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强梁者
74003400000184

第184章 金殿

沈浩站在金殿上,一席士子的白衣长衫,腰间虽别无饰物,但看气质着实英朗不凡。

他是这一届殿试中唯一的寒门士子,站在多数关陇世家门阀子弟中格外突出。在年龄上,刚刚弱冠的沈浩也和周围的人有着鲜明的对比。沈浩考的是进士科,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可怜兮兮的1%-2%,因此当时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绝非儿戏。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

再加上当时历届进士都至少是而立之年,这次会试中名列第一的进士竟然是一个弱冠小娃,不免让周围人觉得有些轻视。

可这些特点,并没有掩饰住沈浩的锋芒。事实上,从他穿越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有能力让他在这个时代,更容易混得个风生水起。

沈浩来自现代,他的实际年龄甚至比他穿越后的年龄还要小上一些。穿越前,他是一个刚刚结束高考的高三学子。只是很不巧,他生在了江苏,高考的结束就意味着他一辈子学习的那段时光的结束。

这倒不是因为江苏卷的难度,相反,沈浩不用猜都知道他的语文成绩会一如既往的高。但在语数外三足鼎立的高考模式下,数学常常爆零的他,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于是,高考成绩甫一出来,沈浩就出门去散心。谁想到刚刚路过N市晨报的大楼,从天上就掉下了一个女子。这可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刚好柔弱无骨,可以抱在怀里的那种。N市晨报的大楼有二三十层高,这个女子恐怕是从楼顶直接一跃而下的。砸下来时,就像块沈浩暑假准备去的工地上搬的砖头。

沈浩走过时,尚还沉浸在自己“天妒英才”的悲伤中无法自拔。自幼饱读各种诗词,为文既能针砭时弊,又能温婉抒情的他,竟然连一个二本都没有混上。尽管这是一个已经能料到的结局,但总有些自命不凡得沈浩依然觉得遗憾。以至于,这样的遗憾让他到了最后一刻才听清路人的喊叫。

“有人掉下来了!”

“掉下来了?轻生吗。我考成这样,都没想过轻生...”沈浩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忧郁中找着坚强的转折点,下意识地构思着一个传统的“欲扬先抑”的结构。

“说你呐,聋了吗,快让开!要砸到...”路人的大吼终于打断了沈浩的思路。

“要砸到...砸到哪了?”沈浩想着,忽然觉得眼前突兀的出现了一小片阴影。

感觉到不对劲的他下意识抬头望去,一瞬间亡魂大冒。可这时已经来不及了。

沈浩隐约记得那个女子的面相很丑,一条一看就是整容失败后留下的狰狞的疤痕横亘在脸上,闭着眼睛头朝下,其他便没有什么印象了。

“这么丑,果然是有理由自杀了。我前些日子才想过整容行业的乱象,很多人被欺骗,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在脸上注射了那么多东西,最后变成了个丑八怪。没想到今天看到了一个活的...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你自杀就自杀,别砸我啊!”

这便是头脑活动极其丰富的沈浩在穿越前最后的想法。

似乎是上天觉得这样一个人不该就这样死掉,于是,沈浩的意识很快又恢复了过来,在另一个世界。

和所有穿越者的反映一样,沈浩以为自己被医院救活了,然后不知为何被送到了一个拍摄古装电影电视剧的影视城里头。甚至自己也变成了一副古代人的打扮,还是一个书生模样。

可随着他的探索,和与周围人的交流。沈浩的眼睛就不自觉地亮了起来。

这里不是影视城,周围操着浓重的关中口音的人也绝对不是演员。如果真是,那这里任何的一个群演都有拿金鹰奖的实力,还是2014年以前的金鹰奖那种。

那如果这里不是演出来的,那他能见到如此真实的场景就只剩下了一个可能。

他穿越了。还穿越到了一个沈浩曾经幻想过的,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唐朝开元年。

这时诗词歌赋方兴未艾,盛唐刚刚起步,诸多文章大家都尚未登场。李白还没有出蜀地,杜甫不过总角之年,王维的状元及第还有一段时间,孟浩然虽然写完了《游洞庭湖赠张丞相》,但大量的诗作和文采也尚未展露。

而科举上,唐代读书人要夺状元,并不像明、清诸朝那样,先经县、州、府三级筛选,再经各省筛选,然后才参加国家级考试,国家级考试又要通过会试定一回名次,再通过复试定一回名次,再通过名义上由皇帝出题的殿试、十来位重臣“公同阅卷”、公推出前十名,由宰相在皇上面前“读卷”,最后由皇上“钦点”状元、榜眼、探花。如此繁复。

相反,作为科举制度刚刚开始的朝代,唐代比较自由,一般只在几个大区稍微认真地选拔一次,合格者便可直接参加“省试”,省试名义上是由尚书省主持的全国性考试,相当于后来的“会试”。

这样的环境,简直就是像沈浩这样的穿越者的沃土。刚刚高考完,尚未被社会磨平诗词歌赋的记忆和诗意的锐度和锋芒,让沈浩能够在尤重诗词歌赋的进士科考试中如鱼得水。而比起明清时较为“松散”的晋级制度、和答案非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也让沈浩的科举之路变得短了许多。

更令他感到幸运的,是他穿越来的身体。虽然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寒门落魄童生,但面貌不丑,还略显英俊。这一点在需要道貌岸然的君子或者伪君子的唐代朝廷上不可或缺。也让他在会看脸的唐代科举中不会因为容貌存在短板而落选。

尽管录取人选与各人的名次全由知贡举一人确定。知贡举一般是三年一换的,也有时一年一换,各人的学识、品性、心态不一,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个统一的标准。而且考卷不糊名,有时尚未开考,而名次已定,更有强要状元、自定状元的。各个时代都有黑幕,唐朝也无法例外。但无论如何,沈浩相信自己的文采是很难掩饰住的。对于这样一个从诗词歌赋到策问都相当擅长的考生,即使是暗中收受过贿赂的知贡举也并不敢让他落榜,顶多把一些文章略可视作上乘的寒门学子排挤掉罢了。

以上内容,便是沈浩穿越来后的内心一系列意淫。然而,想要从一个寒门学子,到金殿上意气飞扬的白衣少年郎。一个艰巨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里,貌似不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