过在线沟通共同完成一项电视观赏的仪式。通过互联网,电视文化正在变成民主性更强的文化。

互联网对听众广播接受行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方面和电视一样,人们可以一边上网一边收听广播,如此听广播成为听众上网时候的伴随性行为,广播信息的接受可以脱离收音机来完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移置了广播的社区功能,使得广播成为了凝聚社会人群的有效的媒介。相对于报纸和电视来说,广播原本就更具有凝聚虚拟社区的功能。即同样喜欢某一档广播节目,尤其是喜欢节目主持人的听众会在真实生活中自己汇聚起来成为社区,通过组织活动、交流等方式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广播社区的活动需要人为地组织,运作起来较为麻烦。但互联网加入后就使得这一切变得非常简单,因为网络的聚会交流比在现实中进行这一切要简单得多。如此,广播和互联网将能够相互促进发展。比如,南京地区的音乐广播一直是比较发达的,江苏文艺台、江苏音乐台、南京音乐台等诸多电台媒体在传播流行音乐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1998年,“西祠胡同”社区在南京成立,成为南京人汇聚的网络虚拟社区。该社区成立没多久,电台的诸多音乐节目相应的讨论版就在“西祠胡同”纷纷成立。这些论坛的创办者往往是该档节目的忠实听众,使用这样的论坛轻易就能将这档节目的听众聚集起来。平时在网络上交流互动,若要组织什么活动,使用网络动员也非常容易。广播节目的影响就大大超出节目之外——在节目播出的时段之外依旧和自己的受众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如此,广播的功能就被互联网大大拓展了,广播真正实现了由一种单向度的传播(主持人——大量的听众)变成了一种互动式的传播:一方面主持人可以上网参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受众与受众之间也能自由交流。广播媒体和网络媒体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互联网的崛起对于广播和电视发展来说又有争夺和分流受众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负面的作用。比如,互联网的发展对音乐广播节目的干扰作用。在1998年(该年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普及的转折年)以前,城市中,尤其是大城市中的广播流行音乐节目有一个公认的黄金时间段,即晚间的20∶00~24∶00。在这段时间中,广播音乐节目的一个重要的受众群体是在校学生,因为电视机在中国的大中专院校中并没有获得普及。学生们晚间能接触到的主要的大众媒介就是广播,因此在90年代,在中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南京、长沙等地区的广播媒介中,兴起了一批深受青年学生欢迎的音乐节目,随之走红的是这些节目的主持人。但互联网在校园里普及之后,其影响迅速扩大,很快成为替代广播媒介的、大学生们晚间接触的主要媒介之一,这造成了广播晚间节目受众的流失,直接导致了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中国很多音乐广播电台纷纷改版。

互联网对原有的电视媒介的发展也有负面的阻碍作用。比如,网络普及之后,很多经常上网的人发展出一种新的观看电视剧的方法——网络下载或者网络在线收看。目前在中国大陆的互联网上用“下载”和“在线收看”的方式看电视剧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收看相比起通过电视收看电视剧有一些明显的好处,比如收看自由,不受广告传播的干扰等,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电视剧的收看方式将影响到电视台播放电视剧时候的收视率。这些都是广播电视媒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