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窃唐
7354200000036

第36章 后高宗时代之跑偏的太子(3)

心事重重的李贤将内心的不安与挣扎谱写成了《宝成之曲》,作为一名乐手,李贤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作为太子的他已经被自己的母亲挤压得难有立足的空间。

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那些悲怆的音符从他的内心深处缓缓流淌,当时能够妙解音律的始平县令李嗣真偶然听到后,叹息道:“这个曲子怎么听了让人难过得想一头撞死?”一问才知道是太子新谱的琴曲宝成乐。

李嗣真再次叹息道:“此乐宫商不和,是君臣相阻之征。角征失位,是父子不协之兆。杀声既多,哀调又苦,若国家无事,恐怕太子会有难吧。”

人因为清醒而痛苦,面对母后的步步紧逼,父皇的爱莫能助,李贤的太子之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死亡游戏。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发生了一件震动京都的大事——术士明崇俨遇刺身亡。补充一句,是意外遇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意外?忽悠别人可以,忽悠我武则天,门都没有。这种把戏,老娘早就玩腻了。武则天震怒,亲自挂帅督办这个案子,指示司法部门,查,给我彻查!

谁在搞鬼,谁胆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杀自己的人。心疼死我了,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既能忽悠活人,又能请动各路大仙的绝世宝贝。安息吧!明崇俨同志,你的血不会白流。

高宗和武则天很有诚意,追赠明崇俨这个死人为侍中,就连他的儿子也跟着沾光,被封为秘书郎。谥号“庄”——的确能装。

在安抚死者家属的同时,着令刑部缉拿凶手,把这件谋杀案作为帝国头号大案要案来抓,整个京师为之震动。

在武则天亲自督办之下,大批疑犯被逮捕入狱。二话不说,上刑,给我往死里捶。有人被屈打成招,胡扯一通,交代出新的“凶手”,抓起来,继续捶。咬牙撑不下去的,又是一通八卦。

活人捶死了,死人又捶活了。办案人员搞了半天,可没有一句口供是靠谱的。别说抓凶手了,就连凶手的一根毛也没见到。

关于明崇俨的死,当时有两种说法很有市场。

一种说法是说这家伙为满足高宗和武则天的要求,驱鬼驱过了头,被厉鬼给干掉了。

另一种说法是说明崇俨在高宗皇帝面前说太子坏话,得罪了太子,被太子派人给干掉了。

总之,他死了,本来一个人死就死了,可这个人偏偏是明崇俨。我们不要以为只有活着的人才能做文章,很多时候,死了的人做起文章来是会要活人命的。武则天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老娘不发威,千万别当我是慈母。

知道自己的死,会有这么大的利用价值,被载入史册,明崇俨九泉之下,亦当含笑。

武则天造出这么大动静,搞得高宗皇帝也不好意思大腿跷在二腿上安卧病榻。作为一个病人,他随时能嗅到死亡的气息。风从哪个方向吹,东宫!

他知道武则天要对太子动手了,而自己如果再不出手,等能干的老婆把该干的干完,该办的办完,留给他和整个帝国的将会是一地鸡毛。

这件事很难办,都是自己的心头肉。一边是老婆,一边是儿子,娘俩干上了,他能怎么办?只要一思考,高宗就头疼,这次让他差点疼晕过去。

高宗没有倒,不是不倒,时候未到。他还要发挥余热,为太子保驾护航。

高宗再次扶住了墙,他要使出作为一个一把手最狠的一招——发文件。

是的,发文件,他发文件(下诏)让太子监国。

迟了,太迟了。长久以来喝药服丹,大玩后现代的高宗同志已经搞不清,现在流行什么?他真应该好好问问他的那些大臣们,也许他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女人开始当家,男人乖乖交工资了。

其实长久以来,高宗同志也在身体力行。放权!给老婆更大的权力,老婆万岁!

高宗皇帝头虽疼,疼得有时候恨不得一头撞死,但他的内心还是明镜似的。

他很多时候还算是个有想法的人,但想法如果只停留在想的阶段,找不到对路的办法,想得越多,往往死得越快。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高宗拖着病体跑到嵩山拜访当时著名的隐士田游岩,关于田游岩史料记载不多,田游岩是个有文才的人,那时候诗写得牛,画画得好的人都喜欢把自己往深山老林里塞。皇帝与隐士见面,互致问候,相见恨晚,从国内形势到国际风云,谈得很投机。和皇帝聊天,真过瘾!

高宗就问田游岩:“先生隐居在这山里修道,生活过得还不错吧?”

田同志也是个实在人,答道:“托皇上您的福,我在这里过得挺好,山好,水好,身体好,胃口也好。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才让我这修道之人,如此逍遥快活。”

高宗羡慕得直流口水,真想握住田游岩的手,跟他一起走。可他不能,他是皇帝,面对眼前的烂摊子,他不能说收摊就收摊,说关门就关门。

他长吁短叹,说出自己此行目的——请田游岩想办法保住太子李贤的位子。

田游岩倒也爽快。没问题,小菜一碟。

田同志很爽快地就答应出山去帮助太子和她老娘死磕,磕不倒,我倒!事实证明,田游岩是不顶用的。

调露二年(即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四月,几位老宰相先后去世,朝廷又新近任命了四位宰相,其中就有黄门侍郎裴炎,虽为宰相,但当时的官职仅为四品。低职高用。

明崇俨死后的第二年,李贤和男宠赵道生搞同性恋的事情传得满城风雨,纯属个人爱好,太子也是人啊。是人就有各种爱好,尊重个人隐私!

李贤真动感情啊!将太子宫中的许多金帛都送给了赵道生。小李同志敢送,小赵同志就敢收。同志关系,情比金坚。

当时朝中就有不识相的人劝太子,说你是太子,这样搞影响不好。

影响?你们也配和我谈影响。越这么说,小李和小赵两个小同志闹得越欢。结果这事越闹越大就传到了武则天耳中。她正等着揪辫子,那就不客气了。

谁知这一揪竟揪出了惊天大案,她派人从太子府的马坊里竟然搜出了数百副铠甲,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太子府的定制。这边刚取得物证,那边就敲开了人证的牙。

可怜的小赵同志没有扛住专案组那帮有文化没素质的猛人的一顿猛打,猛捶,猛诈唬,说出了明崇俨是被自己干掉的。

为什么要干掉他?

是太子让我这么干的。对不住了,亲爱的太子。

办案的宰相三人组傻了。收获大得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私藏军火,干掉天皇、天后的宠臣。这两项罪,对于太子来说,是多重的罪?

在唐朝,像皂甲此类的军队装备运入京师,是需要办手续的,以防军火流入民间。

一是由卫尉寺长官卫尉卿先登记造册,再由下面的武库署保管;二是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再由武器署按照所需数量向武库署领用,用过以后再由武器署交给武库署保管。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按照上面先一再二。

所以我们常见的是,京师卫队拎着家伙,办完事,剑也砍豁口,盔甲也破损了,不是不还,是不好意思还。

不还也可以,只要你拖过上交期限,武器署也不予追究,砍豁口的可以拿回家劈柴。

太子东宫本有十率府等军事机构和武装护卫,手里有些存货,也属正常。如果你天真地以为,单靠这数百领铠甲,就夺了太子的位,那你就太天真了。拿不出手的证据,还是证据吗?

当然是!武则天要把这拿不出手的证据打造成钢锯,无坚不摧的钢锯。

要实现这一目标看上去也不是太难,只要那几个主审宰相给面子,唐高宗也只有干瞪眼的份。也就是说,武则天要办太子,首先要拿下主审宰相。案发前大唐帝国的常委班子里(宰相团)实际有八人:

左仆射兼太子宾客、同三品刘仁轨;

侍中兼太子宾客郝处俊;

中书侍郎、同三品兼太子右庶子李义琰;

中书侍郎检校左庶子、同三品薛元超;

黄门侍郎、同三品裴炎;

黄门侍郎、同三品崔知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