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教师风采
7610400000013

第13章 胸怀蓝天逐云飞——访全国优秀教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怀武(1)

2004年9月9日。这天,正是第二十个教师节的前一天。一清早,他就来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他点燃了一支烟,打开电脑,开始处理事情。自从担任微固学院的副院长后,行政工作占去了他很多科研和教学时间,但为了新建的微固学院的成长和发展,他站了出来。

十多平方米的狭长的办公室,进门右手边的一面墙被“砌成”了书墙,使本来局促的办公室更显局促,双人沙发只好顺着左边的墙角了。墙边的一个资料柜上放着一个不锈钢饭盒,有时候忙起来没有时间到学校餐厅就餐,他的学生就用这个饭盒为老师打饭。虽然离家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路程,但他多年几乎都在学校用午餐。唉,没办法,事太多。

他刚刚收到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通知。作为一名教师,这无疑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荣誉。他的心情平静而欣慰,对于各种名利和荣誉他早已习以为常,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是对父亲——一名老教师的最好孝敬和回报。他的思绪忍不住飞回到二十二年前的一天。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在大学任教的父亲送他踏上了从教的征途。父亲淌着汗水的背影一次次在他眼前浮现,“教书就要育人,当教师就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学生”的叮咛常常在他的耳边萦回……

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始终把父亲——一个老教师的话记在心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当想应付学生的时候,父亲的形象和话语就浮现在耳边,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平静而低沉,然而却时时在他心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巨响,激励着他不断前行。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我校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怀武。

以实验室为家

“如果三天不进实验室,我就浑身不自在”

这天星期六一早,张怀武教授就抛开手里的一大堆事儿,又一头扎进了他的实验室,他推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启动了实验设备,一种踏实的感觉瞬间弥漫了全身,这种感觉只有进实验室才能体会得到。

这一周连续出了几天差,一直没机会进实验室,浑身不自在。本来会议安排周末让专家们一起放松一下,但他还是赶周五晚上十点的晚班飞机回校了。第二天一早他匆匆解决了妻子准备的早餐,就直奔实验室了。妻子也早已习以为常了。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妻子不太习惯,说他是工作狂,还“改造”过他,后来妻子看“改造”不了他,就只好被他给“改造”了。

他需要对自己刚构思的一篇关于电磁材料的论文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并进行理论验证。其实很多实验他完全可以布置给课题组和自己的学生助手,但他没有这样做。这并不仅仅是出于一种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考虑,而且也因为多年的工作习惯,使他对实验室产生了一种沉迷,只要一到实验室,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的科学思维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科学的浩瀚空间里自由驰骋。

“我们搞电子材料科学的,就要以实验室为家”

对于实验室,张教授更是有一份难舍的感情。那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那时做实验没有什么设备,好不容易他和同事打听到附近的784厂有一台镀膜的旧设备,因为工厂转产,设备没什么用了,他们赶紧联系厂家,找了一辆三轮板车把设备拉回来了。为了清洗抽真空的硅油,在闷热的三伏天,张怀武和搭档刘颖力、石玉等二话没说,短裤赤膊就干了起来。张教授人高马大,小时候因为父亲的原因全家下放到农村,练就了一身好力气,这笨重的设备还真需要他这种“卖力气”的。他的同事石玉老师说,在课题组张老师力气最大,有一次,他一个人把两百多斤的设备给抱起来挪动了地方。用张怀武自己的话说“搞材料科学,没有点力气还真吃力”。用了好几天工夫,终于把设备弄出个样子,这可是宝贝啊!张教授赶紧让课题组的石玉老师用油漆给它“打扮”一下,结果两天刷了好几桶油漆,石玉的胳膊肿得连筷子都拿不起了。

张怀武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孩子。“做完实验后必须收拾得干干净净。”硕士生刘勇回忆道,“有一次做完一个测试的实验都晚上十二点过了,我就匆匆忙忙赶回寝室去睡觉,第二天上午我推开实验室门的时候,就看见张老师正在小心翼翼地将零乱的仪器放整齐。”

新桌子新设备,张老师会亲自在桌面上垫层厚纸,“他对设备爱护得像照看自己的孩子。”

“张老师的乐趣就在实验室。他常常告诉我们,不想进实验室就别搞科研,沉不下心就甭想出成果。搞电子材料与器件就要以实验室为家。”他的弟子钟智勇副教授说。其实,张教授何止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的家,甚至比家还爱护,在家里,他几乎从来没有整理过家务,而他的实验室却一尘不染。从到电子科技大学的那天起,十多年来,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上百万、上千万的设备添置了一台又一台,而自己的家却依然家徒四壁:一个书橱、两排衣柜、一张小四方餐桌、一套老式皮沙发,都是80年代他和妻子结婚时的老式家具。而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经济窘迫而仅仅因为他没有时间来改善,他的妻子也慢慢习惯并且乐于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我喜欢他的实在”,在学校财务处工作的妻子戴玉琴这样说道。她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默默支持着自己的丈夫。

“苦心人,天不负”。十多年来,实验室建设逐步聚沙成塔,蒸蒸日上。他为课题组购置了20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形成了国内先进的材料科学配套实验室。这里也成了电子科技大学设备最先进的课题组之一。每年科研经费达100万元以上,2003年达到300万元,“934”工程项目、“973”、“863”项目、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十五”预研项目等熠熠生辉;国防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项、横向项目、技术转让不断涌现;出版教材3部、发表文章200多篇,SCI、EI检索74篇。

他们在国内高校率先建立了用于教学与科研的LTCC兼容无源片式器械生产线;

他们在新一代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国产化方面作出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他们在国内首次发明“集成薄膜变压器和电感器”以及“宽频双性材料”,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他们研制出的新型复合材料“新型抗EMI宽频材料与器件”以其很宽的频率适应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和记者谈到自己上初二的女儿的时候,一贯思维敏捷的张教授脸一下子就红了,说话也有点迟钝起来:“我,还是要管,管管女儿的功课的。”

“听说你女儿在小学时要在少年宫学舞蹈、奥数、绘画、钢琴,你送过她吗?”

“没送过,都是夫人送。有两次夫人实在没时间,我只好自己送了。”

“陪女儿去过公园吧?”

“好像,好像去过三次吧。”

“女儿怨过你吗?”

“怨过。但女儿很懂事,常常以我为傲。有时候,我感到比较歉疚,她反过来安慰我‘没事的,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说到这里,身材魁梧的张教授眼圈有些发红。

“实验室能够把外面纷繁的世界沉静下来”

星期天一大早,张怀武皮包一夹,又到实验室写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的申报报告。国内近十家有实力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对这个项目都志在必得。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必须抢时间,占先机,必须以新的思考视角和研究视角出奇制胜,必须站在国家的高度和全局来把握学科特点。他习惯性地点上一支烟,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很快烟缸里的烟头堆成了小山。猛地,他狠狠地掐灭了烟头,开始奋笔疾书。一写起来,他的思绪就如决堤之水滔滔不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大功告成,他感到浑身轻松,突然肚子咕咕地响了起来,他下意识地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5点了。他小心翼翼地给妻子打电话:“小戴,家里,家里……还有饭吗?”妻子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你命都不要,还要饭啦?”张怀武哭笑不得,自己一不小心,成“要饭的”啦。等他讪讪地赶回家时,桌子上已经摆上了热腾腾的饭菜。张怀武扒拉着饭,望了望妻子,欲言又止。妻子也正望他,轻轻说了一句:“你呀你!”

正是凭着张怀武这种拼劲和研究方案的多学科交叉渗透思考的新颖性,他们课题组申报的项目《新型电磁材料和器件的基础研究》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前不久,他和李言荣教授、蒋亚东教授三人分别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实现了我校在主流学科领域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对于张怀武来说,实验室虽然只有几十个平方,但只要一进这里,这些笨重的冷冰冰的设备就仿佛充满了魔力,把外面纷纷攘攘的世界隔绝开来,让他的心灵充实而平静,让他的思想情不自禁地进入到科学探索的无限空间。实验室是他心灵的归宿,实验室是他编织科学之梦的地方。他向着信息材料、磁性材料与元器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多个领域开拓,并且在这些领域的交叉结合处不断拓展出新的领域,从最新自旋电子学到数字多相滤波器,从MRAM材料芯片到静磁波集成信道化滤波器,每一片新领域的开拓,都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使他痴迷、沉醉甚至着魔。他和课题组先后承担国家级、军工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大型型号项目3项,省级鉴定14项。目前主持和从事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国防“973”项目、总装大型型号项目和预研项目等多项。所有这些项目的攻克都是从这几十平方的实验室开始的。

创新就要出绝活儿

“痛苦有时候是一笔成长的财富”

经历了“文革”那个特殊岁月的磨炼,没有上过高中的张怀武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终于迈进了大学的校园。当他背着简单的行囊行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时,他感到有些恍惚,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跨入了大学的校门。那一刻,倔强的张怀武再也抑制不住幸福的泪水,一股热泪顺着他的脸颊淌下,他赶紧抹掉眼泪,向着他心中神圣的殿堂走去。是的,幸福来得如此艰难,也正因为艰难,他才觉得更加幸福,也更加珍惜这种幸福。

1969年,正当张怀武踌躇满志准备上初中时,一场无法抵挡的厄运向他家袭来。清华大学毕业、在太原工学院任教的父亲被下放到山西汶水劳动改造,自己和母亲、妹妹等人也不得不下放到与山西相隔千里的陕北农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的张怀武一下子成了地道的牧羊娃,他对人生和未来也陷入了一片迷茫。

幸而乌云很快过去。1976年父亲又得以回校重拾教鞭。张怀武又看到了希望,父亲也勉励他自学成才并亲自辅导。他将自己关在家里,青灯古卷、熬更起夜,在父亲的指导下补习高中课程。有志者,事竟成,张怀武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人生是无常的,而痛苦也常常令人无法抗拒,只有接受与面对。但回过头来,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磨炼?又何尝不是一笔成长的财富?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年轻的张怀武特别珍惜现在,做事特别认真和投入。

“每个人都面临方向的选择,有了目标就要锲而不舍”

陕西工学院(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成为他事业的开始,从陕西工学院到兵器部205所,张怀武一步步踏进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的神秘殿堂里,穷追扣问,猛志常在。

1989年底,年轻的张怀武来到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博士。那时候,他们学的是“哑巴”英语,基础差,无法与人交流。英语不好,就不能阅读英文原版资料,就不能与老外进行直接的学术交流,也不可能跟踪学科前沿领域的动态。张怀武的倔脾气又上来了:“我就不信学不好外语。”从此,在学校的操场上多了一个高大的身影,每天清晨,这个身影总是伴着晨光大声地朗读着英语,四年从未间断。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会话水平,他和同学约定,到锦江的英语角去练习。那时候,在锦江宾馆旁边的河边有一个每周两次的英语角,每次从晚上七点半到十点半。为了强迫自己,他们约定,谁要是缺席一次就请一顿十块钱的饭。这一招还真管用,那时候谁也没有多少钱,结果他骑着一辆“飞鸽”牌的破自行车总是风雨无阻地准时出现在锦江河畔。记得有一次晚上十点半英语角结束后,他和同学刚往学校赶,天上就下起了大雨,他们都没带雨衣,等赶回学校,早就被淋成了落汤鸡。两人你望我,我望你,在雨中大笑了起来。

凭着这样的毅力,到获得博士学位时,他已经能够说出一口较流利的英语了,而此时远在西安的妻子已为他添了一个宝贝女儿,都快一岁了,开始牙牙学语叫“爸爸”,可他还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