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教师风采
7610400000076

第76章 快乐在于过程——访童玲教授

可以说这是我做记者以来最轻松的一次采访了,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没有问任何的问题,只听童玲老师从小到大的趣事和那不一般的经历,就足以让我为这次采访标上受益匪浅的标签。她爽朗的笑声飘荡在办公室里,随着她的成长经历的描述,我心里慢慢生出一种敬佩和崇拜的感情。

童玲,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1985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物理系本科毕业。1988年电子科技大学高能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至1995年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从事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工程测试工作。1995年至2001年,在电子科技大学检测技术专业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2001年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从事管理、科研、教学工作。其间,2003年至2004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电子电器与计算机工程系做访问学者。承担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多门,教学效果优秀。获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师,最受欢迎基础课教师,托普奖教金等各种奖励。并入选电子科技大学青年专家人才工程。200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用心去喜欢

长长的简历,似乎还是不能概括她出色的人生,除了工作后的业绩,她的其他时间也是那么丰富:从小家境较好,但什么事情都自己动手;不顾周围人的反对,坚持自己的理想,为进入自己喜爱的物理系两次考上大学;参加体校训练,大学第一天就进入校篮球队,一直打到研究生毕业……似乎愿意做的事情她都能成功,是机遇?是努力?还是好运?这么顺利的坦途与个人追求和心态是有关的,她说她做任何的事情都是自己的爱好所在,没有刻意得到什么,只是喜欢,用心地喜欢,自然会用心地去做。一切听起来是那么理所当然。

刚进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从事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工程测试工作,童玲,一个当时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就申请到了微波泄漏测试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更有趣的是,当别的研究生都还跟着老资格的教授们做协助工作时,她就独立申请研究基金,开始微波泄漏的测量,并得到了研究室里两个老教授的协助,最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中,生产出微波测漏仪,这技术和仪器在当时分别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对于年轻的童老师,这实在是一个顺利的开始,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机遇,但谁能否认机遇随时都在闪现,只是看你是否能准确地抓住。

在进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的第二年,童玲写的一篇论文在中国组织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当时中国能够举办的国际会议很少,参加者都是国际上很有权威的学术泰斗,也难怪别人笑说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怎么派这么一个年轻女孩参加国际会议,但童玲凭着初生牛犊的精神,发挥自如。此后,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多篇,被SCI检索3次,EI检索3次,ISTP检索2次,成绩骄然。

1995年,童玲认为自己更愿意在理论和实践的交叉点做研究,做些踏实有用的东西,所以她又一次坚持自己的想法,放弃了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升迁的机会,回到母校电子科技大学,开始在检测技术专业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工作等于爱好

似乎一切都那么顺利,但背后的艰辛不是人人都看得到。做研究开发工作很累很辛苦,需要自己去收集各种数据,找不同的元件,进行无数次的实验,比较测量数据,这些工作都很繁琐但又不可缺少,是哪里的强大动力支持童老师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在众多的数据间寻找答案?“有时候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我有了一辈子也用不完的财富,可以不工作、不进步、不做任何的事情,那时候,我快乐吗?答案是:我不快乐,因为我喜欢工作,我没有将工作看成是负担,我觉得它就像旅游、运动一样,对于别人,这些是爱好,对于我,工作和其他的爱好是一样的性质,它们是平等的,所以我工作起来不觉得苦,只要把心态摆正了,我想很多人也不会觉得苦。”工作相当于爱好的理念一直挂在童老师的嘴边和心里。

童玲老师现任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自动化学院的教学工作,虽然现在的管理工作和以前的研究工作不太一样,接手它必然牺牲掉很多研究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管理,她也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和繁重,但童老师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她把这项工作看作爱好来对待,再累也不觉得苦,她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要求学院的老师们、学生们都按制度衡量自己的工作学习,如在教师上岗测试等方面,她要求老师们严格地对待自己的教学任务,凡没有经过数次审核过关的老师绝对不能上讲台,对此,许多老师都不赞成她的做法,认为太苛刻,但一年下来,自动化学院的老师评教结果取得了空前的高分,最低的成绩也是77分,比起以前一半以上的五六十分,这的确是很大的进步了!童老师说:“严格要求对老师对学生都有好处,老师们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学生欢迎,学生们学习起来也轻松,整个学院的风貌都大为改观,过程虽然是艰苦的,但结果是有利于每个人的。”

采访童老师那天刚好是教师节,童老师也提到了她的老师们,她说,在她学习的每个时段,从小学到研究生都有一位良师益友关心着她的成长。我想这也是她能够顺利地走过这些日子的一个重要因素吧,也许她不知道,她也拿到了那些老师们的接力棒,在不求回报地为学生们做出牺牲,只希望培养出更优秀的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人才!

莎士比亚说:胜利是一种结尾,快乐的灵魂多在过程之中……

(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