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现代,回族伊斯兰教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清末至整个民国时期,回族穆斯林兴起了文化运动,改良宗教,发展文化教育;同时,在回族伊斯兰教中,又发生了新的教派运动,产生了伊赫瓦尼、西道堂、赛莱菲耶等宗教流派,倡导宗教革新,复兴伊斯兰教。我们在本章和下一章,着重叙述伊赫瓦尼维新运动,然后再叙述赛莱菲耶、西道堂和回族穆斯林文化运动。
伊赫瓦尼(Ikhwan)一词,是阿拉伯语“兄弟”的译音,系根据(古兰经》“凡穆民皆为兄弟”的规定,赋予这一名词以“以安拉的意志结成的兄弟”的内涵,作为该派穆斯林之间的称呼。创始初期,称为“艾黑哩——逊奈”或“克塔布——逊奈”,义为遵经崇圣,故有“遵经派”之称,其它教派则称其为“折底德”(Jadeed)、“哈杜斯”(Hadus),有“革新”、“新行”之意,都带有“标新立异”的贬意。
伊赫瓦尼,是受阿拉伯半岛瓦哈比运动的影响,在回族伊斯兰教中产生形成的一个宗教流派。瓦哈比教派产生于18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勒·瓦哈布,1703年出生于阿拉伯半岛德拉伊耶西北部阿伊纳的一个宗教家庭,幼年随父学习伊斯兰教知识,青年时曾在逊尼派学校罕伯里法学院接受过严格的法律教育,先后游历过希贾兹、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等地,耳闻目睹了这些地区流行的圣徒崇拜、迷信精灵、朝拜圣墓的各种现象,认为这些已经远远背离了先知和《古兰经》所规定的正统派的理论和实践,在进一步研究了17世纪宗教学家艾哈迈德·伊本·泰伊米叶的着作之后,他在故乡开始了反对神秘派的习俗和民间迷信习俗的公开宣传活动。但这一活动遭到当地什叶派和苏非派学者的反对和迫害。哈瓦布不得不在1740年投奔邻近的阿纳扎族族长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两者签定了合作恢复“真正的信仰”的协议。瓦哈比派的宗教势力与沙特家族的政治势力互相联合,开始了一场被后来的历史学家命名的跨越两个世纪的瓦哈比运动。在开始的几十年里,随着武力的征服,瓦哈比教义传遍了"整个纳季德地区;进而,他们于1803年攻下麦加,1804年克服麦地那,1805年袭击伊位克什叶派圣地纳杰夫,并于1811年在达里亚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瓦哈比国家政权。
由于瓦哈比在这一时期的军事行动中,采取了洗劫伊拉克什叶派圣地,夷平麦加“麦尔拉墓地”和“三所房故址”等过激行动,从而引起了什叶派和苏非派的仇恨;同时,这个拥有北至阿勒颇,南达印度洋,东起伊拉克,西到红海沿岸的瓦哈比国家的兴起,毫无疑问,已经严重威胁到正在衰败的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于是,奥斯曼苏丹命令埃及总督出兵,终于在1818年消灭了这个瓦哈比国家。但沙特家族仍然在费萨尔·伊本·阿齐兹的领导下,在纳季德地区进行抵抗活动,并于1843年在这一地区恢复了沙特家族失去了五十二年之久的统治。尽管在五十多年后,由于沙特家族内部争权,再次失去政权。但十年之后沙特家族又重新夺回了政权,并于1902的攻下利亚德,兼并了哈萨、汉志、杰页拉沙马尔、阿西尔等重要地区,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瓦哈比派宗教成为国教。至此,经过一百九十多年的奋斗,瓦哈比运动取得了胜利。
瓦哈比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净化伊斯兰教的清教运动。同时也是阿拉伯民族在宗教外衣下,对土耳其帝国统治和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政治抗议。它以瓦哈比派原教旨主义为思想武器而取得的胜利,对阿拉伯世界被压迫穆斯林具有较大的启发作用。正因为如此,瓦哈比思想传入了印度、印度尼西亚、北非及中亚许多穆斯林地区,形成了名称互异的原教旨主义派别。
瓦哈比思想也传到了中国。清中叶以后,从海路、陆路赴阿拉伯朝觐的中国穆斯林逐渐增多。其中有些学者在麦加朝觐、游学期间,受到瓦哈比思想的启发,回国后宣传该派礼仪思想。据《青海历史纪要》载:早在“清德宗光绪七、八年间(1881-1882年)由新疆传入新教派,与马明心在循化地区传播之新教不同……勒令年轻回民留鬓角之发,耳旁之须,禁妇女缠足”。但瓦哈比思想的大量传播,则在清末民初。开始仅有个别阿訇遵行瓦哈比派礼仪。在西安,就有穆原复在礼拜中双手摸脸一遍,斋月后坐静十天。同期,穆原复的学生刘遇真阿訇朝觐归来,在西安桥上清真寺、马善亭(王浩然的高足弟子)在小学习巷清真寺,分别宣传瓦哈比派的某些礼仪制度。如盖德雷夜内列班礼副功拜和邦布达代赞、迪格勒赞;行殡礼时脱鞋,用现银转“费达”;拜后增念九赞,不念古兰经《穆勒克》章等。但当时刘、马均未声明是“伊赫瓦尼”,马善亭仍属“初三派”。他们的主张,也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很难推行。
瓦哈比派的礼仪引入中国,并根据回族伊斯兰教的实际情况加以系统化者,则是马万福阿訇,他被视为中国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教派的创始人。
马万福,经名努海,清咸丰三年(1851年)出生于今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居果园村,故后来被称作马果园或果园哈吉。马万福的祖父和父亲当过经堂小学阿訇。他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勤奋好学。在十三四岁时已在经堂中崭露头角,受到教师的赞赏。二十二岁时挂幛穿衣,先后在其家乡果园村、红崖和巴素池等地担任开学阿訇。以其博闻强记,善于思辩,娴熟经典和独特的教育方法,被视为虎夫耶北庄门宦年轻有为的阿訇。1886年,马万福、瓦里家阿訇和东乡苦妥的举人马会三前往麦加朝觐。之后,瓦里家阿訇陪同马万福在麦加求学深造,客死于圣地,而马.万福不负所望,终于成为回族伊斯兰教着名的大阿訇。
当时的麦加,虽处在土耳其苏丹任命的总督奥思·拉菲格帕夏的管辖之下,但沙特家族领导下的瓦哈比派运动,仍然在麦加地区秘密传播着。据说,马万福在麦加的四年里,曾结识了海力巴、艾卜·盖勒等瓦哈比派宗教学家,并在其主持的“海力夕巴氏”学堂,系统地学习《古兰经》字面解释、《圣训》的法学派教义及其他宗教学知识,使马万福成为一位经学知识渊博的宗教学者。尽管当时在阿拉伯半岛瓦哈比运动处于低潮,但其主张“回到《古兰经》中去”和“遵经革俗”的思想,无疑给了他深刻的启示。于是,他建议朝觐的中国哈吉照“艾黑哩逊奈”干教门。他的热情宣传感化了其中不少人,大都成为他回国后倡导伊赫瓦尼的得力助手。
1892年,马万福从麦加回国,作为哈吉,在穆斯林中普遍受到尊敬;尤其作为一个饱学归来的哈吉,能引经据典,阐明自己的主张,就更受人尊敬,倍加重视。他宣传伊赫瓦尼主张,就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开始的。1893年马万福回到家乡,公开宣布脱离北庄门宦。提出“凭经立教”,始创伊赫瓦尼教派。此后十五年,马万福先后在甘肃临洮、静宁、临夏、陕西安康和湖北老河等地开学,宣传“凭经立教”的主张,培养宗教人才,积极倡导伊赫瓦尼革新运动。
马万福将自己的宗教思想概括为“凭经行教”、“遵经革俗”、“回到《古兰经》中去”。这也就是伊赫瓦尼维新运动的总纲领。他的革新主张,后来由人们总结为“果园十条”,即:
1.不聚众念《古兰经》,只能一人念众人听。
2.不高声赞圣。
3.不多做“都阿”。
4.不探望拱北。
5.不聚众念讨白。
6.不纪念亡人的日子。
7.不用《古兰经》转“伊斯嘎推”。
8.不干“怠图卧尔”的“尔曼里”。
9.对“侯控”要用手端。
10.“尔曼里”要自己干,别人代干不行;《古兰经》要自己念,别人代念不行。
这十条约在1918年前后提出,成为伊赫瓦尼派主要礼仪制度规范。为使人们相信他的主张并非个人杜撰,而是有充足的经典根据,也为了扩大影响,马万福还会同当时知名的几位伊赫瓦尼大阿訇,从《伊哈雅一》、《费格海》、《嘎最》、《米勒沙》、《麦克图巴提》、《沙米》、《凯俩姆》、《麦卜苏推》等八部经籍中,摘录了有关内容而加以综合,编纂《布华里咱德》一经,系统地阐述伊赫瓦尼派的主张,批评苏非派门宦的某些礼仪,引起各门宦的强烈反感,只刻印了二十多册,便被马安良下令销毁刻版。后来经其弟子缩写,取名《回教读本》(小经与汉文对照),流行于甘宁青该派经堂学校。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马万福的宗教革新主张,在甘肃临夏、青海西宁以及宁夏、陕西、湖北、河南的部分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获得了众多信众。马万福特于1908年开斋节,在临夏西川聚集百余名伊赫瓦尼教派阿訇举行讲经会。马万福在这次讲经会上,进一步重申几年前提出“打倒门宦,推翻拱北”的口号。宣称“伊赫瓦尼要统一各教派门宦”,并以“舍希德”鼓励教众,“为教门流血牺牲”,自然遭到老教和门宦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由于1895年“河湟事变”中,马万福曾与东乡马大汉盟誓响应,共守三甲集洮河沿线。起义失败后,马万福化名潜逃。为此喇世俊、马安良上控兰州总督,将马万福定为“皇上要犯”,通令缉拿归案。马万福潜逃后,他在临夏的弟子中,有八人被杀,原来追随他的十大阿訇大多放弃伊赫瓦尼主张,伊赫瓦尼维新运动转入低潮。
马万福先潜逃至陕西安康,又辗转逃亡新疆。1918年正月,马万福在新疆哈密被逮捕,旋被押解兰州。在途中,由宁海镇守使马麒派兵劫往西宁,待如上宾。从而,伊赫瓦尼的维新运动有了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