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儿童营养大全
7603900000023

第23章 宝宝的智力保健(1)

宝宝的智力开发

关键期儿童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B.J·Bloom)通过追踪研究认为,若一个人在智力发展时,如果他本人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算做100%,那么,4岁时就已达到50%,4~8岁又增加30%,8~17岁又获得20%。由此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就是说,3~4岁是幼儿接受早期智力教育的最重要时机,不可错过。

在儿童出生的最初几年里,特别是3~4岁这两年里,如果被剥夺或失去了智力发展的机会,他将永远也达不到他应该达到的智力水平。所以,幼儿3~4岁这个时期,是对其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某种关键期应视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而定,有的孩子可能出现得早些,另外一些孩子可能会很晚,所以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恰当的教育。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可能会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例如:

潜能越大,成就也越大

其实人们取得的成就和潜能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就大脑本身来说,大多数人是没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孩子以后的发展如何,是否能够发挥出他们应有的程度,并非先天预定。

父母应该重视的不应是孩子的潜能有多少,而是如何科学地开发大脑潜能。

发展方向从儿童期圈定

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最迅速的阶段,他们的智力、心理等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成长、变化,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成熟,更加容易受到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改变原本的心态、爱好、性格和能力倾向。儿童时的发展本身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更不用说在此期间确定其一生的培养方向了。

早定方向易成材

其实,早期认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并非一定有益。本来孩子有许多发展的可能性,可是经过定向培养,或限制性的训练,就会失去许多其他发展的可能性。更何况幼儿阶段的兴趣或某种倾向是不稳定的,父母为他们确定的方向未必就是他一生都无怨无悔的选择。即使在真正能够准确测出孩子的发展和能力的情况下,也是不适合的。因为过分注重某一方面的培养,也必然导致对其他方面发展的忽视,这种忽视将会造成孩子发展的不全面,进而削弱孩子原本较强方面的发展。

专家建议:观察胜过测试。从家庭教育的意义上讲,父母对孩子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胜过种种测试。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兴趣、优点、缺点、语言、交往能力、身体等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并据此创设适宜的家庭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做到在正确的时间提供正确的指导,对孩子是最有意义的。

父母应该在孩子的发展中了解孩子的发展和能力,而非通过一些数字和评语而轻易地判定一个孩子,要避免对孩子的成长进行限定和预测,要使孩子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儿童记忆的特点

记得少,忘得快

儿童记忆的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的。1岁左右的儿童记忆的范围很小,起初只能认妈妈、亲人,然后才能再认周围的事物。他们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例如,将他们和一起生活的亲人分开一个月,再相见时就不认识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堂课上能学会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不久也就会忘了。

记忆缺乏目的性

上学前儿童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他们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他们只对形象鲜明的对象,引起兴趣的事物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才能记住。要年幼的儿童将记忆专门作为有目的一项活动是困难的。5~6岁时儿童有意识的能力才开始发展起来,如大人委托他做某件事,他会运用简单的记忆方法,如重复大人说的话来记住这件事。进入小学后,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识记忆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快发展。

记忆方法呆板

成人的记忆一般是通过对要记忆事物的理解,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摒弃事物非主要部分,进行意义识记的。而儿童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不会进行这种分析,只会较多地对事物表面进行机械识记。例如成人和儿童同时遇到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成人记住的是这个人的相貌特征,而儿童记住的可能是这个人的衣着颜色等等。但是学前儿童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识记,他们对能理解的事物也会进行一些意义识记。

记忆不精确

儿童记忆的精确性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年幼儿童记忆不精确表现在记忆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方面。例如幼儿听了一个故事,他只记住感兴趣的某个细节,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或者把另外故事的情节也混在一起。又如一个母亲问幼儿园回来的孩子,今天舅舅到幼儿园看你了吗?他回答说是的,事实上他舅舅今天没有来而是前几天来过,他被母亲一问就认为今天来过了。这是由于记忆不精确加上以臆想来补充记忆而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是会有所改变。

孩子为什么爱模仿

很多孩子的模仿欲极强,尤其是爱模仿自己喜爱的东西和事情。

对儿童来说,模仿就是一种学习实践的过程。它可以锻炼孩子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许多亲身体验。这些体验正是孩子将来学习知识和走向生活的基础。

怎样开发学龄前儿童的智力

学龄前期儿童智力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随意运动及口头言语的发展,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的发展,创造力的萌芽及发展,好奇多问是其特点,这是学前儿童智力开发的基础。学龄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基本方法是:

1.组织和安排多种游戏活动,从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2.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学习,不断发展孩子的感知觉,发展孩子的言语,以及孩子的各种能力,简言之就是是玩中学。

感知觉的培养

感知觉是认识的门户和基础,儿童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以后认识世界,掌握知识,以及从事各种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终生的实践意义。经常带孩子观赏大自然的风光,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及开阔他们的眼界,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摸、多闻以促进其各种感知觉功能的发展。

语言能力的培养

3~6岁是儿童熟练把握口头言语的时期,良好的言语训练能加快这一进程。可以通过游戏、实物、儿歌、识字卡等,教小儿说话,背诵简单的儿歌及复述简单的故事,注意正确的发音,培养孩子的辨音能力,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并让孩子懂得词义;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孩子提问,如外出时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等,并要求孩子回答。

观察力的培养

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为孩子观察提供了最丰富的材料,家长有意识地带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并引导他们观察自然景色及其变化,能大大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泥塑、图片、幻灯及各种实物等活动,练习儿童观察能力;引导孩子观察每件日用品的用途(基本及多种用途)等。同时要培养儿童观察的随意性、组织性及顺序性。

记忆力的培养

学龄前儿童的记忆是形象记忆,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比较注意也容易记忆,年龄愈小,图片、实物、图画等在保持和再现所起的作用愈大,可以通过观察图像、实物等让孩子讲出所见的事物,通过讲故事后让他们复述等来培养其记忆力;要培养孩子的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及记忆的持久性与正确性。

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从小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学前期儿童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时要注意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如讲“动物”这个概念时,要联系孩子在动物园所见到的各种动物,说出这些动物的各自特征及它们的共同点,使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动物。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小儿安排一些富于想象力的思维能力的活动,如做游戏、玩魔方等,使其在活动中动脑筋、想办法,培养其想象力及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孩子多提问,让孩子预想事情的结果等。

创造力的培养

学前期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其创造的欲望仅仅开始萌芽,需要去发现、去培养及引导。可以通过具有创造性的游戏、手工、绘画、编故事等培养其创造力,让孩子多参加实践操作如参加小制作、泥塑等,使儿童看到自己的成果,体会到乐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早期教育要适时

适时的正确的早期教育是促使儿童超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该说,儿童出生以后就有教育的问题。但是早期教育从哪一个年龄开始,这在心理学界还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来看,具体说,从儿童语言发展看,(语言发展是整个心理发展的基础之一),乳儿期(从出生到一岁左右)主要是语音发展时期;1~3岁主要是掌握词汇以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3岁到入学前,主要是口头语言的发展。1些研究资料认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因此,在这个时候注意儿童的语言发展,包括教会儿童正确发音、丰富词汇、形成概念,连贯地叙说一件事情等,这对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四岁左右的儿童,正是形象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是他们识字的大好时机,所以有些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实验识字以及认数和计算的教学,效果是良好的。

激发儿童的求知兴趣

很多超常儿童的事例表明,他们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启蒙老师,或是亲生父母,或是祖辈长者。他们善于按照孩子初期表现出来的某种才能,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启发诱导,激励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常常以讲故事、童话、寓言的方式,传授给儿童以简单的日常科学知识,并逐步扩大知识面,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例如,有一个女孩,5岁时就因智力超常直接进入小学二年级学习。她的父母当她学会加减运算,在准备教她乘法前,拿出一张稿纸,问她上面有多少格子。她起初准备一格一格地数。家长提示她用加法计算,她花了不少时间才算出了答案。接着家长用乘法很快的得出了相同的答案。她很惊奇,怀着极大的兴趣要求教她乘法。当然这只是他们“善教”的一例。正因为如此,学习并没有成为这个女孩的沉重负担,相反,日益成为她喜爱的、感兴趣的活动。

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父母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有的家长当孩子掌握了汉语拼音后,就教会孩子查字典,这等于给了孩子一把“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钥匙。又如学外语,家长教单词,要求孩子自己朗读课文,练习口头翻译。这样就使孩子逐步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习习惯,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鼓励好奇心

作父母的不要限制孩子的好奇心,按照心理学的强化原则,凡是好奇心受到奖励的儿童,一定愿意继续进行思考和探索。儿童的好奇心与他的自信心及创造潜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培养观察能力

大部分儿童兴趣广泛,他们不断地用身体感官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一切事物,积累着知识经验,从而发展了观察能力。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家庭院落到大千世界中去。看山水,识飞禽,认走兽。有条件的要让孩子到博物馆、画展厅、名胜建筑、科技展览馆等处见识见识,家长要经常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引导他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且使他们在观察中学会思索,学会比较,然后帮助找出答案。观察是智力结构的门户,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培养多种兴趣

兴趣是科学家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自然会全神贯注地钻研、探索,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兴趣可以促进儿童学习效果的提高。对智力超常的儿童来说,只有单一的兴趣还不够,最好兴趣广泛些,将来学到的知识才能渊溥,才能适应科技高度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幼儿兴趣还不稳定,家长不宜过早地对他们进行定向培养。应在支持他们某一方面兴趣的同时,引导其全面发展,使他们既有特长,又不偏狭,将来才可能成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鼓励孩子幻想

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的不同,在于有创造想象成分的参与。常常萌发奇思异想的人,才可能做出发明创造。就像砂粒刺激了河蚌,从而产生了珍珠一样。思维倦怠,因循守旧,不可能造就出发明家和天才。只有引导孩子敢想、敢干,参加各种活动,使之在头脑中形成丰富、准确、鲜明的表象,才能更好地发展创造想象力。

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因为身心发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智、德、美四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忽视任何一方面都可使孩子成为不健全的人。所以对天赋高的孩子不但要重视智力开发,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影响,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学习习惯、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健康的体魄,使孩子善于和同伴相处。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使心情较快地平静下来,不至于因受到严重挫折而一落千丈,抑制优异智能的开发,步入平庸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