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强梁者
74003400000206

第206章 佛怒

“这么说来,你是叛乱后的第一批来自东瀛的留学僧?”文攸之问道。

他在灵昌城走街串巷,寻访关于那位传奇主簿故事的过程中,碰见了这个年轻的日本僧人。

“是的。自从得知大唐叛乱平息后,天皇便立刻派出了船队,前往唐土寻求优美的文化和高尚的知识。”自称为法荣的僧人答道。或许是初来大唐的缘故,他的中文说的有些磕磕绊绊。

古代交通十分不便,虽然叛乱已在两年前彻底平息,但东瀛得知这个消息也仍旧延迟了如此之长的时间。

“遣唐使,对于你们的天皇来说,的确是一个创造性的发明。不过,在我的印象里,遣唐使来到大唐后,都需要前往帝京,而灵昌却并不是前去帝京的必经之路。”

“施主了解的不少,前去帝京报备,的确是遣唐使的必要行为。但完成了报备后,在遵守大唐律法的情况下,我们这些遣唐使便可以在大唐疆域里自由行走了。”

“我听说东瀛很早以前,就有了佛教的起源,那能说说你们作为留学僧,仍旧锲而不舍的来大唐的缘故吗?”文攸之仍有疑惑。

法荣的眼里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遗憾,叹了口气道:“施主有所不知,这个问题的解释关系到了东瀛佛教界甚至整个政权体系的结构变化,其中的具体缘由恐怕说来话长了。”

“但说无妨,在下洗耳恭听。”文攸之笑道:“正好,我对于未知的历史总是有着莫名的好奇。”

“在东瀛的历史上,往前历数两代,还处在各类宗教流派信仰混乱的时代。那时各种修炼思想横行,整日辩佛争论却无法分出一个高下。信仰的不统一还带来了皇权的统治问题和社会的频繁动乱。由于旧式佛学观念的松弛,还出现了很多假和尚,他们是普通的平民,为了逃避租税而进入庙中成了和尚。平日里却依旧行那平民之事。导致国家的租税收纳艰难。因此,当时的东瀛急需一位佛教大师来统一当时混乱的信仰。而当时的东瀛并没有一位足够杰出的佛教流派领袖能够扛起这杆旗帜,于是,从唐开元年,天皇便不断派出含有大量留学僧的遣唐使前往大唐,以期望从大唐找到一位愿意东渡传法的佛教大师。”

“这一段和我熟知的信息很相近。你的词汇表达相当专业而精炼。”文攸之忍不住赞叹道。

“谢谢赞誉,不过这些话并不是我想到的。它来自一个名为白光的中国人的描述,而他也出现在了后来东瀛佛教界的历史中。”法荣微微鞠躬,谢道。

“哦?白光这个名字我倒是未曾听过。”

“会提到的。我继续按照时间顺序讲下去了。”法荣点了点头,继续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批批的留学僧逐渐分散到了整个唐土的著名佛寺上。但遗憾的是,比起恢弘大唐,东瀛仅有弹丸大小,两地又有语言障碍和茫茫大海阻隔。几乎没有德高望重的佛学大师愿意远渡。但是,还是有两位东瀛僧人,找到了一位愿意东渡的大师,鉴真法师。”

提到这位法师的名字时,法荣的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崇敬之色。

“尽管我出生的时间晚了不少,刚刚接触到佛法的高妙,鉴真大和上已经面向唐土迁化,但光是听闻他排除万难,东渡东瀛的故事,便足以令人热血澎湃。”

“大和上抵达东瀛时,已是年近古稀,双目也已失明。虽然天皇对于大和上的到来充满热情,但当时东瀛各个佛教流派的领袖并不乐意。鉴真大和上所推崇的严格戒律制度和他们中大多数主张的看淡戒律所矛盾。于是,鉴真为代表的新教团与贤璟为代表的旧教团,于兴福寺讲堂辩经。大和上胜了。旧教团放弃了旧式,接受了三师七证的新戒。”

“听起来,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过程。无论对于佛教界,还是皇权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都是一件好事情。但你在描述这些时,看上去似乎并不怎么高兴,甚至还有些痛恨的感觉。”文攸之皱了皱眉头,他感觉到法荣虽然对于鉴真法师满怀敬意,但对于鉴真东渡后的状态,带着一缕缕惋惜之情。

“施主看的很细,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但遗憾的是,它的美好,是靠着大和上的个人魅力支撑起来的时代。但在本质上,比起之前宽松的佛教皈依的条件,大和上一直以来推崇的严格戒律,已让很多人在暗中心生不满。大和上在世时,他们尚还只能蝇营狗苟的龟缩于黑暗一角。等到大和尚圆寂时,他们便从各个角落钻了出来,试图颠覆原先建立好的戒律制度。”

“那些狂热的隐藏起来的旧势力,计划烧毁埋藏供奉鉴真佛骨的唐招提寺,以此来宣誓旧佛法的回归。在一个阴云重重的黑夜,他们举着火把,走向了寺院的大门...”

即便已经知道了唐招提寺最终完整的保存到了现代,文攸之依旧觉得心里一紧。

“后来呢?”

法荣摊摊手:“这种亵渎佛法的行为,自然不会为大和上的魂灵所允许。不等那些人投出火把,一道惊雷便自天上劈下,直至落在了寺顶的飞檐上,像是无数金球在跳舞。而在天空背后,时不时还有罗汉的虚影浮现。那些企图烧寺的僧众吓坏了,跪坐下来祈求宽恕。”

说话时,法荣脸上带着自然的神色。在他的心目中,试图亵渎佛法的行为,获得这样的惩戒是必然的事情。

文攸之下意识地想反驳,但话未出口,便咽了回去。

罗汉虚影诚然太假,但雷火劈中飞檐,电光金球狂舞却并非不可能。只要有些现代的建筑学和物理学知识,就能够通过对建筑顶端的构造,来设计出尖端放电的寺院顶层结构来...

想到这里,文攸之心里猛然感觉过了一道电,望向法荣问道:“当初,是谁设计的唐招提寺?”

“嗯,你问这个?大概是鉴真法师主持的吧。我当时见到唐招提寺的时侯,它已经快要落成了。倒是那位名叫白光的人有时会来这里看看,和大和上说上半个下午的话。”

“那他参与过唐招提寺的修建了?”

“大概吧。唐招提寺快要建成时,我有次看见过他拉了几马车的材料运进了寺院,估计是用到了寺院的修建上了。”

“那他后来去哪儿了?他也是个佛教信徒吗?”文攸之的语气忽地变得有些急不可耐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他很重要。

这个白光,有可能经历过和他一样的事情。

如果能得到一个确定的消息,他或许走一遭东瀛都是有可能的。

可惜的是,法荣闻言摇了摇头:“并不是。他是一个神奇的人,和大和上应该是挚友的关系。等到大和上圆寂后,便消失了。也不知道去了那里。”

文攸之眼中闪过一抹深深的遗憾,他突然觉得自己有点累,挥手作别了准备继续一路在大唐求取佛法的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