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技术人才,就要培养他们,就要在实践中锻炼他们。
兰化公司决定由林华带领科技人才大力搞科研。林华也早有带领他们大干一场的意愿。兰化科技工作者选择攻关的第一个目标,即向乙烯车间的尾气甲烷氢转化成合成氨这个新课题开刀。
这项新课题,国内没有生产装置提供研究,世界上更无相关资料可供参考。但已经挥出去的刀就不能往回收。林华认定了的事情,没有先例也得干!想当年,在延安研制玻璃灯罩子时,不也是没有任何先例吗?在那样的条件下,自己建厂、自己设计、自己配方也能够研制生产出产品,何况今天呢!林华脑子一动,走!他带着设计和生产技术人员,从兰州出发前往大西南重庆,走出去前面是个天。重庆,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舌尖上的城市,凡到此地的人吃是少不了的。但在考察重庆年产500吨合成氨天然气转化装置期间,林华亲自带头,实行倒班制,全程参加试验。刚取得了中试数据,他就带着队伍连夜返回兰州,哪里顾得上重庆的美食?
在兰州进行实验时,新的难题又出现了:将天然气转化的试验结果用于甲烷氢转化设计,要从500吨放大到10000吨,这谈何容易?它们之间是有很大的困难啊!
但林华不怕,他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他知道理论上可行。而参加研制的人员却在犹豫彷徨。
林华信心百倍地对他们说:“你们尽管按照要求大胆地干,出了问题我负责!”在林华的鼓励和参与下,全体参加研制的人员一鼓作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使装置顺利投产,效果非常理想。甲烷氢转化技术是兰化首创的,其后在工业生产规模上获得了成功。该项成果获得甘肃省科学大会奖。
这点成绩对林华来说,只是小试牛刀而已。他又提出开发重油气化技术。
听闻北京化工设计院做出了400kg/h重油常压气化中间试验装置后,林华当即决定,兰化公司要建设此装置。那时,重油制氢技术,国际上也才起步,林华却高瞻远瞩,他以过人的洞察力做出了这一决定。林华一方面抓常压气化试验装置和在化肥厂现有气化的试验,另一方面则要求在半生产性的加压气化中间试验车间设计。不到一年的时间,装置建成了。1964年,林华和兰化科技团队完成了新中国第一个万吨级重油加压气化中间试验装置设计。1965年,把生产出来的加压合成气送往化肥厂合成氨装置,每天增产合成氨30多吨。重油气化技术,是林华亲自领导,由我们自力更生完成的自创技术。这项技术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甲烷氢转化和重油气化等新技术的开发,使我国化肥生产的原料向石油方向转变,改变了单一用煤的状况。
解决了化肥的原料,合成氨的原料问题又出现了。
虽然有了乙烯,但也只能解决苯乙烯的原料,可丁二烯的原料怎么办?
关键的时候,又是林华,又是聪明睿智的兰化科技人,他们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拼劲克服着一个个困难,填补着一个个国内空白。
林华第一个大胆地提出,采用丁烯为原料制取丁二烯。
谁也没有这么干过啊!
可林华根本就不管这一套,第一不也是由人创造的嘛。
林华带领兰化的科研人员着手收集有关资料,为研究做准备。这时,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传来好消息,该所已经在丁烯氧化脱氢制取丁二烯小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真是天助我也!林华显得异常激动。凭借坚实的技术功底和敏锐的超前意识,他认为,该项目代表了先进的技术路线。于是,林华立马赶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两家初谈,一拍即合!共同研发,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兰化公司全力以赴做保证。
1964年9月,兰化选派了公司最优秀的10名科研人员来到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参与丁烯氧化脱氢课题研究,在小试和立升级模试取得了基本数据后,林华又立刻动身进京。
他从国际前沿性、发展前景等诸方面反复论证该课题的可行性,以此来说服国家部委的领导。
他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不停地进出,找完领导找具体办事人员,一颗火热的心,一腔燃烧的情永不熄灭。
虽然回到兰州等待消息,但林华却把心留在了千里之外的北京,如果每天不能从话筒里听到来自北京的声音,他的思维就一片混乱。
终于,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同意了林华的方案!并将丁烯氧化脱氢这一课题列为国家新技术革命31项重点任务之一。
兰化沸腾了。
林华更是兴高采烈,心跳不已,他走路都在偷着乐呢。
只要是认准了的事情,他就非抓到底不可。
他紧急来到化工部。
化工部决定,给兰化再建设一套年生产50吨丁二烯的扩大试验装置,为年生产500吨中试反应器部分提供数据。
1965年5月17日,年产50吨丁二烯扩大试验装置开始建设;
1965年6月1日,年产50吨丁二烯扩大试验装置建成;
随之,年产500吨丁二烯反应器开始设计。
建设要求:大、中、小试验工作互相衔接;科研、设计、制造、施工交叉进行。
装置要求:当年研究,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
这一时期,林华的爱人、兰化研究院院长李新,自始至终在一线了解情况,协助解决问题;林华在设计、施工、科研等方面什么心都在操;兰州化物所尹元根主任、周望耀工程师受林华精神的鼓舞,和兰化人一样夜以继日跑现场,指导施工,参加开车,大家不分彼此,团结奋战。工人们吃住在现场,领导、技术人员也吃住在现场,和工人打成一片。
建设场面火热而感人!
1965年12月,年产500吨丁二烯装置正式开车,年底拿到了合格的丁二烯产品,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顺丁橡胶。彻底解决了合成橡胶厂的原料供应问题,实现了合成橡胶原料向石油化工的转变。
成功了!这一课题取得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林华非凡的领导能力,还表现出他对科学技术的胆识和勇于创新、不畏承担风险的精神。这一成功,同时也是林华对科技队伍的重视、历练和提升的结果,使兰化的科技人才升华到一个新的科技水平层面上。
1985年,丁烯氧化脱氢制取丁二烯和顺丁橡胶课题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林华在北京领取了奖杯和证书。
至此,化肥厂和橡胶厂的生产原料都实现了向石油化工的转变。
就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林华和他的科技人员又在进行着不断的技术改造。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曾回忆:“1971年八九月间,毛泽东在去南方视察的列车上,听到一位身边的工作人员高兴地向他报告,排了半天队终于买到一条喜爱的‘的确良’裤子,引起毛泽东的深入思考。”那时“的确良”衣服深受群众喜爱,因其原料依赖进口,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回京后,毛泽东下决心解决人民群众穿衣难问题,在与周恩来研究决策后,责成李先念、余秋里研究落实进口成套大型化纤、化肥设备,并争取扩大对外引进规模,使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大化肥的投产,为解决人民群众吃饭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化纤工业快速发展,不仅使我国于1984年取消了布票制度,而且使以棉织物为主的产品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