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广西的实践
7605800000053

第53章 党的建设(4)

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上,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正确界定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并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等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独创性理论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把发展的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2.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指导党的建设的最新的科学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党的队伍中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做法,着力构建适合科学发展观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建设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使我们的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效率。

3.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把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化为推进广西跨越式发展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才能集中民力、汇聚民智、奋起直追、跨越发展。

(1)要提升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任务,需要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优秀干部担当领导重任。建设这样一支干部队伍,理论建设是根基。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直接关系到一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区一些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还有较大差距,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大力提升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

(2)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改造主观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在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实践中,我区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进一步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3)要开展关系广西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和突出问题的研究。理论研究与创新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加强广西区理论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广西区实际,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中央精神与广西区实际结合起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研究现实重大问题,指导和推动实践。面对广西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区情的认识需要继续深化。如:如何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问题;如何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下促进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如何开发利用好自有各种类资源,既促进发展,又能保持资源的持续使用;既能通过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广西发展,又能有效防止和克服一些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已经走过的付出能源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现象产生;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广西如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去破解。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广西实际相结合,研究问题、拓展思路、创新举措、收到实效。

(4)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中起着把握发展方向、提供思想武器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需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解答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广西区理论建设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进一步加强理论建设已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理论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采取切实措施,着力在工作格局、运行机制、条件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工夫,大力推进广西区理论建设。

4.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举措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过程中的创新理论。努力推动这一创新理论的大众化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需要,是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的需要,是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需要,是保持党的理论的生机与活力的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只是口号,更是深入持久的伟大行动,必须站在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高度精心谋划。

(1)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实行通俗化。大众化离不开通俗易懂,但通俗易懂不是庸俗化,而是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科学精神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群众的生活语言,既简明、扼要,又易记。要避免在大众化过程中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庸俗化。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融入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具体生动的实例中,贴近群众生活和实践,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素养。

(2)与具体实践融会贯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领导者要善于将理论融会贯通于各项具体的实际工作中,通过生动的实践不断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抽象转化为具体;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基本观点,将其化为工作的指导;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做好联系、沟通、服务群众的工作,通过实践让群众理解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3)向群众学习。如何才能让群众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自己最清楚。要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找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便于我们顺利开展工作。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创作出贴近群众生活和思想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通俗作品。要发挥好群众骨干的作用,正确引导群众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进行普及宣传。要将群众的经验和方法总结提升为具有普遍性、适用性的科学方法,再用以指导宣传普及和大众化工作。

(4)建设一支从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工作的专业队伍。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研究、普及工作,队伍专业化是重要前提,特别是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队伍,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普及形式,特别是与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联系起来,让群众从内心感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在他们身边、感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争取群众信任中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5)从青少年抓起。要从根本上改善一个民族的素质,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这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青少年对感性的知识接受很快,而且一辈子难以忘怀。利用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高深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读物,使这些知识和理念切入青少年的心灵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转化为他们的理想,转化为他们的行动。

(6)措施长效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长效措施作保证,要从制度上作出安排。要在发展规划中坚持将这项工作列入重点项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一起部署。要建立监督测评制度,掌握宣传普及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方法,纠正不足。要设立专项资金,列入预算范围,保证资金投入。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列入小学、中学、大学课程,按照不同的层次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要以政策保证和经费激励为手段,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理论研究、宣传队伍的优长作用。

5.广西要努力在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对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思想路线上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号召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广西的大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解放思想上有新的突破。

(1)继续解放思想是应对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的需要。一是因为我们的事业发展已经遇到了诸多较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又没有及时跟上变化的形势,不足以解决新问题,需要我们在解放思想上实现一个新的突破、新的飞跃,推动事业大发展。在解放思想的问题上,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待解放思想,不能满足于已有的解放思想的进展,要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解放思想无止境的意识。二是抢机遇、促发展的需要。思想解放的程度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发展需要思想大解放。解放思想需要永不自满。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思维,不能止步于已有的成绩,不能束缚于现成的经验,必须在不断解放思想中把事业持续地推向前进。解放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加快发展。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工作措施,才能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全区发展的大局上,才能形成推动我区大发展的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因为我们确实有不少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广西区近年来利用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平台、多区域合作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大好机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与先进地区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差距,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思想观念的差距,又是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关键因素,是长期以来造成广西区发展后劲不足的重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