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教师风采
7610400000075

第75章 光在远途——访皮亦鸣教授

他沉浸在科学创造的快乐中,无心别处风景。

——题记

1983年9月,一个15岁的少年背起行囊,从贵州山城来到位于广袤东北平原上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开始了人生中一个全新的过程。虽然从未出过远门,但面对展现在面前的这一切,他显得非常从容自在,似乎一脚踏进自己一直期待的生活中。从那时起,他就一头扎进神奇瑰丽的科学世界,一步一个脚印,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他就是雷达信号处理、图像传输与处理、导航定位技术专家、博士生导师皮亦鸣教授。

1987年,皮亦鸣以出色的成绩从航天工程系本科毕业,被学校分配到上海工作,然而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此时的他已经将自己的未来和科学研究紧紧联系在一起了。瞄准了国内电子领域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电子科技大学,皮亦鸣卷起行囊满怀希望来到我校读研。从此开始了他与电子科技大学不解的情缘:1990年,1993年皮亦鸣分别获得我校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学位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结束了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后,他又回到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7年中,勤奋的工作换来了出色的成绩,他的课题成果不断,频频获奖,在包括IEE Electronics Letter、《电子学报》、《通信学报》、IEEE IGARSS和《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他担任了《全球定位系统》学报编委委员,成为第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4年36岁的皮亦鸣晋升为博士生导师,他和他领导的学术梯队也成为我校雷达成像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的学术团队。

爱迪生说: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成绩背后的辛劳往往被人遗忘。2000年,皮亦鸣第一次独立主持大项目——开发我国第一代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先期关键技术——为卫星做一套地面数据处理系统,面对这一国内尚无人涉足的“硬骨头”,皮亦鸣第一次感到了紧张,但又有一种兴奋,他感到机会的大门悄然打开:当时学校在合成孔径雷达学科方向长期没有突破性进展,已渐处于学术边缘地带,与国内前沿有了一定的差距。他面前的这个项目要求处理的数据量大,处理速度要达到实时处理,国内尚无先例,一旦攻克将是跨越性的成就。

开发这个系统需要最好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但由于国外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都对中国限制出口,他们想到了国内当时最先进的中科院曙光系列高性能并行计算机。那时课题组刚刚组建,四个骨干力量全力投入到这个项目的开发中。当他们把开发出来的系统拿到曙光在西南地区的实验室试运行时才发现,面对如此复杂的程序机器根本“跑不动”,只有试试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曙光3000,而这套机器在北京。

4个人先后两次上京,每次一个多月,为了节约经费,他们住在简陋的招待所甚至是地下室里。在曙光3000上试运行一次要排队等好几个小时,用机时间常常排在凌晨,因为用机时间限制,有时候为了一处小小的改动要重新排队,反复好几次。

寒冷的北京,简陋的工作环境和种种困难都没有熄灭四个年轻人的热情,直到除夕前夕,日夜的奋战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效SAR成像处理方案研究”项目顺利验收,技术指标接近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第一代SAR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工程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它的研制成功对促进我国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系统的工程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彼一役,在国内同行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我校在合成孔径雷达领域承担重大工程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后,皮亦鸣又主持了国家“863”项目“分布式卫星SAR系统总体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研究工作。他的工作和论文得到中国工程院张锡祥院士、王小谟院士的高度评价,王小谟院士称赞他“所提出的分布式卫星SAR系统总体实施方案有很强的工程实现可行性……课题的研究结果体现了技术上的超前性,在理论上和工程上均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从2000年至今,短短几年间,皮亦鸣在雷达成像与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凝聚了稳定、明确的学科发展方向,在多项前沿课题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提出并发展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运动补偿和相干斑抑制等方面一系列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新方法,不但为我校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成像雷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和他的课题组迅速成长起来了。多项国家“863”高技术、国防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都是国家急需和雷达成像领域前沿的重大课题。目前正在承担的研究项目总经费达200多万元,包括国防预研项目、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和数个横向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课题组内青年教师在皮亦鸣的带领和指导下每人都不同程度的参加了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学术梯队力量不断加强,学术业务水平持续提高。

对皮亦鸣来说,最痛苦的事不是调试硬件的废寝忘食,不是同时管理几组项目的头绪繁多,不是日复一日的读书思索,而是无事可做。在遇到自己事业的春天时,皮亦鸣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无论是几年前课题组刚刚组建,还是现在有一个团结有力的团队可以承担起各项工作。他一直将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这个工作中。工作日和节假日对他来说概念并不明显,无论是平常还是周末,他都习惯性地早起,8:00,穿过空荡荡的走廊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日子在看书、思考,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在备课中度过。偶尔的休闲,就是在家看看球赛,或者出门会会旧日同窗。可以想象:就是他这样虔诚而执著的朝圣者叩开了一道道通向真理的大门。

现在的皮亦鸣不但要全面主持课题组的项目工作,还要上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指导几十名硕士和博士。他说自己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他说想有更多深入学习的机会,“在学术上有更大提高”。

他感谢自己的导师黄顺吉先生带给他的开拓性思维方式和学习思考的习惯,他希望自己“也能通过科研项目多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他说希望更多勤奋而且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能够加入到雷达研究这个学科中来,“共同努力尽快出一些标志性的成果,提升我校该学科在国内国际的地位”;

他说想去游泳锻炼身体,“那也得过一阵子”;

他想带孩子到南方看看海,“也只能计划排在年底”;

……

参数、芯片、算法、调试、读书、资料、思考。皮亦鸣的世界既狭小又广阔,他总是沉浸在科学创造的快乐中,无心别处风景。问他觉不觉得辛苦,他说,这些都是恬淡的享受……

(安澜)