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时光带不走优雅
7381200000033

第33章 魅力就是沐人春风(9)

讲究还是不讲究

哈瑞读海商法硕士时,班上几个同学都是从国内来的律师。其中的敏是大家茶余饭后偶尔嚼嚼舌头谈及的“热点”人物,因为她雷打不动的考究套装、包头高跟鞋和精致公文包,在牛仔卡其、T恤汗衫、旅游懒汉鞋和运动休闲当道的教室和校园实在太引人侧目。刚开始,很多同学会好奇地问敏是否有什么特殊活动,几次之后大家就明白敏其实没什么活动,只是将在国内做律师的职业习惯原封不动带到了英国。再后来,只要一提敏,甭管老中还是老外,老黑还是老白,大家都会点点头,揶揄地说:“哦,我知道,就是那个每天穿得比教授还教授的女士”。

有趣的是,几年后我在纽约认识了一位和敏恰恰相反的白人律师考克斯。考克斯在纽约律师圈非常有名,不是因为才干过人,而是——胆量惊人!他是全纽约唯一一个敢穿着大短裤和凉拖进入法庭开庭的律师。那天,他一入法庭,众人就被他的“阳光形象”晃得目瞪口呆,还没等调整眼神,就听法官一阵咆哮:“滚!滚出我的法庭!裤子都不穿还做什么律师!”还想保住饭碗的考克斯后来当然穿上了裤子,可在西装革履,一丝不苟的律师界,他的那身休闲随意、不拘小节的装束还是非常扎眼。同行认为他是疯子,客户认为他太个性。尤其那次被法官一同骂出的客户受惊后,即刻转惊吓为愤怒,开始不遗余力地将考克斯的光荣事迹和个人悲惨遭遇声泪俱下到处宣扬,害得其他客户纷纷对考克斯敬而远之。

我曾在聊天中含蓄地问过敏和考克斯关于他们的着装风格。意外的是,俩人竟都知道自己的衣着打扮与周边环境相冲突。只是,他们都太在乎个人的感觉:一个非要讲究,一个非不讲究,以致于使自己的事业和人际关系遭受了不必要的冲击和阻碍。

在我们赖以生活的周遭,有自然而然形成的必然规律,也有心照不宣结成的约定俗成。这些规矩和准则很多时候像坚固的隐形天花板,如果不是盖茨或赖斯,不是头顶巨型光环的光辉人物,蠢蠢欲动和率性而为即使不令人头破血流,也会眼冒金星。

英文里有一个词叫“dress code”,指“着装规范”,实际上就是“着装潜规则”。很多人以为自由的老美是“大大咧咧,随随便便”的,其实人家非常注重、讲究潜规则(dress code)。居家休闲,运动旅游,工作上班,正式会晤和社交聚会都分得清清楚楚,穿得明明白白。既没有穿蕾丝透明装或夜礼服上班的人,也少有着商务装去参加Party的人,更没有穿着睡衣四处街头秀的人。在对待dress code上,老美倒是绝不含糊,不清楚,就要——ASK!

相形之下,我们的祖国,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会主动关心着装规则。大家卯足了劲要穿得好看或体面,几乎不会想是否合乎规则合乎场合。为彰显个人风度和独特魅力,有人从头到脚全副名牌武装,即使去灾区访慰,也要不经意亮亮LV;为显示品位和标榜见识,有人一掷千金高级定制,就是登上台面搞不清西装扣子系法下不了台。事实证明,一个人是否有魅力和风度不仰仗于他/她穿什么,而是他/她怎么穿;是否有品位和见识不在于他/她重砸几吨金,而在于他/她能否合乎时宜、合乎身份地穿着得体。

英国文学家司各特曾说:“如果有谁故意不遵守甚至破坏上流社会的某些清规戒律还是可以原谅的话,那对这些细小‘规矩’的懵然不知则一定会遭到嘲笑,甚至不可原谅”。当然,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的“上流社会”,但这并不代表细小“规矩”就不存在,也不代表我们可以自以为之,随心所欲。我们需要魅力和风度、需要认同和尊敬、需要快乐和幸福,而掌握着装规则不仅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有修养的人,更能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生活更为幸福。最起码,也能应对越来越多、莫名其妙又举足轻重的邀请和场合,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失礼。

一般而言,西方派对的着装规范从最正式到最休闲分别是:白领结(white tie)、黑领结(black tie)、小礼服(cocktail dress)、商务休闲(business causal)和休闲(causal)。收到请柬时,最重要的当然是——看清dresscode!然后,再根据规则去选择适合的行头。倘若有疑难杂症,方法自然也很简单--搞清楚!就算厚着脸皮也要在所不惜。

如果请柬上标注:White Tie,Ultra-formal,Full Dress。恭喜你,这是顶级正式的白领结,是非常隆重而特殊的活动,包括:

★皇家盛宴

★外交盛会

★重大慈善活动晚宴

★上流社会庆典

★初次社交舞会

★古典交际舞比赛

★大型乐队指挥

如果请柬上标注Black Tie,Formal,Black Tie Optional,Black Tie Invited,Creative Black Tie。这是非常正式的黑领结,通常指:

★重大庆典

★正式宴会

★授奖仪式

★节日派对

★重要聚会

★音乐会、戏剧

★婚礼

如果请柬上标注Semi-Formal,Cocktail Attire。这是半正式的鸡尾酒会,通常指:

★节日派对

★重要聚会

★年终酒会

★婚礼

如果请柬上标注Casual,Dress Casual。这是非正式派对,如:

★节日派对

★商务聚会

★家庭聚会

以咱们中国的交际场合来看,顶级正式的迄今还不多,基本都是黑领结以下的派对活动。若说社交场合穿什么?大致有礼服和便服两大类。礼服指一切适合在正式、隆重、严肃的典礼或仪式上所穿的服装;便服指一般场合穿的各式外衣、衬衫等日常服装。

男士礼服

男士礼服通常分为三种:晨礼服、小礼服(塔士多)和大礼服(燕尾服)。晨礼服适合穿在白天参加典礼、婚礼和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小礼服(亦称塔士多)适合穿在晚间参加晚宴、音乐会。大礼服(亦称燕尾服)则适合穿在顶级正式的白领结场合。目前,随着时尚潮流变迁,国际上正逐渐以黑色和灰色西装取代礼服。尤其对穿不惯礼服(塔士多和燕尾服)的中国人,若是以唐装、中山装和青年装等民族服饰出席正式、甚至顶级正式的场合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既得体又潇洒,还有浓郁民族特色。就是一定记得注意面料与做工,千万别不小心穿成餐馆服务生的效果。

女士礼服

女士礼服通常分晚礼服、常礼服和小礼服三大类。晚礼服一般是袒胸露背的连身裙,适合穿在最隆重和正式的场合。就像那些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走红毯的明星身着的那种曳地长礼,风情万种,迷死个人。但作为普通人,还是想好了再尝试。尤其当周围男士还不具备丰富的走红毯经验时,一旦被哪个冒失鬼踩到裙摆,花颜失色事小,春光外泄就整大了。

常礼服是我们常说的“两件套”,那种上下质地、款式都一致,可以穿在正式场合。而小礼服就是像小黑裙那种长不及地的连身裙(多露背),用途颇为广泛,可以在衣橱中多备几件。

级别越高,着装越正式、越讲究;级别越低,着装越休闲、越不讲究。英文里有个词叫underdressed,意思是“穿得不够隆重/不讲究”;还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词,叫overdressed,指“穿得过于隆重/太讲究”。如果在无须讲究的休闲场合穿讲究了,很多人会觉得你怪异,像个傻帽;但如果在该讲究的正式场合穿随便了,则是对主人的一种冒犯和不尊重。别人除了把你当傻帽,还会认为你没修养,不讲礼节。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几年前在京城广为流传的一件事。说某国驻中国大使的夫人举办一晚间派对,出席者都按照黑领结的着装要求翩翩而至,场上气氛优雅和谐。谈话间,有人发现大使夫人面色骤然一暗,顺着眼神望去,发现门口偏偏进来一位无领无袖、打扮随意的年轻男子,在人群中分外扎眼。大使夫人问身旁人等是否知道此人是谁,大家嘿嘿一笑,说:“他呀,是IT界的传奇人物XXX,在中国可是大名鼎鼎呢”。大使夫人说:“无论他是谁,下一次都不希望在我的派对中见到他了!”至于这位IT传奇人物是否从此真的被大使夫人拒之门外,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件事却被作为谈资,也算是这IT“勇士”身体力行给大家的着装规则敲了一个醒儿吧。

而我自己,则有过一次overdressed的“光荣”历史,现在一想,脸上还觉得热乎乎的呢。那是多年前,我参加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举办的一庆典派对。当时,请柬在朋友手中,他告诉我是最正式的那种着装规则,我就特别听话地带着晚礼服到了领馆。结果当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全场唯一着曳地长礼的人时,我几乎愣在换衣间,不敢出门。

后来本着“宁肯趋于讲究,也不可掉于随便”的原则,本着对晚会、对总领事、对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夫妇、对各位来宾、和对我本人的尊重,我只得“豁”出去了!于是我就硬着头皮、挺着腰杆、拖着长裙,迎着各种目光,怀着复杂心情,“优雅”步入大厅。期间,几个热心人纷纷上前问我当晚表演什么节目?还有两个从国内来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对着我一阵“狂拍”。后来也不知那录像是否在国内播出过,我倒是希望从来没人看到过。毫不夸张地告诉大家,那晚的2小时是我迄今度过最为漫长的2小时。现在回想,都还特佩服自己的勇气——可以走入大厅坚持到底。都说女人最希望与众不同,我却真心希望从此不再有这等殊荣与这般出众。

说到底,无论underdressed/不讲究,还是overdressed/讲究过头,都说明不合适宜、穿错了。尽管休闲场合的服装大同小异,错也错不到哪里;但正式场合穿错了,将是非常尴尬与头痛。当然,与被当成“傻帽+没修养”,单纯当个傻帽相对还好点。若是连傻帽也不想当,方法只有一个:好好研习着装规则,把条条款款搞清楚。

当然,如果有人就是喜欢“鹤立鸡群”、“独树一帜”,也很享受众人“格外关注”和“异样眼神”,那就祝贺你——“孤岛野人”!着装规则跟你没关系。你尽可穿着比基尼去逛街,套着西装去划船。不过,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生活在凡间、脸皮比较薄、光环没多少的地球人,没看到盖茨见英女王都会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