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强梁者
74003400000065

第65章 准备

“你们只把眼界放在两京之间,殊不知,在江淮一带,有一位高僧,法号鉴真,是那一带的当世宗首。江淮僧人均寻他受戒,经其受戒者不下四五万人。”荣叡面前的僧人踱步在庭院中,手中念珠一个个碾过去,忽然眼前一亮,回头对着荣叡道。

僧人一席朴素的僧衣,举手投足间都带着有一股自信和从容。

他便是道航,荣叡在长安安国寺认识的友人。这是一次闲谈中,荣叡第一次向道航提及自己的使命。本是一句遗憾之言,没想到这位新结识的友人竟然真的相当认真的思考起来,而且思考后的回答让荣叡瞬间激动起来。

“真的有这样的大师吗?”荣叡喜道,但很快眉头又皱了起来:“可是,我们没有觐见之门啊。”

道航听了笑了一声,说道:“实不相瞒,这位鉴真法师正是在下的授业恩师。就算法师不愿去,江淮一带法师所带的徒弟,有很多都是精研律法的人,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人选。”

一旁的普照听了道航的话,感激的点点头,但很快,他还是冷静了下来,道:“如此看来,鉴真法师的确是传戒的不二人选。只是我还有一个忧虑。”

“可否说来一听?”

普照沉吟道:“唐朝明令不得私自出海,我们有心还国,但下一次遣唐使船何时才能来,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如果真的请到了法师,想要安全回国,我们不仅需要一条船,还需要一张通行证。”

“我是李林宗大人的家僧,我把此事与他商量,说不定会有主意。他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想比会愿意成全此事。”道航想了想道。

“如此甚好。”荣叡普照两人鞠躬谢道。

不久后,道航再次找到了两位日本僧人,叙述了他后来得到的回复。

道航和尚与李林宗交情甚好,在陈述此事后,便已欣然答应了。但道航还是提出来,如果能够得到朝廷的允许和支持,东渡将会顺利很多。不知道能否劳烦李林宗向宰相李林甫陈述此事。

李林宗同意了,随即前往相府和当朝宰相李林甫斡旋。

“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在我不便出面,这事应该是日本国上奏朝廷,他们不发官方邀请,我也无能为力。不过...”李林甫的声音小下来:“...不过,倒的确有容易的方法。不用启奏皇上,让法师自行前往日本传法,你就当没给我说过这个事情。法师的困难,你们私下通融通融,行个方便就是。”

虽然没有帮上忙,但官面上不加阻止,也算是表态默许了。有了李林甫的回复,道航心里一块秤砣掉了下来。

现在只剩下来船舶和通行证的问题。

船舶制造上,李林宗想到了自己的侄子,时任扬州仓曹。准备手书一封,帮忙解决船只问题。

至于通行证,道航道:“请大人再给我们开具一张去往天台山国清寺朝圣的证明,万一中途又生枝节,我们就可以说作是去天台山朝圣礼佛,因为陆路不通才走水道。这样只要我们上了船,如果顺风顺水,就会直抵日本。若天公不作美,必须折返回来,这张证明也可保证我们有容身之地。”

李林宗爽快道:“这事好办。”说话间已开好了证明。

听完这里头的始末,荣叡等人才觉得长出了一口气。十年前初到唐朝,一切是那么的新奇。如今思乡的念头一日比一日重,好在总算看到了一缕还乡的曙光。

在下扬州之前,普照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业行。

业行两年前其实已经来到了长安,只是一心搜集古书,忙于抄写,所以不曾找过普照。这次普照见了业行,已是阔别六年之久。业行的两鬓已经斑白,憔悴了许多。普照把返航的计划告诉了业行,他的本意是来告别的,没想到业行这一次竟然十分关切此事。

“我也要回去,也快越好。”业行听罢,指指身后道:“我已经把能抄的经书抄的差不多了。”

普照顺着业行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里正堆叠着大量的绢本,那是他整整抄写了二十多年的经书。

“上次遣唐使船回去的时候,顺便带走一大半就好了。”普照道。

业行摇摇头:“如果能够轻易托付于人,我当然托付给别人了。但如果在海上发生了紧急情况,若所托之人不敢以己身代替经书投海,这样的人,我是不敢托付的。现在只好我自行带回去了。”

普照一时语塞,代经投海,自己能做到吗,他没敢去叩问自己的内心。

于是,后来几天,普照荣叡两人就帮着业行将经卷整理好准备出发。同时也找到了玄郎和玄法,连同认识的几位朋友,道航,澄观,德清和如海。于天宝元年,十月同下扬州。

当时正是栀子花开的季节,扬州到处弥漫着花香。几位僧人一到扬州,一方面以李林宗的手书去找扬州仓曹李凑打造船只,一方面急急前往大明寺拜见鉴真法师。

荣叡和普照走进大明寺宝殿的那一天,鉴真大和上正在讲律。如何因戒生定,如何因定生慧,鉴真一切娓娓道来。

近一整个早上,鉴真都端坐在莲台上,一动不动,仪容肃然中带着柔和,语气平静。

“戒律是进入法门的第一步,需要特别认真对待。”佛法讲毕,鉴真说道。他站起身来,在信徒的注视中,缓步走出了宝殿。

直到过了还一会儿,荣叡和普照才从刚才的沉浸式体验中恢复过来。因为是面向修为不高的僧众,鉴真这一次讲律没有涉及玄奥的佛理。但其讲述的过程中,从仪容,姿态,语气,到内容,原理都相当有感染力,基础夯实。两人甚至觉得这一个讲堂的收获,可谓拨云见日,醍醐灌顶,胜过研习数年的佛经。

两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邀请鉴真大和上东渡的决心也坚定了几分。他们站起身来,跟着同行的道航,前去觐见大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