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同学的心目中,饶妮妮教授是个女强人,在他们看来,饶妮妮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老师。以前对饶妮妮了解不多,对她也像对很多老师一样有一种敬畏感,然而这次的采访让记者真正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她。
“削尖脑袋当老师”
1989年,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毕业的饶妮妮心无旁骛,一门心思想留校当老师,“当时就是削尖了脑袋要当老师,想着一学期结束,就意味着一大群学生在自己这里又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饶老师一脸微笑,娓娓道来,语意中透露出对当初选择的无怨无悔。
机缘巧合,正好一个同学放弃了宝贵的留校机会,得知消息后的饶妮妮,心急火燎的收拾好简历,兴冲冲地就朝7系(自动化)楼奔去。
凭着过硬的文化成绩和优秀的综合素质,饶妮妮顺利留校,并被分配到模拟电路教研室,至此已与《模拟电路》讲台结缘整整26个春秋。
《模拟电路》素有“魔鬼电路”、“四大名补”之称,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对一名教学资历空白的老师,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然选择了做老师,就要对学生负责,为了全力以赴模拟电路的教学,她婉拒了领导给她分配的另一门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电路。
模拟电路中的许多概念都很抽象,同学们叫苦不迭。但是在饶妮妮的课堂上,形象生动的比喻让同学们对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空穴导电,书上的解释生涩难懂,但饶妮妮用一个的生动比喻就令人豁然开朗:“空穴导电就像是坐在后排的同学移动到其他位子,空出了原来的座位,感觉就是座位在移动吧,这就是空穴导电”。一个看似简单的比喻背后,掩藏着是饶妮妮对教学的精益求精,对同学的爱。
随着科技教学的发展,许多老师都习惯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可绕妮妮仍然坚持写黑板,因为她发现板书的教学效果比PPT更好。三尺讲台,两寸粉笔,春华秋实,吃进去的粉笔灰已化作丝丝银缕,岁月也已悄悄在眉梢刻下年轮,但饶老师依然春风满面,勤于授道,精于授业。
不采用PPT教学不等于摒弃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为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饶妮妮还带领起一些同学在课余时间制作了模拟电路的动态演示图。课本上原本抽象的电子顿时化作一个个黑色的小圆点,顺着一定的方向流动,模拟出复杂的电路,让同学茅塞顿开。
“和同学在一起就感觉浑身充满了活力”,虽然已教授《模拟电路》数十载,但饶老师依然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伟大而无私的爱。正是这份朴素而坚定的情感,让百忙之中的饶妮妮老师依然坚持亲自批阅学生的第一次作业,“只有亲自改作业,才能发现同学的难题,然后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负责的决心,让科研任务繁重的饶妮妮老师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答疑,备案……
真水无香大爱无痕
一个博士生导师、一位省级优秀教师,饶妮妮每天都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18年来,始终如一。曾经有很多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做法感到不解,觉得骑自行车上班与她的身份不符合,可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兴趣,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虽然给他人带去了不解,但却给她带去的却是一份安心,一份乐趣。
一间20m2的办公室,一套简单的办公设备,一张简朴的沙发,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和摆设,唯有墙角的两株绿意盈盈的盆栽体现着主人的细心与豁达。办公室里没有饮水机,饶妮妮平时用来烧水的电热杯放在门边的小桌子,显得那么的不起眼,旁边的用废旧泡沫做成的杯垫,更是悄悄地告诉我们这间屋子主人是多么的朴素和节俭。
饶妮妮每天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中午从来不回家吃饭,学校食堂里常可以看见她亲切的背影,学生们整天叫苦的饭菜在她眼里却成了美食,吃完饭就在沙发上小睡一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饶妮妮从不刻意化妆打扮,素面净容,她就像一朵洁白的水莲花,淡雅、庄重。
忙碌的工作中饶妮妮并没有忘记对学生的关爱。每次出差回来饶妮妮都会给她的研究生带当地的特产,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都带给他们。中秋节的时候,教研室里的每个学生都收到了饶老师送的月饼。每个传统节日,饶老师还会带全教研室的学生一起出去聚餐,整个教研室里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深秋的校园,潮湿的空气里透露出几许寒意,枯黄的银杏叶在寒风中摇摆着的悄然落地,顺着风吹来的方向,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载着一位亲切的女老师渐行渐近,那熟悉的微笑如一阵春风拂过……
后记:听同学说饶妮妮老师经常出差,接到要采访她的通知时很担心她会没有时间接受采访。那天她给学院的学生做考验动员,我们跑到教室去找她,当我们说明缘由后,她几乎没怎么考虑便爽快地答应了,由于第二天就要出差,饶老师说如果我们有时间就把采访放在国庆期间,并且让我们定时间,到时给她发短信通知她就可以了,饶老师的爽快让我们又惊又喜。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约好了去她办公室采访,那天雨下得很大,但她还是披着雨披骑自行车准时来到学校,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裴静静 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