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教师风采
7610400000048

第48章 心灵的绿洲——访祝小宁教授

因为他是教学名师,所以我去采访,心里总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敬畏心情。采访完毕,我如释重负,因为让更多人了解这位学者作为人师的思想,远比重复他耳熟能详的名头有意义。

作为77届的大学生,刚从“文革”浩劫中走出的第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亲身经历的这场运动让他思索:是什么让国家经历了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民族的命运?他希望能够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的研究来找到答案。于是,在电子科技大学这样一个工科院校需要文科师资时,他欣然响应学校号召,从工科专业转到文科专业,决定把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一枚种子,把所寻找到的答案散播到尽可能多的人的心里。

研究国家的命运,仅从一个历史的宏观的角度上来观察,似乎还有一些欠缺的地方。毕竟一个国家的行为是由组成它的千千万万个体决定的。个体属于民族,也属于国家,国家的强盛和个体的富足是个交互的过程。作为个体,应该如何把自己的命运真正与国家发展相连?这个疑问成为祝教授前往南开大学进修的动机,在那里,他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完善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因而能够在以后的授课中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让他的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并了解国家的主导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工科院校。作为其中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院长,祝教授对自己的工作有这样的认识:大学是塑造一个人思维的重要时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完善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工科的学习主要是培养人的形式逻辑,需要的是以踏实细致的态度来面对具体的科学技术。然而,事物不只有具体的一面,仅仅拘泥于分析自己的所触所见非常容易使思维局限于眼前的方寸而自我限制。同时,缺乏正确的导向,盲目的科研工作也很容易走入误区。工科学生学习人文科学的目的正在于解决这类问题。人文学科所培养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意在使人的思维全局化,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着眼,跳出思维惯有的圈子,起到豁然开朗的效果。人文科学还要解决的,是一个从事科学的目的问题。科学大师和工匠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师能够以一个明确的目的驾驭自己所利用的手段,而工匠不过是在进行重复的机械劳动而已。从事科学,首先应当明白的是我们从事科学做什么?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有了人文科学全局化的思维导向,才能使工作走入手段服从目的,目的决定手段的正轨。

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文学科作为非主导学科,教授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挫折,许多同学对人文学科课程有误解,对这些课程的态度不端正,认为这些东西对自己没有用,于是不注意听讲,甚至产生抵抗心理。有时会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一种对牛弹琴的无奈感觉。祝老师把这看做一种需要承担的挑战。他认为,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不一定要把同学讲懂,只要能够激发他自己去思考,即使同学不认同老师所讲的,作为老师也是一种成功。他幽默地说:“即使是对牛弹琴,如果你不去弹这个琴,‘牛’就始终只能处于‘牛’的状态。所以,必须弹好这个琴。”

今天,工程项目已经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开始走向市场化。这样的大环境,对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内涵培养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人文素质就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内功。“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祝老师这样比喻。然而,对学生大学期间人文素质培养影响最大的同样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因特网。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不可谓不丰富。然而,这些庞杂的资讯良莠不齐,缺乏一个主导思想。如果自身不具备足够的判别能力和获取信息的方向性,人很容易无所适从甚至误入歧途。同时,网络中五光十色的娱乐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压制或影响了大学时代最具特色的学生活动,使得学生活动缺乏方向性,流于肤浅。这也使得大学生活对人文思想引导的需要愈发迫切。

提及自己所获得的教学名师奖、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祝教授谦虚地表示,他会把这些奖项作为对自我的一种新的挑战,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创现代新型人文科学,建立良好的学术发展群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完成采访,突然想起苏轼《定风波》中的一句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也许就是祝小宁教授的与众不同之处吧。

(陆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