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窃唐
7354200000041

第41章 后高宗时代之上辈子是做裁缝的 (2)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约有一千四百名基层办事人员参加了大唐公务员入编考试,结果只有二十二人通过了进士考试。事实上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京师的国子学,但能进入这些国子学的几乎都是有钱人和名门望族(就像裴行俭);二是被他们所在的州保送推荐上去的。后一条路是庶族地主参加科举考试的唯一途径,然而能够中举的人却没几个。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主持选官的黄门待郞刘祥道认为:“如今吏部取士太滥,每年进入九品以内的官员竟然有一千四百多人(很多人都是混进去的),还有其他未经考试就进入九品官的则没有经过铨选;现在朝廷内外一品至九品的文武官员多达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人,大约需要三十年,政府才能用完这么多人。我建议每年限制只准五百人进入九品以内,这样便足以补充所需要的人数。”

高宗皇帝觉得在理,就让大家拿个具体的实施意见,可组织部门担心阻力太大,最终这件事还是不了了之。这些人祖上都是在官场上混的,让谁考,不让谁考,牵一发而动全局,得罪不起啊!

从刘祥道的奏章中可以看出,当时选官恐怕更多的还是考虑侯选人的家庭成分和社会出身。而裴行俭制定的官员考核办法,一般根据身、言、书、判,考虑资历、衡量政绩而分别授任官职。也就是说,考核干部的依据就是你曾经干过什么?干得到底怎么样?干得好,可以继续上,干得不好,就别站着茅坑不拉屎。

具体的考试程序是,先集中考试,看谁字写得漂亮(书法好坏),功课学得如何(文理优劣),这也就是所谓的笔试。通过笔试才能进入下一轮,笔试都没过的同志,就拉倒吧。

入选后进入面试。看你长得像不像个人,身体可有残疾,能不能说好人话,那时候外语不重要,只要把汉语说明白就可以。

入选的可以注授官职,但要征询本人意见。如果本人只是个考试狂,打死不愿意当官,那也没办法,顶多警告一下,明年不准再来砸场子了,不然真削你。

对于那些达到录取分数线,准备注授官职的人,人事部门张贴布告,公开透明。

然后分类罗列次序,由仆射选报门下省,给事中填注情况、意见,侍郞查核,侍中审定,对不适当的提出异议,也就是今天的政审。

审定后再上报皇帝,今年就准备录取这些人,你看看吧。一千多人,密密麻麻的,皇帝也分不清谁是谁爹,谁是谁儿子,顶多对前几名有个大致印象。

组织部门(吏部)再按皇帝旨意授官,这些人才算真正进入公务员人才库,称为“告身”。

兵部选拔武官的程序和上面差不多,考试的内容为骑马射箭、举重、负重行走。

因某种规定所限,不能参加上述诠选的,能够通过三篇文章考试的,称为“宏词”,通过三条判文考试的,称为“拔萃”,入选者可以破格授官。

黔中、岭南、闽中等老少边穷地区的州县官,组织部门不组织统一考试,委托都督选择本地人补授。

可以说裴行俭等人在总章年间的动作是大唐开国以来人事制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刚刚调回京城的裴行俭敢于对那些几十年来形成的官场老“规矩”说“不”!这不能不让我们为他捏一把汗。

毕竟他曾有过被贬的教训,毕竟他还只是个初到组织部门(吏部)的无名小卒,毕竟他自己也是士族子弟,他这么做是在变相地自己打自己的脸,自绝于同类。

在这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再没有人像裴行俭这样大刀阔斧地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操那闲心,还不如有精力打打麻将,泡泡桑拿。

“总章选制”可以称得上是高宗时期比较突出的一项政绩,就凭这一点,裴行俭也可以算是唐朝将相之才中的佼佼者。因为这项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裴行俭当上了银青光禄大夫。

裴行俭的能力不仅表现在工作方面,他还是个书法名家,擅长写草书和隶书,曾撰《草字杂体》数万言。高宗皇帝也非常喜欢他的字,曾经让他用百卷素绢,抄写了一部《昭明文选》。闲暇之余,经常拿出来欣赏。

裴行俭引以为傲,他曾经牛皮哄哄地说:“禇遂良如果没有好笔好墨就不会动笔;天下不择笔墨书写的人,也就是我和虞世南吧。”

牛不是随便吹的,牛人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

裴行俭典选、书法才能都得到了发挥和认可,他的军事才华也同样精彩。一个人有才到这种地步,真是让其他人没活路。

裴行俭打仗很多时候并不按常理出牌,可以说是胆大心细要人命。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得到吐蕃支持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和部族首领李遮匐进犯安西,这么多年一直被唐政府压制,差点憋屈死,一旦得势就站出来跟丫死磕。

当年西突厥遇到的大唐猛人是苏定方和薛仁贵,而这次他们遇上的是裴行俭。

猛人不可怕,怕的是有水平的猛人。有水平的猛人就是阴人和猛人的混合体。

这样的人不是逮着你把你捶半死这么简单,而是先挖坑笑眯眯地看着你往里跳,然后再埋你。

在这次出征前,裴行俭与高宗之间有一段对话。

裴行俭说:“现在吐蕃强盛,西突厥已表示与我朝修好,我们不便公开两面用兵。现在波斯王去世,他儿子还在我们这边当人质,不如遣使把泥涅斯送回国去继位。途经西突厥时趁机行事,或许可以不战而降西突厥。”

史书只用了唐高宗采纳了裴行俭的主张这么一句话就交代完了,了无生趣。以下为个人杜撰,仅供参考。

唐高宗道:“你说的那个做人质的波斯太子,是不是就是那个养了一大群波斯猫在后宫的什么师师?”

裴行俭回答道:“泥涅斯。”

唐高宗:“好名字啊,你捏死,能不能真的捏死就看爱卿的了,可是这次出使波斯须得有一个懂波斯语的人才好啊,即便不是波斯语专业的,至少也得是过了国家波斯语六级的吧!其实我早就想废除这个国家外语四六级考试了,都是我大唐子民,学好汉语不就得了。”

裴行俭:“皇上,这个国家外语四六级考试的事情我们往后再议,不过出使波斯的人还要早定夺啊。”

唐高宗对众大臣道:“大家觉得谁能出使波斯呢?”

一大臣站出来道:“我觉得裴行俭就可以啊,他看波斯小说都是看原版的,而且这个想法又是他提出来的,他就是最佳人选了。”

唐高宗道:“裴行俭,你波斯语那么好怎么不早说啊,害得我问了一大圈!”

裴行俭答:“低调,低调!”

裴行俭接受了送波斯王子回波斯的任务,一路上都是风沙大漠,好一派苍凉悲壮之美!结果绕来绕去,一帮人就在沙漠里迷路了,带来的水全都喝光了,带来的干粮也全都吃光了,一行人三四天水米没有打牙,走得极为艰苦。

作为一个队伍的领导者,不光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更要有忽悠死人不脸红的厚脸皮。

正在大家渴得喉咙冒火的时候,裴行俭站出来忽悠大家说:“前面不远处就有水了,大家加把劲走吧!”

果然走不多远就看到了丰美的水草和清澈的泉水,大家都很佩服裴行俭的神机妙算,将裴行俭比作贰师将军。

传说在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来到安西、敦煌间这片戈壁沙漠中,士卒断水,焦渴难忍。李广利面对石山峭壁长叹,举剑向一处山壁刺去,一股清泉顿时从石壁上喷涌而出,救了士兵。

却说裴行俭和将士们喝足了水之后一鼓作气走到了西州,当地老百姓夹道欢迎。

裴行俭在这里休整了一下队伍,并在当地开了一个现场招聘会。由于当地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裴行俭没费多少劲就从当地吸纳剩余劳动力一千多人。只要能混口饭吃,谁管你去当兵还是当强盗。

裴行俭知道这一千多人里面肯定是有内鬼的,于是走了没多远,他就停下来,召开全体官兵大会,通知说:“现在天气实在是太热了,走路效率也不高,我们先就地歇息,等到秋天天凉了,再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